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荣国公亲外孙女婿

其实搞钱刘宸清楚的很,无非开源与节流。

五城兵马司的蛀虫指挥使已经被剔除,节流基本上就已经完成。

那就是只剩下开源。

说起来五城兵马司的开源其实做的也很好,只是来钱的手段显得有些不走正道。

他道德洁癖虽然有一点,但绝对没有以一己之力对抗滚滚红尘的觉悟。

只是现在被景安帝给架起来了,任谁都说他是铁面无私、英勇无畏的少年俊杰,京城里口碑极好。

万一沾染上敲诈商贩、收受贿赂的污点,之前的好名声都会反噬自身。

所以开源之事,绝对不能再是以前的那些勾当,需要重新想想。

刘宸坐在椅子上,稍微有些思路,但执行的细节还需要慢慢想,不能着急。

需要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掉。

随即让苏云统将李六喊进来。

李六进来直接就是一个五体投地,表面功夫没的说。

刘宸笑道,“李六,听说你是跟着代善公在边疆打仗的?”

李六一愣,他这是被查了,连忙回道,“回大人,是,小人这条命都是国公爷救回来的,只恨国公爷早逝,小人不能再为国公爷牵马坠蹬了。”

说着眼中流下了几颗真实的泪水。

刘宸还不太懂这种在军队中的情感和恩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不过能让一个兵痞流露出真切的感伤,想来足够刻骨铭心。

“你可知我与荣国府的关系?”

李六一愣,什么关系?

“我乃代善亲外孙女的未婚夫婿,不日就将成婚,你说我与荣国府代善爷是什么关系?”刘宸再一次扯起了黛玉的大旗。

李六直接瞪大眼睛看向刘宸,“大人怎么会?”

“李六,本官已知你底细,不管你是出于生计干些偏门勾当,还是被裘良吩咐做下那些。既然本官今日已知你与代善外公的关系,就不能任由你这样损害国公声名。”

听到这些严厉的话,李六却并不觉得刺耳,而是觉得无比亲切温暖。

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大人,小人知罪,小人知罪啊。小人这些年来,浑浑噩噩,国公爷死后,国公爷的子弟大多不成器,也不曾出来做事,让小人想追随也无门。

小人这些年无人牵挂,也无人管束,做下了很多混账事。小人真是惭愧,小人无地自容。

苍天有眼,荣国公在天之灵,让后人终于出了一位大人这样的俊杰。”

似乎看出刘宸眼中的疑惑,李六哭泣着说,“小人是真的很开心,也有些感动。这些年来,多的是人指使小人行阴私勾当,却从无一人让小人行正道。

小人,小人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看着李六伏在地上泣不成声,刘宸感觉到一股情感向他袭来。

他一开始不知道李六为何仅因他一句话就哭成这样,后面听了李六的话,他明白了。

类似李六这样的退役老兵,肯定希望自己能走上正道的。只是当今世道,他们一无一技之长,二无田地可种,如无人引领,想要混口饭吃,大部分就只能走歪了路。

他现在借用荣国公的名义,将其拉拢在身边,将来就会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渐渐靠拢过来,只要他能担住这种名头带来的重担。

刘宸起身走到李六身旁,将其扶起,“李叔,这些年,辛苦了。不过你毕竟也做下了不少错事,过些天,我带你一一去尽力弥补,或者登门谢罪。”

李六眼中再次渗出眼泪,“大人……”却是失声,再无法说出一个字。

刘宸拍拍肩膀,“接下去几日有重要的事需要你去做,咱们五城兵马司需要重振声势,以后都不能再做些蝇营狗苟的事了。”

李六缓了片刻,沉声抱拳作揖,声音响亮,“回大人,是!”

随后李六又开口道,“今日的讨饷之事,是裘良裘指挥使和西城指挥使蒋子宁吩咐的。”

刘宸点点头,“那外面那些人?”

“大人,外面的人无需担心,都是小人这些年一起做事的好兄弟们,小人一会出去与他们说讲一二即可。

不过大人,虽然今日是聚集起来针对大人,但欠饷之事属实,小人这些兄弟们最近几日去码头做活,也是真。大家讨生计都不容易,希望大人不要为难兄弟们。”

李六还是非常有担当的,怕刘宸会迁怒到外面的弟兄。

刘宸往外看去,一个个面黄肌瘦、被晒得黝黑的汉子们,正站在院子里耐心地等待堂内的结果。

都是时代下穷苦的大众啊,哎,能帮就帮吧。

“李六,出去和弟兄们说,欠的饷再过几日定会为他们补齐,以后他们的生计就在五城兵马司衙门了,差役们正式在衙门领每月俸禄,当然,也得每日来点卯当值。”

刘宸做出决定,将这些差役彻底化为五城兵马司的人手,这下他手底下缺人的问题几乎瞬间就解决了,唯一的问题只是搞钱而已。

他已经有计划了,即便计划不成,大不了自掏腰包。有钱人就是这么有底气。

李六欣喜若狂,大人的意思是他们这些人以后都是五城兵马司正规的兵了,不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差役了。

连忙与刘宸告退,大步跑出去,和众弟兄分享着这个好消息。

一时之间,五城兵马司衙门前院内,充斥着欢声笑语,还夹杂着一些人的泣不成声,他们的生活到现在终于有了一些保障。

都是一群朴实的人啊……

被讨饷事件耽误了一些时间,今日刘宸也不打算再大张旗鼓的进行火事巡查。

他带上水寨兄弟们,准备到京城的街市好好逛逛。

来京城这么久了,他还很少在外面闲逛。

京都自古繁华。

但掩藏在这些繁华之下的,是无数个劳苦的背影和被压迫的民众。

刘宸走在街巷中,见到了很多之前不曾注意到的风景。

有一对父女在地上铺了一张灰色的布,看着像是一件大褂,上面放着些木炭。木炭这种只有大户人家才用得起,这些木炭烧出来不容易,父女小心翼翼地看着摊子。不料从路旁行过一匹快马,马蹄飞卷,几脚踩在父女的摊子上,不仅木炭都碎成了渣,下面铺着的褂子也被踩破。

跑马之人穿着光鲜,头也没回地走了,只留下哭成泪人的姑娘和一脸愁苦的老父,不仅木炭没卖出,还搭上一件褂子。

一路上,这种事情太多了,这只是其中一件最小的。

帮派敲诈勒索摊贩将摊贩一抢而空,大户仆役将冲撞少爷的小民殴打半死,吃醉酒的显贵要强抢民女,不一而足……

他看到了繁华,市井中卖艺的人总会被围成一个圈,堵的水泄不通,道路两旁摊贩吆喝着售卖自家收获的农作物或自家制作的手编竹制品。

但他更看到的是,强权社会下无数被压迫的人。

京城,该好好整治一下了。

也许,整个大乾,都该好好整治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