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土木堡烽火连天,力挽狂澜护山河
- 我在明朝卖核桃,文玩奇旅
- 一文易沢
- 3778字
- 2025-03-19 14:59:31
林羽和玉春在解决了黑火药古籍引发的纷争后,本以为能暂时回归平静,全身心投入到神秘能量与黑火药的研究中,为明朝的长治久安添砖加瓦。
然而,边境的局势却如紧绷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瓦剌部落历经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野心再度膨胀,他们秣马厉兵,集结了大量精锐兵力,妄图再次对明朝发起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重现昔日铁蹄踏破山河的“辉煌”。
消息如阴霾般迅速传至京城,整个朝堂瞬间被紧张与焦虑的氛围所笼罩。
紫禁城的太和殿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严峻,三三两两低声议论着,声音中满是不安与担忧。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锁,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下方的臣子,心中权衡着利弊,思索着应对之策。
紧急朝会迅速召开,皇帝目光如炬,率先打破沉默:“众爱卿,瓦剌此番来势汹汹,诸位可有良策御敌?”
一时间,朝堂上众说纷纭,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
一派以户部尚书为首,主张求和,他向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瓦剌势力如今正盛,其骑兵勇猛善战,若与之正面交锋,我军胜负难料。且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国库亦损耗巨大。求和虽有失颜面,但可换得一时和平,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望陛下三思。”他言辞恳切,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另一派则以兵部尚书于谦为代表,坚决主张抵抗。
于谦身形挺拔,目光坚定,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瓦剌狼子野心,贪婪无度。若今日求和,他日必变本加厉,得寸进尺。我大明乃堂堂大国,幅员辽阔,兵强马壮,岂可为区区蛮夷所吓倒?若不奋起抵抗,何以彰显我朝威严,又何以守护百姓安宁、祖宗社稷?臣愿领兵出征,与瓦剌决一死战,定要让其有来无回!”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在朝堂内回荡,充满了豪情壮志。
林羽站于朝堂一侧,静静聆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待众人稍作停顿,他向前迈出一步,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瓦剌野心勃勃,求和绝非长久之计。依臣之见,唯有坚决抵抗,方能保我大明尊严与百姓安危。况且,臣与玉春姑娘通过对黑火药的深入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可将其应用于军事,制造出威力强大的火器,大大增强我军的战斗力,定能在战场上发挥奇效。”他声音沉稳,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坚定。
玉春也随即出列,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林羽所言极是。臣自幼习武,熟读兵书,愿率领一支精锐之师,作为先锋奔赴前线,与瓦剌贼寇殊死搏斗,为保卫我朝边境,不惜肝脑涂地!”她身姿飒爽,语气斩钉截铁,尽显巾帼英雄本色。
皇帝沉思良久,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在林羽和玉春身上,缓缓说道:“林爱卿、玉春姑娘所言有理。朕决定,采纳抵抗之策。玉春姑娘,朕命你为先锋大将,即刻挑选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赶赴边境,抵御瓦剌入侵。林爱卿,你负责督造新式火器,务必尽快将改良后的黑火药应用到武器制造中,为前线将士提供有力支援。”
“臣遵旨!”林羽和玉春齐声领命,声音洪亮,响彻朝堂。
玉春领命后,雷厉风行,迅速奔赴京城校场。
校场上,士兵们早已集结待命,整齐排列,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
玉春身着银色铠甲,寒光闪烁,头戴凤翅盔,英姿飒爽。
她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如电,扫视着眼前的军队,心中豪情万丈。
“将士们!”她高声呼喊,声音清脆而有力,传遍整个校场,“瓦剌贼寇犯我边境,妄图践踏我大明山河,屠戮我百姓。今日,我们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定要奋勇杀敌,让瓦剌知道我大明将士的厉害!”士兵们群情激愤,纷纷振臂高呼:“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呼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随后,玉春一声令下,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犹如滚滚春雷。
他们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一路向着边境疾驰而去。
沿途百姓听闻军队出征,纷纷自发前来送行,他们手持茶水、干粮,眼中满是期待与感激,为将士们加油鼓劲。
当玉春率领军队抵达土木堡时,只见瓦剌的军队已在附近扎下营帐,连绵不绝,宛如一片黑色的海洋。
营帐中炊烟袅袅,隐隐传来战马的嘶鸣声和士兵的操练声,气氛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玉春仔细观察着土木堡的地形,只见这里地势险要,四周群山环绕,中间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易守难攻。
她心中暗自思忖,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优势,布置坚固防线,才能有效抵御瓦剌的进攻。
于是,她立即下令士兵们挖掘战壕,设置拒马,加固城墙,同时派出斥候,密切监视瓦剌军队的一举一动。
瓦剌军队的首领也先得知玉春率领明军前来,心中满是不屑。
他在自己的营帐内,与手下将领们围坐在一起,脸上带着傲慢的笑容,轻蔑地说道:“明军不过是一群软弱无能之辈,听闻我军到来,竟派一个女流之辈为先锋,简直是自不量力。此次,我们定要踏平明朝,夺取更多的土地和财富,让他们知道我瓦剌的厉害!”众将领纷纷附和,发出阵阵狂笑。
然而,也先并未贸然进攻,而是先派出一小股骑兵,前往明军营地试探虚实。
这股骑兵如一阵旋风般冲向明军防线,他们挥舞着长刀,口中发出阵阵呐喊,试图冲垮明军的防御。
玉春站在城墙上,看到瓦剌骑兵来袭,神色镇定自若。她冷眼观察着敌军的动向,待敌军靠近,果断下令:“放箭!”顿时,城墙上万箭齐发,如暴雨般射向瓦剌骑兵。
骑兵们纷纷中箭,惨叫着倒下,一时间,人仰马翻,阵型大乱。玉春见状,又下令:“神机营,准备!”
只见神机营的士兵们迅速推出火铳,瞄准敌军,随着一声令下,火铳齐鸣,硝烟弥漫,又有不少瓦剌骑兵被击中,狼狈逃窜。
也先得知先锋部队受挫,勃然大怒。
他决定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向明军发动全面进攻。
次日清晨,瓦剌军队倾巢而出,他们骑着骏马,手持长刀,呐喊着冲向土木堡。
马蹄声如雷,大地都为之震颤。
玉春站在城墙上,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眼神坚定,毫无惧色。她镇定地指挥着士兵们进行抵抗,“将士们,稳住阵脚,听我号令!”
瓦剌军队冲在最前面的是一群精锐骑兵,他们速度极快,冲击力极强,犹如一把利刃,直刺明军防线。
玉春灵机一动,她迅速命令士兵们准备好大量的绊马索。
绊马索由坚韧的绳索制成,上面还挂着尖锐的倒刺。
当瓦剌骑兵靠近时,士兵们用力将绊马索抛出,绳索在地上纵横交错。
瓦剌骑兵猝不及防,许多马匹被绊马索绊倒,骑手们纷纷跌落马下,后面的骑兵来不及躲避,纷纷撞了上去,一时间,瓦剌骑兵的阵型大乱,惨叫连连。
玉春趁机下令士兵们发射火箭。
火箭带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如一条条火龙般飞向瓦剌军队,瞬间点燃了他们的营帐和粮草。
战场上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极为惨烈。也先看到自己的军队陷入混乱,怒不可遏。
他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挥舞着长刀,冲向明军的防线。
玉春毫不畏惧,她手持长剑,带领士兵们与瓦剌军队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
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鲜血四溅。玉春身先士卒,她的剑法出神入化,每一次挥剑,都能精准地刺中敌人要害。
她的身影在敌群中穿梭自如,如同一道银色的闪电,令敌人闻风丧胆。
士兵们受到她的鼓舞,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与瓦剌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双方士兵都拼尽全力,浴血奋战,一时间,胜负难分。
就在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林羽带着新研制的火器赶到了。
这些火器包括改良后的火炮和火铳,火炮威力巨大,能发射沉重的炮弹,射程极远;火铳则更加轻便,便于士兵携带和操作,且射击速度更快。
林羽将火炮布置在城墙上,瞄准瓦剌军队的中军。
随着一声令下,火炮齐发,炮弹呼啸着飞向瓦剌军队,在他们中间炸开,顿时血肉横飞,瓦剌军队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也先见势不妙,想要撤退。玉春岂能放过这个机会,她率领士兵们打开城门,冲了出去,对瓦剌军队展开了追击。
瓦剌军队无心恋战,纷纷逃窜。明军乘胜追击,取得了一场重大的胜利。
战场上,瓦剌军队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丢弃的武器和装备散落一地。
然而,也先并不甘心失败。他率领残部退至一处山谷中,重新集结军队,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他与手下将领们商议,决定改变战术,不再正面进攻,而是采用迂回战术,试图从侧翼突破明军的防线。
林羽和玉春察觉到了也先的意图,他们也相应地调整了部署。
林羽在侧翼布置了大量的火器,并且设置了陷阱。
陷阱中布满了尖刺和火药,一旦敌人触发,就会引发爆炸。
玉春则率领一部分士兵,隐藏在山谷中,等待瓦剌军队的到来。
当瓦剌军队进入明军的埋伏圈后,林羽下令发射火器。
一时间,火器齐发,轰鸣声震耳欲聋。
瓦剌军队被炸得晕头转向,死伤惨重。
与此同时,玉春率领士兵们从山谷中杀出,对瓦剌军队形成了夹击之势。
瓦剌军队陷入了绝境,四处逃窜。也先见大势已去,只好率领少数残部,狼狈逃窜。
土木堡之战,明军大获全胜,成功击退了瓦剌的进攻。
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明朝的边境安全,也让林羽和玉春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明朝。
消息传至京城,百姓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皇帝得知胜利的消息后,龙颜大悦,在朝堂上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庆功宴上,宫殿内张灯结彩,金碧辉煌。
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林羽和玉春身着华丽的服饰,英姿飒爽地站在朝堂中央。
皇帝对他们的英勇表现和卓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再次嘉奖了他们,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林羽和玉春则表示,这一切都是他们应该做的,他们将继续为明朝的安全和繁荣努力奋斗。
然而,他们深知,瓦剌虽然此次战败,但绝不会善罢甘休,未来,明朝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他们决定继续深入研究神秘能量和黑火药,不断提升明朝的军事实力,为保卫国家的安全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们相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守护好明朝的江山社稷,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