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更衣室采访
- NBA:见鬼,他又防出去了?
- 迟到的螃蟹
- 2136字
- 2025-04-01 17:30:05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陈颂继续着自己神勇的表现。
全盛状态下,他的防守真的就如铜墙铁壁一般,让格兰特-朗在他的防守下颗粒无收。
同时,在他的防守影响下,热火队的进攻几乎陷入停滞,只能依靠格伦-莱斯的单打独斗和零散的外线投射勉强维持比分。
而陈颂的表演远未结束,在接下来的几个回合中,陈颂先是一次精妙的击地传球,助攻队友完成暴力扣篮,随后又在防守端用教科书般的站位制造对手进攻犯规。
比分已经变成了65:55,快船队领先10分。
可惜,陈颂的状态终究无法维持太久。
第三节比赛进行了四分钟,陈颂在一次补防逼迫热火队失误以后,他的体能就已消失殆尽。
他能感觉到身体的异样——呼吸变得急促,肌肉开始发烫,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他向教练示意,自己的已经无法再坚持了。
拉里-布朗喊了个暂停。
当陈颂走回替补席时,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布朗教练立刻注意到了他的异常:“受伤了吗?”
陈颂摇摇头。
“队医!”布朗喊道。
快船队随队队医小跑着走了过来,迅速检查陈颂的身体状况。
“没什么伤势,”检查了一遍以后,队医道:“但为了保护他,这场比赛不能再上场了。”
听到队医的话,陈颂心头一黯。
训练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但无论如何,这场比赛,他坚持的时间已经够长了,长到足以让人们不再将他当成一个透明人。
他能听到观众席上的议论声,能看到记者们开始翻阅资料查找他的名字——这个几乎无人知晓的中国球员是谁?为什么能有如此惊艳的表现?
后面的比赛,快船队换上了常规阵容。
面对没有了陈颂的快船队,热火队的进攻开始恢复。
但好在陈颂打的这段时间,球队取得了较大的领先优势,丹尼-曼宁又获得了充分的休息时间,他的体能现在是极其充沛。
此消彼长,这位快船队的当家球星开始发威。
快船队与热火队展开了拉锯战。每当热火队将分差缩小到5分以内,丹尼-曼宁就站出来得分。
最终,经过一番鏖战,场上的比分定格在107:104,快船队客场险胜。
陈颂的数据并不夸张——他全场比赛出场9分26秒,其中投篮4投3中拿到6分,同时贡献5个篮板球、3个抢断、3个助攻、3分盖帽。
这样的数据,只能说是非常全面!
另外,还有很多贡献,是数据所体现不出来的。
但无所谓,拉里-布朗是个专业的主教练,他完全能够看到陈颂在场上对比赛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虽然这场比赛,陈颂再次暴露了体能不足的问题,但是相比上一场,他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只要还能提升,那就证明还有潜力可挖,证明还有培养价值。
上一场比赛,陈颂出战6分54秒,就已经累得肌肉抽搐了。
而这场比赛,他的出场时间多出了近3分钟,且并未出现抽搐现象。
“如果拉里-布朗不蠢的话,我应该能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了。”
“还是要继续提升体能,否则的话,有机会都没有办法把握。”
“不过,到底是蒂姆-格雷弗,这私人训练的钱还真是不白花。”
陈颂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只要能继续在格雷弗的帮助下提升体能和身体素质,他就能坚持更长的时间,从而打出更好的表现。
他需要更多的留在球场上!
……
比赛结束后,陈颂坐在自己的更衣柜前,慢慢恢复着体力。
更衣室里充满了队友们的欢声笑语。
经历了两波连败,快船队的更衣室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突然,球队的媒体主管人员,带着一名西装笔挺的记者走进了更衣室。
这是到了更衣室采访环节了。
今天没有赛后的新闻发布会,更衣室采访就显得更为重要。
陈颂没有抬头。
除了上一次,他首发出场,因此被媒体当做挑起争端的话题中心人物,接受了一次赛前采访以外,他就再没有接触过媒体记者。
没想到,这次的记者一进入更衣室,就直奔陈颂而来。
“陈,这是《篮球先锋报》的记者马克-米尔斯,他想采访你。”
主管的介绍让陈颂有些意外,他下意识挺直了腰背,惊讶地抬起头。
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有媒体记者找到了自己。
看来,这场比赛的表现,还是引起了注意。
在这个联盟中,懂球的记者也是有的。
“好的。”陈颂点点头,答应道。他坐直身体,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疲惫。
“陈颂,首先恭喜你们获得比赛的胜利。”眼前这个中年白人记者友善地说道,“我们注意到,你在职业生涯的第三场比赛中打出了非常不错的表现,短短不到十分钟的出场时间里,你凭借你的防守,改变了比赛的走势,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陈颂深吸一口气:“我只是做了教练要求我做的事。在场上做好防守,有机会出手投篮的时候也不要犹豫,我很高兴能帮助球队。”
“你的防守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你的专长吗?”
“防守只是比赛的一部分,也只是我的一部分。我正在努力成长为一个全面的球员。”
“我们都看到了你对格伦-莱斯的那次封盖。作为一名新秀,你是如何在面对已经成名的球员时,丝毫不怯场的呢?”
陈颂笑了笑:“虽然我是新秀,但我认为,我未来同样是明星级别,所以我不害怕与任何对手的对决。”
此话一出,那名记者眼前一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起来,这个中国人还挺自信的。
或者说是自大?
回去有话题可以写了……
虽然陈颂的防守很好,但马克-米尔斯和现在所有人的想法都差不多——陈颂,最多只能成为一名功能型球员。
他“唰唰唰”地在笔记本上记下采访要点。
“来,我们拍张照片。”
他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陈颂挺拔如松地坐在椅子上,脸上棱角分明,在灯光的映照下,整个人凸显出了一股高傲的气质。
而那双眼睛里的野心,比任何灯光都要耀眼。
“完美!”马克-米尔斯心中暗喜。
然后,他便匆匆结束了这次采访,回去赶稿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