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西京交大的报告
- 我一个文科生,要什么学霸系统啊
- 一只废橘喵
- 2179字
- 2025-04-06 02:15:05
经济和金融专业是有很强的地域性的,因为区位优势不同,燕京和东海的经济金融专业是要比西京有优势的。
西京交通大学的“经金”排名并不是太厉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姚厉轩教授不厉害。
这可是一个能跟张敏学教授隔空对骂的人。
虽然姜荣见到姚厉轩教授后,姚厉轩教授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跟你老师的纠纷是我俩的事情,跟你没关系,别紧张!”
但姜荣心里咯噔了一下。
姚厉轩教授这句话的意思就跟酒桌上那句“我不是跟你吹啊”一样。
当喝酒喝多了,开始在酒桌上说出“我不是跟你吹啊”,他就要开始“吹”了。
同样,当姚厉轩教授说“我跟你老师的纠纷是我俩的事情,跟你没关系,别紧张!”,姜荣也就担心姚厉轩教授要针对他了。
因为如果姚厉轩教授真的没放在心上,也根本就不会提起这个。
不过还好,姜荣已经十分认真地把姚厉轩教授的文章都读过了。
通过这些文章,姜荣对这位老教授有了一定的把握,心里有了点底。
站在讲台上,姜荣环视了一下座无虚席教室。
之前,姜荣也去过水木大学和人民大学做过学术交流。
但不论他去水木大学,还是人民大学,都是在小型教研室里,跟为数不多的几位教授进行的。
现场除了几位教授外,最多也只有几位被拉开凑热闹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
但来了这西京交大,姜荣的学术交流举办地点放在了一间大报告厅里。
甚至报告厅外,还摆放了本次交流的宣传海报。
在场的除了姚厉轩教授和其他几位教授之外,还坐满了其他形形色色的人,整间教室,座无虚席。
姜荣是真的有点紧张了。
他这是来跟姚厉轩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做探讨的。
而交流、探讨,就一定会有冲突,小圈子里,大家有问题就相互探讨、相互辩论,不至于说让谁下不来台。
但在这报告厅里,姜荣是真的会下不来台的。
所以,当姚厉轩教授说出那句“我跟你老师的纠纷是我俩的事情,跟你没关系,别紧张!”,姜荣心里立马咯噔了一下。
不过既然对方来了一场“鸿门宴”,姜荣也不客气了。
拧了拧脖子,解下了束缚脖颈的领结,脱下了西装后,姜荣上挽了白衬衫的衣袖,拿起了话筒,平淡地开口道: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来,主要是分享一篇暂未发表的论文。”
“这篇论文的数学性有点强,为了不浪费各位的时间,所以数学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提前离场了。”
台上的姜荣开始讲话了,坐在台下的姚厉轩教授不悦地皱了皱眉。
虽然他跟姜荣的老师张敏学观点不同,两人经常隔空对骂。
但姚厉轩并不会把这牵连到小辈身上,当他遇到跟张敏学观点相同的优秀本科生时,他会跟张敏学“推免”,张敏学都会接受;
同样,当张敏学遇到跟他观点相同的优秀学生后,也会给他推免,姚厉轩也会欣然接受。
所以,当张敏学的得意门生要来西京交大进行学术交流后,姚厉轩对此很重视。
姚厉轩顶着压力,为姜荣这个充满争议的本科生,安排了一场正式的学术报告。
这种正式的学术报告,对一个学者的帮助是远比在小教研室里、几个人一起讨论帮助性大的。
西京交大虽然比不上燕京和东海的名校,但她在西北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姜荣能在这里举办一场正式的学术报告,对姜荣在西北区域打开名气作用很大的。
而且为了害怕姜荣紧张,所以一上来,姚厉轩就跟姜荣说“我跟你老师的纠纷是我俩的事情,跟你没关系,别紧张!”
好家伙,这小伙子还真不紧张,上来就撸起袖子,来了一句:“在坐的都是垃圾。”
真的是跟他那该死的老师张敏学一样傲气。
如果是理科专业,傲气就傲气吧,理科专业一就是一,学识就是傲气。
但文科这“你说一,我非要说二”的领域,要的不仅仅是学识,还有人情世故啊!
你上来就这么傲,谁还愿意好好听你说话?
......
讲台上,姜荣简单说了几句后,就开始了他的报告。
姜荣之所以不紧张、不害怕姚厉轩教授的针对,是因为他的科研不涉及任何观点,而是用纯理性的数学,做经济分析。
姜荣虽然主张“多元化”,但项目开始后,他就已经从“单一的论文作者”中脱身出来了,而是站在一个“国家级重点课题主持人”的身份分析问题。
项目开始后,姜荣已经不提观点了,而是在建立分析模型,把其他学者的学术,融合进来,用一种“新解释、新指导”发展其他学者观点的同时,发展他的“多元化”理论体系。
没有具体的观点,姜荣自然不用害怕被针对。
台下,坐着的不仅仅有姚厉轩教授在内的学者,还有券商、银行和经济部门的负责人。
西京城远离燕京,敏感性自然低了一些,但央行西京分行的行长纪阳逸,可是刚从燕京回来,他听说了这位少年对燕京的影响力。
所以纪阳逸今天是特意来给姜荣站台的。
这姜荣能当张敏学的学生、能通过一个国家级重点课题,说明他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
所以纪阳逸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姜荣的报告不是太差,他就一定会不有余力地鼓掌、赞同的。
纪阳逸甚至都找了几个攻击姜荣的“托”,只要这几个“托”攻击姜荣,他就站出来,支持姜荣的观点。
但当姜荣的PPT一直都是一篇篇没完没了的数学时,纪阳逸皱了皱眉,对身边人开口道:“他这到底是数学?还是经济学啊?”
旁边一位西京交大的经济学教授无奈地开口道:
“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成为诺贝尔数学奖了。”
“观点这玩意儿,谁的手腕硬,谁是对的。”
“其实我们文科做的工作,就是解释、赞同强者的观点。”
“在经济学专业,上层的真正学者,都是数学强的。”
纪阳逸皱了皱眉,开口道:“这经济学可是文科的皇冠啊,真的没什么好研究的啊?”
坐在纪阳逸身边的教授指了指台上,正认真做报告的姜荣,开口道:
“本来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但现在,台上这个少年给我们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弄好了,就有研究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