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想干的留下,不想干的可以走了
- 我一个文科生,要什么学霸系统啊
- 一只废橘喵
- 2104字
- 2025-03-28 06:51:47
姜荣和王滨的瓷砖品牌已经建立了,也已经注册商标了——“小蜗瓷砖”。
瓷砖主打温馨路线,没有那么多明亮的色彩,也没有那么多的奢华。
“小窝瓷砖”的“人设”,就跟着短剧一样,是温馨、有家有室中年人的奋斗和不甘于平凡。
以此人设,围绕着“明文泽”开展故事。
姜荣要的效果是铺设“小窝瓷砖”的用户回家后,就有一种共情。
但王滨弄得文案故事姜荣都很不满意。
不过让姜荣自己写剧本、写故事,他也写不出来,让他说样片具体哪里不满意,他也说不出来。
......
看着姜荣发来的要求,办公室里的王滨一阵头疼,对会议室里各位年轻人开口道:“继续熬夜吧。”
而办公室里,王滨刚说完,一群年轻人开始不耐烦地吐槽:
“啊~还不行!”
“我不干了,这也太生硬了!”
“是啊,把一个瓷砖当成主角,还不允许写无脑爽文,这不是笑话吗?”
“是啊,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有本事他自己上啊!”
......
王滨指了指会议室的门,开口道:“大门敞开着,有想走的,结清工资就可以走了。”
会议室安静了下来。
王滨开口道:“各位,我们这份工作是要改变世界的。”
“而改变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不会给你画饼,我也不知道怎么画饼。”
“我只有一句话,想干的留下,不想干的可以走了。”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下,大部分人离开,因为他们都觉得这不可思议,把一个瓷砖当成男主角,建立IP,这不是开玩笑嘛!
看着会议室剩下的几个人,王滨一阵头疼。
那该死的姜荣靠不住,他除了找毛病外什么都不会,而公司这几个垃圾整天眼高手低的也靠不住。
荣滨传媒公司已经成立好几个多月了,公司的400万已经烧得差不多了。
可400万烧出来的短视频都被姜荣否了。
“难道真的跟姜荣说的那样,先行者注定要牺牲吗?”
王滨陷入到了一种自我怀疑之中,在他拉着姜荣一起成立公司的时候,姜荣就告诉他:
“先行者注定要牺牲,不如等一等,等我的论文产生影响力了,等其他人开始试探了,等大概路子探好,再行动。”
但王滨不愿听,只是觉得姜荣太过谨慎,觉得机不可失,所以他硬拉着姜荣下水了。
想到这里,王滨觉得有点对不起姜荣。
如果项目失败,姜荣投的那100万,王滨会想法还给姜荣的。
......
“哥!”
王滨正头疼呢,一个带着眼镜、相貌平平、一脸“理工男”的男生凑了过来,叫了王滨一声。
“干嘛!”王滨不耐烦开口问道。
“理工男”开口道:“那个,哥我写了一个故事,你要不看一看。”
王滨看了一眼这个“理工男”,有点印象,开口问道:“你不是医学院那个叫费子炎的吗?就是今年理科状元。”
“你来我公司不就是兼职干后勤的吗?还会写这个?”
费子炎是医学世家出身,但他从小就不喜欢医学,而是喜欢写点什么。
所以在考上了燕京大学医学院,算是给了家里一个交代后,费子炎彻底叛逆了,听说了学校两位同学成立了一家传媒公司,费子炎来了兴趣。
而当他来这家传媒公司兼职打工,通过不断了解这家公司想要干的事情,他彻底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过费子炎知道自己不是专业的,今天开会的氛围很差,费子炎鼓起勇气,把自己偷偷写的一个短剧剧本递给了老板王滨。
面对王滨的质问,费子炎怪不好意思地开口道:“爱好,爱好,纯属爱好。”
费子炎笑着继续开口:“我读过姜荣同学的论文,也深入了解了公司的想法。”
“我个人真的觉得这是一种能改变世界的模式。”
“所以,我在空闲的时候,就写了这个故事,你看一下啊!”
王滨不耐烦地点点头,指了指桌子,开口道:“放那放着吧!”
“哥,你要看啊!”费子炎放下几张纸,提醒了一句。
“行!知道了!”王滨不耐烦地拿起来看了一眼,而就只看了一眼,王滨像是看到“仙草爽文”一样,一下就看完。
只有十几页的小剧本王滨一眼就看完了,而即使王滨是一个十八岁的“小富二代”,他也一下就被这故事里中年大叔的生活狠狠共情住了。
这个故事,平凡但不平淡,温馨却又伟大。
“后文呢?”王滨迫不及待地追更。
“还没写呢!”费子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看着这位学医的理工男,王滨想起了这几天杀疯的《哪吒2》,开口道:
“你们学医的就注定是文化圈的克星,这么多专业的废物,抵不上你一个!”
“走,我带你去见姜荣!”
......
姜荣觉得自己就是一身反骨,春节期间,身边的人都在强力推荐《哪吒2》。
姜荣原本想去看的,但别人越推荐,姜荣就越不想去看。
所以,到现在新学期开学了,《哪吒2》票房突破了100亿了,姜荣也没去看过,整天就是各种读书。
关于那“荣滨传媒”,虽然姜荣投下的100万块被王滨烧完了。
但姜荣并没有着急,种子已经种下去。
或许这颗种子种下去的时机不对,王滨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赢得属于他的辉煌。
但姜荣相信,只要时机成熟,总有新的种子发芽。
或许这新的种子不属于王滨,但没关系,只要有新的种子发芽,都也会证明姜荣的“多元化理论”是正确的。
这一点对姜荣来说,远比成为什么亿万富翁、什么世界首富更有价值。
最近一段时间里,《华夏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和《经济研究》等几本国内经管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轮流刊登姜荣的论文。
姜荣总觉得,老师张敏学,甚至一些其他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比他姜荣还着急。
不过姜荣没时间多想什么,只是拼命地写论文,拼命地研读脑海里那本来自另一个位面世界的《经济学原理》。
在这种背景下,姜荣的【系统储能】进展飞快,已经冲击到了797%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