第43章 一石二鸟

论资排辈,眼前沉浸于丧子之痛的悲怆老人,还是他的姑丈。

历史脉络中,张缵如同搅屎棍一般,四处针对先太子一脉,时不时给萧詧扣一顶通魏叛国帽。

侯景之乱时,张缵还挑拨湘东郡王萧绎攻杀萧詧的兄长——河东郡王萧誉,导致兄长的败亡。

因此,萧詧对于张缵,一直冷眼相待。

看着眼前心气神被抽干的张缵,萧詧心中一阵痛快。

“姑丈言重,倒使侄儿糊涂了。”萧詧说着,退后了两步,冷笑道:“莫不是表兄出了什么意外?”

张缵闻言,跳了起来,指着岳阳王鼻头骂道:“狗屁姑丈侄儿,还在惺惺作态,敢说不是你所害?”

萧詧也不恼怒,只是冷冷看着,“孤这几日吃住所在,皆在于此,自有廷尉寺为孤作证,莫要血口喷人。

你若有证据,自可告到御前,无非对薄公堂而已。

孤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好一招金蝉脱壳。”张缵青筋暴起,却拿眼前这恶王毫无办法,“今日始,老夫与你这恶王,势不两立,不死不休。”言毕,愤然而去。

势不两立?不死不休?

本该如此,毫无违和感。

萧詧冷哼一声,盘腿而坐,自斟自饮了一樽,思绪慢慢发散开来。

倘若不发生张浔被害一案,那么,此前王茂畴被害一案,大概率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这几日风平浪静足以说明这一切。

前日,狱中西廊一名死刑犯忽然被带走,昨日又被带了回来。

早间,几名小吏给死刑犯送来了酒肉,约莫午前,便负着“斩立决”明梏,被小吏押去了。

萧詧看在眼中,自然知道这是“替罪羊”。

一旦“替罪羊”人头落地,则王茂畴被害案,宣告结案。

哪怕王冲想翻案,除非祖父萧衍点头,否则铁案难翻。

这种结果,萧詧是无法接受的。

坊间会以为,这是动用皇权的结果,自己于坊间,定会留下一个恶名。

毕竟,劳苦百姓天然偏向羸弱一方,只要加以扇动,坊间不日就能传出离谱谣言。

什么?恶王泄愤杀人了。

什么?岳阳王拿替罪羊顶罪了。

什么?岳阳王府有人头酒爵了……

大概传着传着就往北齐风去了,岳阳王府迟早被千夫所指。

甚至史书上,史官还会恶狠狠地添上浓重几笔。

千百年后,当后人津津乐道时,恐怕是要与高洋齐名了罢……

局时,整出一个北高洋,南萧詧的,都是精神病的网络梗……

想到这,一股莫名寒意笼罩心头,愈想愈心惊,愈想愈胆颤。

萧詧嘴角抽搐,无论如何,绝不能往这种局面上去发展。

这种被史官钉在暴君耻辱柱上的局面,想想都后怕。

绝不!

好在,萧詧的表兄——张浔来救场了。

死得正是时候。

两案死法雷同,凶手指向同一人,而萧詧有着充分不在场证明,嫌疑之名不攻自破。

从某种角度来看,张浔确实用生命向世人宣誓着,“大家别误会,凶手真不是岳阳王。”

洗脱嫌疑的萧詧,反而还能在坊间,博得好名声。

什么?岳阳王屈居地牢,只为自证清白?

什么?岳阳王这是在打士族豁免权的脸。

什么?岳阳王朴素无私,坐牢期间,还不辞劳苦,为廷尉寺地牢整顿吏治呢!

……

当贤名传到后世时,后世史官或许还会浓墨重彩,以树立榜样,警示后人。

思绪发散间,萧詧又饮一樽,面露苦笑。

所谓史料记载,就是如此,片面且个人情绪左右。

因此,后世伴随着考古发掘,越来越多的史料刻板形象被推翻。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了。

等等。

思绪跑歪了。

萧詧一拍脑仁,思潮重新回溯。

张浔的死,于他而言,有好有坏。

好的,在坊间,能够自证清白,避免声名狼藉。

坏的,是张缵反而更加笃定自己是凶手,更加记恨自己。

何必再杀一个张浔呢?

只是为了张缵更加记恨自己?

令祖父猜忌自己?

自己这皇七叔——湘东郡王萧绎,到底在酝酿着怎样的阴谋棋局?

萧詧思维持续发散着,将两块红烧肉夹到碗中。

王茂畴……张浔。

萧詧念着名字,脑海中搜索着,此二人,有何共同点。

萧詧拨弄着红烧肉,心中暗自嘀咕,“王茂畴,死前为东宫指使,构陷工匠……张浔,张缵四子,乃与萧纲胞妹富阳公主所育,张缵与东宫联系紧密,是为太子门下扛把子……”

杀的皆与东宫有关。

难不成是奔着东宫去的?

从历史脉络来看,太子萧纲与湘东郡王萧绎,并无不和的记载。

此前,二人也时常联手掣肘自己。

看来,这个皇七叔萧绎是个扮猪吃老虎的主,早就野心勃勃了。

皇室诸王,能在侯景之乱后登顶帝位的梁元帝,看来,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文弱。

萧詧于脑海中摸索着细碎线索,习惯性用筷子,敲起了酒爵。

忽然,灵光一闪。

方才,陈旻说的的小事,浮上心头。

东宫于明夜,要在玄武湖畔举办一场佛法盛会。局时各方高僧禅师,定会云集玄武湖,开坛诵经。

玄武湖是生父萧统,先太子落湖之地。

萧纲大搞佛法盛会,不正是心虚表现么?

此前所虑,生父萧统,果真是被萧纲所害,落湖应当不是意外。

倘若湘东郡王萧绎,欲争储君之位。

需要什么把柄,才能扳倒东宫,将太子萧纲拉下马?

难不成,他手里掌握着太子萧纲,谋害先父萧统的罪证?

这……

待自己与东宫斗得两败俱伤,再拿着证据出来收拾残局。

好一个一石二鸟。

历史脉络中,萧绎一直隐忍到,萧纲被侯景毒杀后,才展露野心。

如今,提前暴露野心,说明这三年来,自己给的压力愈来愈大。

因此才逼迫湘东郡王萧绎,提前出手暴露野心,毕竟再隐忍下来,东宫迟早被自己取代。

而此时,远在江陵的湘东郡王萧绎,于棋盘上,轻叩天元,冷笑道:“好戏,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