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听着朱高煦抛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就陷入了沉思。
其实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准备劝说朱棣与朱高炽励精图治治国,大明的情况就会改善过来,民生就会逐渐恢复。
但后面朱高炽直接把这条路封死,让他去想一个可以实现的政策或者法子出来,胡广顿时人都有些麻了。
这个问题,他内心深处也承认,确实是每个王朝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且都是在中后期出现后,导致朝廷与百姓的矛盾加剧,然后走向末路。
但这个千古难题,历朝历代都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朱高炽如今抛出来让他想,胡广整个人都麻了。
这种问题要是真的这么容易就找到解决的办法,他第一时间就去找朱棣了。
毕竟要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今生的骂名他不在乎,但他胡广这个名字,必然会留名青史,流芳百世。
以后世人只要想到这些,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他,这样的名声,他极为的看重。
他的后世子孙,都将会因此受益,别人见了,谁不会称道一声好?
仕途上他已经走到头了,出书他也出过了,钱财不是他所看重的,他不想污了自己的名声,他所追求的,唯有名。
但可惜的是,这个问题他想破了头,都想不到啊。
胡广这个时候都有些后悔,他来说朱高炽做什么?
朱高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这些人都很清楚,干嘛要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呢?
哪怕朱高炽真的是在享受,但享受几天又怎么了?自己干嘛要来凑这个热闹。
现在好了,朱高炽这么一个难题扔出来,他不解决都不行。
他是内阁首辅,如今朱高炽说的又是关乎民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他的名声必然遭受牵累,仕途都将会受到冲击。
胡广一脸苦涩的看向朱高炽,满心感慨。
“殿下关心此些,乃是大明社稷之福,百姓之幸。
臣实在没有多少头绪,还请殿下容臣告退,臣需要下去静思,以竭尽全力,尽快解决此难。”
“你能有此心,乃是朝廷之幸,大明就需要有你这样的肱骨之臣,大明才能兴盛。
这些乃是涉及王朝根基之难,若是能够解决,大明基业千秋,你胡广之名,必然也会被历史所铭记。
天下百姓,到时皆会对你感激,甚至为你在家供奉长生牌。
后世人必然会感叹大明出一千古之才,万古之臣。
你可得好好努力,用心踏踏实实做事,尽快辅佐皇帝改善民生,解决此难啊。”
朱高炽一脸的笑容,鼓励着胡广。
给人灌鸡汤、画饼,谁不会啊?
既然这些人爱吃这一套,他也不介意加大点剂量。
胡广爱惜名声,他很清楚,用名声来刺激,这是对症下药。
胡广此刻确实无比的激动,朱高炽这些话,差不多说到他心坎里了,只要解决这个难题,他胡广之名,必然广流传,经久不衰,被后人所铭记。
尤其是朱高炽给他绘画出来的未来,这般夸赞他的话语,让他一时心潮澎湃。
朝廷肱骨之臣,国之栋梁,千古之才,万古之臣,他胡广,原来是有这样潜力的人啊。
原来朱高炽对他这么看好,这般信任啊。
胡广神情肃然,此刻尽显庄严肃穆,目光虔诚的迎向朱高炽鼓励的眼神。
“殿下请放心,臣定好生辅佐皇帝,为大明,为朝廷,为天下,鞠躬尽瘁,绝不负殿下所望!”
胡广下定了决心,他一定要攻坚这个问题,他要做大明的商鞅,以他之名,万古流芳!
朱高炽看着胡广坚毅的脸庞,充满气势的缓缓退了下去,直接笑了。
他是真没有想到啊,这些人居然这么爱吃这一套,他也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上位者都喜欢这样说了。
想想自己前世对下面人画过的饼,朱高炽神情莫名。
“历史果然是一个圈。”
朱高炽高兴了,有了这事,这些人,后面是不会轻易找他了,更不会瞎管闲事了。
而且顺便还给朱棣也整了一个难题,他倒要看看,朱棣后面会怎么做。
这个法子没作用,接下来就是朱棣亲自下场了吧?
他与朱棣,到时也差不多可以开始讨价还价了。
皇宫内,此刻的朱棣还不知道朱高炽给他抛了一个大难题,此刻他正头疼又无奈的看着眼前的两个傻儿子。
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已经暗示两人去找朱高炽的麻烦了,结果两人去了一趟东宫,就跟改邪归正了一样,一个劲的为朱高炽说着好话。
什么朱高炽为了处理国事太累了,休息是人之常情,什么身子骨不好,调理身子为重,突出的就是一个‘兄弟情深’,两人为自己的亲大哥劳心卖力。
朱棣心头满是感叹,他怎么就生了这么两个傻儿子?
明明都已经被朱高炽给卖了,还在帮朱高炽数钱,这两人怎么就一点也看不出来。
这个智商,他都怀疑这两人到底是朝他还是朝徐妙云了,实在蠢得让他都心疼。
做了朱高炽的刀,还觉得自己是拿刀的人,蠢到家了。
“爹,我一直有看如何处理国事的典籍,老大如今需要静养,国事上我可以帮爹您的。
如今国家艰难,内忧外患,我不仅可以帮爹处理国事,北方的瓦剌与鞑靼若是敢对大明有其他心思,我也可以带兵扫荡犁庭,扬了他们的老巢!”
朱高煦拍着自己的胸脯,信誓旦旦的说着。
如今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可不想错过了,在他眼中,这是一个可以取代朱高炽的大好机会。
一旁的朱高燧听着朱高煦说的,顿时急了。
那个位置,他也不是没有想法的。
只要朱高炽的位置不稳,老二和老三,都有机会,他朱高燧,也是嫡子。
只要不是嫡长,他就有可能。
朱棣本是老四,如今都是皇帝了,他一个老三,为什么就不能是太子?
“爹,老大静养,老二只会打仗,打仗也只会往前冲,连自己在城外的庄园都管不明白,又怎么能处理好国事,怎么能统兵出战。
我自小就在学习治国经典,打仗我也会。
爹你让我来帮你,爹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要是缺钱了,我去给你弄来!”
朱高燧发挥着自己的长处,戳朱高煦心窝的同时,又抬高自己,还向朱棣表忠心,他最听朱棣的话了。
朱高煦听后,顿时急眼,一点也忍不住。
“老三,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你打仗还是我教你的。
还有什么叫我连城外的庄园都管理不好,你好好看看........”
朱棣在上面听着这两兄弟直接吵了起来,他是真的想打人,又佩服朱高炽。
这人是将他的法子用得活灵活现啊,不仅把这两个活宝推给了他,还让这两人内讧了起来。
既感叹朱高炽的聪明,又感叹这两个傻儿子的蠢。
终于,朱棣忍不住。
“都给老子闭嘴!”
“看看你们两个,哪里有一点汉王、赵王的样子?
你们想要处理国事,你们也不看看自己是那块料吗?
现在给我滚回去闭门思过!”
朱棣咆哮的声音一出,朱高煦与朱高燧顿时安静了下来,低着头一句话不敢说,更不敢去看朱棣,灰溜溜的退了出去。
朱棣看着这一幕,摇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