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追随
- 我只想死,怎么还成圣了
- 蚂蚁斩春风
- 2090字
- 2025-04-04 12:43:46
见过紫云真人,李通明离开诛邪台回家。
他入台的流程还得走两日,暂时不急。
回到杏花巷时,天色渐晚。
方一拐入巷子,李通明远远便瞧见,在自家门外,站着两个虎背蜂腰、身材高大的壮汉。
杀手?
怎会这么直白……李通明向前走去。
“吱,嘎……”赵瑜家的木门突然打开,门轴发出刺耳呻吟。
赵瑜五指扣住门框,探出身来,目光如钩:“二位在此有何贵干?”
从礼部散直回家时,他便注意到了这两人。
原以为是走错,未曾想在李家外一蹲便不走了。
“我二人是……”两人慌忙转身,额头汗珠滑下,面带憨笑,嘴刚张开条缝,便欲开口解释。
李通明却已走近,眉毛上挑,出声将两人打断:“怎么是你们?”
郭卫、高安。
在虎泉郡清剿地业瘴分身时,二人因操控玄铁炮莽撞上头,略显激进,曾被一头四环地业瘴黏上。
跑路时因地业瘴追的太紧,未注意方位,差点便将李通明送上神坛。
两人本被李通明寄予厚望,视作奇兵。
可惜后继乏力,不似初次惊艳,再无神勇天秀的表现。
见李通明认得两人,赵瑜放下戒备,说了句“灶上煨着羊肉,等下来吃”便转身没入门后。
李通明冲着闭合的门板应声:“好。”
想来是赵瑜知晓他今日回京,便提前有所准备。
今日有口福了……他心想。
赵瑜的炖羊的手艺乃是一绝。
“李大人!”高安和郭卫两人这时见到李通明,目中难掩激动,连忙抱拳,喉间震颤。
李通明虚扶二人肘部,略带疑惑道:“我记得你二人不是踏霄营的,怎么跑到京中来了?”
当时清剿地业瘴分身的人手,皆是从三郡兵马以及踏霄营中抽调。
这二人当时并未披踏霄营独有的玄煌甲。
“我二人都是铸剑郡的……”两人一人挠头,一人摸鼻,肩膀不自然地耸动,明显是有什么话想说,却不太好意思。
“有话便说,我与你二人也算过命的生死之交,有何好扭捏的!”李通明抬手拍了拍二人臂膀,眼底浮现出笑意。
两人一听,古铜色面庞涨得通红,憋成了猪肝色,十指深深嵌入掌心,愈发难以启齿。
生死之交那是好听的说法,说难听点他二人当时险些断送同袍性命,属于纯祸害人。
想起到此的目的,两人一咬牙,扑通一声,单膝砸地:“大人,我二人已辞去军中职务,解甲归田,还望大人收留!”
大晏男儿需服兵役,不过两人约莫已经三十出头,明显期限已过,可由自身选择日后出路。
自上次经历围剿地业瘴,两人便久久不能忘怀,每每闭眼便又回想起和李通明并肩作战时的情形。
那是两人生平头次,被人如此信任和看重。
故而二人回到铸剑郡不久,便赶着星夜赴京,下定决心,势要投奔、追随李通明。
到京城后,一番打听,才来到杏花巷。
做出如此决定,并非两人一时意气,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两人十八岁参军,在铸剑郡军中待了十三年,因出身贫苦,始终得不到晋升机会。
明明淬体修行从未懈怠,身具兵家三境修为,却只是百户职位,还屡次遭遇不公,被上级克扣俸禄和淬体药材。
对比在虎泉郡时,二人因鲁莽行事险酿大祸,李通明非但不责罚两人,反将玄铁炮与性命再度相托。
这等胸襟气度与军中将官丑态高下立判,堪称云泥之别。
……
“大人……”高安、郭卫相视交换眼神,脊梁挺得笔直,不到片刻便将心中历程全盘托出,毫无隐瞒。
“我二人愿誓死追随大人!”
李通明嘴角微微抽搐,神色复杂。
怎么把他描述的跟个圣人一样!
扶着二人臂膀将二人托起,李通明酝酿少顷,喉结滚动:“你二人若信我,我可以试着在京中给你们找个职位。”
“至于追随便算了,我没有你二人想象的那般无私,跟着我前途也并不明亮。”
若计划顺利,他在人世的时间应该不长,怎能不负责的让别人追随。
听见李通明的回答,高安和郭卫眼中闪过浓厚的失落,垂下头颅。
“通明。”院中传出赵瑜的喊声,“可以开饭了。”
李通明拍了拍两人紧绷的肩头:“既然来了便顺道吃个便饭,”
“今夜可先在我家凑合一晚。等明日我再给你们俩找个落脚的地方。”
话落,他抬脚钩开赵瑜家的院门,大步走进,香味扑鼻。
“给大人添麻烦了。”高安和郭卫跟在他身后,笑容勉强。
……
仲夏之际,天气已经有些燥热,傍晚更是热浪蒸腾。
蝉鸣聒耳,众人便在杏树荫下用饭,偶有热风吹过。
这条巷之所以叫杏花巷,便是因为家家都有杏树,墙头皆斜出三两杏枝。
只是花期早过,如今满巷只有青绿杏叶。
三言两语,弄清郭卫和高安两人的身份,赵瑜指尖轻叩石桌,又朝两人问道:“二位此行到京城寻通明,所谓何事?应当不是简单叙旧。”
见这公子与李通明关系匪浅,郭卫不敢怠慢,忙拽着高安起身,手中竹筷落进粗陶碗,叮当清响。
旋即两人一人一句,将虎泉郡发生的诸事,细细禀过。
听到好友在虎泉郡又是如此拼命,身陷险境,赵瑜执筷的手悬在半空一顿,随即陷入沉默。
良久后,他将手中筷子放下,目光偏移半分,沉声道:“除去围剿地业瘴之事,可还曾遇过险?”
高安和郭卫刚刚坐下。
前者正欲夹肉,后者忽用手肘顶他。
高安抬头看了看面无表情、目光望向一侧的赵瑜,又瞧了瞧低头扒饭、心虚不敢与之对视的李通明,立时秒懂。
气氛明显不对。
高安、郭卫手中竹筷转向,戳进自己碗中白饭,无声开刨,不敢说话。
李通明盯着碗底,脑中闪过在郡城发生的事……这个明显不能算,反倒是那些世家之人比较危险。
至于服下长生髓,此乃因祸得福,算是奇遇,更加不能算。
所以,李通明最终抬头,扯出个坦荡笑容,一脸笃定道:“自然没有,怀瑾你是了解我的,我是惜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