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好兄弟
- 年代1977,从下乡知青开始
- 钓鱼佬的春天
- 2116字
- 2025-03-24 12:50:53
原本他都决定趁这次下乡,彻底断绝过去的圈子,然后在知青生涯里,重新开启独属于自己的崭新人生了。
结果他的这番举动,让正准备提桶跑路的郑同,小小地震撼了一把。
“怎么?是被哥们儿感动着了?”郭援朝笑着问。
“你这是做什么?”
“给你的。”
二十块钱和二十斤粮票,在工资月收入只有二十块上下的今天,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笔不小的开销。
这小子怕不是把家里给他带去部队用的钱,拿来给自己了吧?
他赶紧把信封还给郭援朝。
“这个我不能要。”
说实话,郑同是有点感动的。
穿越过来的第一天,他体会到了父母的偏心,也见识到了弟弟的小聪明,以至于郑同一度觉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就是单独的个体。
是孑然一身,
可以不受原身情感约束的。
闻言,郭援朝翻了个大白眼,硬是把信封又塞了回来。
“你拿着!到了地方上,你自己可一定要支棱起来,那边人生地不熟的,你要是不硬气,就容易被别人欺负。在四九城亲戚朋友还能相互照应,去了外地咱们可就鞭......鞭子不够长了。”
“那是鞭长莫及。”
本来郑同还挺感动,可听着后半段立马破防,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郭援朝挠挠脑袋,尴尬地笑了下:“还得是你啊,这词儿我刚才想半天也没想出来。”
郑同无语,这都哪跟哪啊。
“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是这个你先拿回去。”
“你知道个屁!”
郭援朝打断他,但想着于秀丽的叮嘱,还是忍住了,只低声道:“你要真能硬气起来,也就不用去插队了。”
硬气点就不用插队?
郑同像是抓住了什么,却又有点不明白:“什么意思?”
郭援朝顿了一下,收住话头:“给你就拿着,到了地方记得给哥们儿写信。”
郑同望着他,表情严肃也不说话。
郭援朝眼神闪烁,是真想把情况告诉好哥们啊,他们是从小光屁股长大的玩伴,毫不夸张的说,在他心里除了自家父母,就属郑同最为亲近。
算了,等以后有机会的吧。
打定主意,郭援朝又叮嘱了一句:“你记得给我写信啊。”
他越是这样,郑同越是肯定这家伙有小心思,看着他略显做作的表情,郑同主动询问:“郭参谋,你是不是有事儿瞒着我?”
郭援朝心里一个激灵,连忙摇头:“怎么会?”
“是吗?”
“那当然,我还能骗你?”
他真想抽自己俩大嘴巴子,见好友不信,赶忙又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晚上就是过来看看你,没有别的事情,那什么,哥们儿先走了啊。”
说完,一溜烟的就颠了。
他不能再和郑同继续聊了,再聊下去指定得聊出问题来。
把东西留下,自己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望着手中的信封,郑同很是感动,他没想到“郭参谋”能这么大方的支援自己,但里面的钱和粮票,大概率是郭家人给他去部队准备的,自己不能要。
得还回去才行。
对于二十块钱和二十斤粮票的购买力,郑同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但这绝不是个小数目。
出了门,往后院走。
夜晚格外安静。
老郭家屋内亮着灯,还没到门口,郑同就看见靠在墙边的郭援朝,对方双手拢在衣袖里,脸上挂着招牌的‘憨厚笑’,像是专门在等自己。
看见郑同,他往地上啐了一口。
“孙子,我就猜到你会来,麻溜的给爷滚回去。”
郭援朝抽出手,扬了扬拳头:“我爸今晚喊他老班长吃饭呢,家里一屋子人,你要是想让哥们儿回家挨骂,就尽管在这儿哔哔叨叨。”
他一句话就弄的郑同不敢大声说话了。
“可是,这也太多了。”
“多个屁。”
郭援朝回头瞄一眼,勾着郑同肩膀边走边道:“你知道你要去的地方哪?那可是延安,你省着点花吧,日子还长着呢。人家在城郊知青的,隔三差五的都要跟家里要钱,延安那么远,等你要钱的信寄回来,没准人都饿没了。”
郭援朝脸色担忧。
本来他是想不到这些的,可今天听了于秀丽的分析,才得知里面竟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下午他琢磨了一许久,才突发奇想的要给好兄弟弄点支援。
两人晃悠到了杂院门口。
天气太冷,胡同早就没了人影,安安静静的听不见一点声音。郑同问他:“都给我了,你咋办?”
“我问你,部队还能缺吃喝?”
“应该…不缺吧。”
“那不就得了!”
郑同尴尬的挠了挠头,发现的确是自己多想了。
“唉,今年下乡的也没个伴。”他踢开面前的一个土块。
郭援朝也纳闷的点点头:“谁说不是呢,早知道还不如前俩年就去呢,那会多热闹啊。”
“那可不,今儿我在知青点瞅半天也没个熟人。”
“欸,我突然想起件事儿。”
郭援朝像是想起什么,鬼鬼祟祟的凑到郑同身旁,用胳膊肘戳了戳他排骨,低声坏笑:“我记得咱们大院南老师家闺女,是不是也在梁家河知青来着?”
“南老师?”
“昂!”郭援朝丢给他一个“明知故问”的眼神。
郑同细细想了想,脑子里倒是有点印象。
他说的那姑娘叫南杞,书香门第,父母都是老师,小姑娘也生的斯斯文文,曾经是不少小伙伴心目当中的白月光呢,前年下乡后一直没有回来,至于去了哪里他就不知道了。
可现在听郭援朝的意思,这姑娘也在梁家河?
两人正说着话,院里忽然传来喊话的声音,是于秀丽。
“呀,我妈喊我了。”
郭援朝把声音压的低低的:“那什么,我这出来有一会了得先回去,家里还有客人,要不待会儿我妈又该说我不懂事了,明天我就不去找你了。”
要是在平时,他高低要把郑同拉回家吃顿离别饭,只不过今天不适合。
“行,你自己多保重。”
郑同没有继续矫情,收下了这份好意,想着以后再找补回来。
看着好兄弟进屋,郭援朝也赶紧往后院走,郑同把东西收下,他也就放心了,延安那边是什么状况谁也说不清楚,但能让郑同多点保障总归是件好事。
他可不想自己好兄弟,下乡知青的日子过的太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