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学习 学习,还是学习
- 我一个文科生,要什么学霸系统啊
- 一只废橘喵
- 2167字
- 2025-04-04 00:02:30
一辆小米su7ultra驶入燕京大学的校园,停在了办公楼前,意气风发的王滨从车里下来。
在王滨的车旁,停着一辆同样的小米su7ultra,这辆车是属于姜荣的。
“荣滨传媒”把大家折磨这么久了,现在赚钱了,第一件事自然是享受一下了。
公司出钱,不但给每一位员工买了一套小三居的房子,而且还给每个人买了一辆小米su7ultra。
成功是最好的补药了,前几天的王滨还一脸虚脱样,现在的王滨意气风发,染了个黄毛,很是帅气。
但走进这安静而又严肃的办公室,意气风发的王滨不由的紧张了一些。
尤其是当王滨站在一间挂着“姜荣”铭牌的办公室前,他心里多了几丝紧张和敬畏。
有些东西,即使再有钱也是买不到的。
王滨可以在最昂贵的办公楼买一间办公室,挂上自己的名字的铭牌,甚至可以用黄金打造自己的铭牌。
但简单的办公室、简单的“姜荣”两个字,散发着一种金钱无法相提并论的不凡。
而这两个字,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甚至代表着“东大经济学”。
不见姜荣的时候,王滨总觉得自己很牛逼,但面对姜荣,王滨真的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弟。
现在王滨已经很自然而然的叫姜荣“哥”了。
砰砰砰。
整理了一下衣服后,王滨敲了敲门。
门被拉开,一个打扮时髦、十分漂亮的学姐推开了门。
学姐脸上带着一种被打扰的不悦,看了王滨一眼。
“贝师姐好!”
王滨笑着对这位贝靖学姐问好。
这位学姐可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她不单是张敏学教授手底下的研究生、姜荣的师姐,而且手握两篇《JPE》文章。
之前,凭借着这两篇文章,学姐开启了摸鱼、养生之路,整天拍各种恋爱vlog,成为了一个“大网红”。
但是最近,学姐的vlog已经停更很久了,她开始忙着给小师弟姜荣打下手了。
“百万粉丝级别”的账号,说停就停,说重新投身学术,就能投身学术、出成果。
贝靖学姐的这魄力和能力,让王滨很是敬佩。
贝靖看了王滨一眼,指了指沙发,开口道:“自己找地方坐,然后想喝水自己倒。”
“记得安静一点,刷抖音不许外放声音!”贝靖补充了一句后,坐回了自己的工位,开始认真继续自己的项目了。
王滨点点头,乖乖地在沙发上坐下。
一上大学的时候,王滨追过贝靖学姐,然后他被伤得一塌糊涂。
所以,面对贝靖学姐,王滨真的很乖。
坐下后,王滨看了一眼这间办公室。
姜荣能在燕京大学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这真的很让王滨羡慕。
王滨之前来过这间办公室,那时候这间办公室还刚腾出来,还很空旷。
但现在,这里已经被各种文件柜填满了,甚至还有很多文件和书籍就堆在地上。
办公室的中间摆放着一张办公桌,不像是其他办公桌配着一张舒服的软椅,这张办公桌配着一张硬木座椅。
坐在办公桌后的姜荣正十分认真、投入地阅读着什么,他正完全沉浸在阅读之中,甚至并没有注意到有外人来了。
看样子他阅读的速度很快,几秒钟就翻一页。
王滨甚至都有点怀疑,姜荣到底有没有在好好看。
......
“量变引起质变”,姜荣每次的【系统储能】过百后,都会长点脑子。
次数多了,姜荣的“脑子”也得到了“质变”。
昨天,姜荣的【系统储能】再次突破了1000%,姜荣获得了新的【特殊奖励】——“身体综合素质增强”。
在“长脑子”和“身体综合素质增强”的双重作用下,姜荣的学习接受能力很强。
这强大的学习能力,支撑了姜荣的工作。
那个国家级重大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姜荣产业理论”已经正式公示了。
课题主持人:姜荣。
课题单位:燕京大学、水木大学、人民大学、浙河大学......
课题主持人只有姜荣一个,但课题单位名单长达五页,基本上国内本科院校都在《课题单位名单》之中。
课题经费并没有公布,不过姜荣手里有整整五千万经费的使用权限。
项目成立了,姜荣原本以为自己要整天忙着写论文、作什么实验呢。
但实际上,姜荣完全被困住了,他整天都在学习,每一个“课题单位”的资料都汇集到了姜荣这里。
这些所有“课题单位”的资料,都是姜荣需要学习的。
也就说,姜荣要把全国所有高校院系、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智慧,全部学完。
姜荣一直以为“课题”是要研究什么东西的,但是他现在知道了“课题”,就是“上课”的意思。
可能院校级的课题,要上“院校课”,学习全院校的东西;
省部级课题,要上“高官课”,学习一个部门的东西;
而这国家级课题,那自然就是上“国家级课”,学习全国的东西。
要不是姜荣有“挂”,他真的学不完这么多东西。
这当“小皇帝”,真的不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
此刻,姜荣手头上正在学习的,是一份人民大学周国华教授的文章精炼。
这位周国华教授虽然是研究经济学的,但他是数学专业出身的,文章中的数学性很强。
不过姜荣还是有一定的数学底子的,能把周教授的文章读懂。
坐在办公桌前姜荣一边快速学习、吸收着周国华教授的知识,一边快速进行着自我思考。
当读完周国华教授最新的一篇文章,姜荣抬起了头,认真思考、消化着。
抬头后,姜荣原本专注的大脑重新恢复了全方面运转,不过盯着那坐在沙发上的王滨,姜荣一开始也有点没反应过来。
像是午觉睡过头后,醒来怀疑人生一样,姜荣盯着王滨:
“这是不是王滨啊?”
“他怎么在这?我这是在哪?”
“王滨?”姜荣轻声的喊了一句。
失神的王滨听到姜荣的轻喊愣了一下,然后急忙一笑起身对姜荣开口道:“你忙完了?”
“你怎么来了。”姜荣喝了一口水,笑着问了一句。
王滨笑了笑,开口道:“给你来送行业报告来了。”
现在,王滨每个月都会给姜荣写一份行业发展报告,分析“荣滨模式”的发展。
凭借着这些报告,王滨的名字也开始出现在姜荣的论文里了。
听了王滨的话,姜荣看了看日历,开口道:“又到月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