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岂不知世间艰难险阻

小竹林内,童声静默了片刻。

片刻后,又是一把竹片飘过来。

陈叙抬手取过,还是轻轻一划,但这次他数出这一把竹片仅仅只有十枚而已。

“不够。”陈叙说,“还请尊驾再赐竹片。”

童声又一次静默,然后那清脆而肃穆的童声里似乎有了些许情绪:“一道竹片代表要答一题,你确定还要更多竹片?”

陈叙道:“有何不可呢?”

“哼!”

迷雾上空,轻轻的哼声炸开一片雾气。

下一刻,却见哗啦啦一把竹片好似是骤雨般落了下来。

陈叙立刻抬手连抓,袖摆拂动间带起连串风声,这才将所有竹片都抓到了手中。

“还请学子知晓,落下的竹片若是不能全部写满,空白竹片须得扣分。”

迷雾中的清脆童声隐隐有了笑意:

“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若是留一张空白竹片,也需扣去一分。这是先生在教导我们,万事须得适度戒贪。

若是因为过于贪心而失了分数,那你也需自己承担。你明白了吗?”

陈叙立刻将所有竹片握于掌中,然后抱拳向竹林深处躬身一礼道:“先生名言,学生受教了。”

“哼!”那童声又是轻轻一哼,这次消失不见,再不说什么。

陈叙发现自己手上空有竹片却没有笔墨,他倒也不急,而是握着竹片在竹林中行走了片刻。

他步伐缓慢,一边走一边观察四周,片刻后感觉到脚下似乎有些碎石硌人。

陈叙立刻心念一动,忙弯下腰四处寻找。

很快他就在地上找到了一块边缘略薄的小石片。

陈叙捡起这块石片,又另寻了一块稍大些的石头,将两石放至一起互相打磨。

不一会儿,边缘略薄的那块石片就被他打磨出了一个锋利的尖刃。

陈叙用此尖刃为刀,开始在竹片上刻字。

先写他记下来的第一道题,他用精练的语言将题目简写下,然后答道:

“依前题,勾三步、股四步,自乘并而开方,得弦五步。田积已明,勾三股四,半之得积六步……”

又答第二题:“甲仓得三百五十斛,实纳三百四十六斛五斗;乙仓得二百五十斛,实纳二百四十八斛七斗五升……”

如此洋洋洒洒,一道接一道。

不多时就接连答出来了整整九题。

过程中石块的锋刃也有变钝的时候,陈叙也不着急,只管重新打磨石块,等打磨锋利了他再来刻字。

就在第九题写完,石块又一次变钝,需要重新打磨的时候,陈叙忽然听到耳边有一道沉重的声音响起。

那声音重重一叹说:“书生啊,你如此答题,半日过去了,时间却大部分都用在了磨石头上,不觉浪费么?”

什么声音?

陈叙下意识转头一看,竟然是一只耳朵硕大、眼睛暴凸、全身毛发稀疏如同碎针倒竖的老猴子。

看到这老猴子的第一眼,陈叙脑子就冒出一个念头:丑!

又何止是丑?简直是奇丑无比。

丑到细看它是残忍。

不是对它残忍,而是对观者残忍。

陈叙第一反应就是要偏过头去,可不知道为何,明明他是想要移开视线的,但他的眼睛却又仿佛像是有着自己的一套指令般,偏偏就不肯移开。

陈叙的耳朵里嗡嗡一片,头脑似乎是有了片刻恍惚。

这一瞬间他简直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自己是因何而出现在此处。

只知认真回答丑猴的话语:“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若不磨石头,又用什么答题?”

丑猴却歪了歪头,用沉重而古怪的声音说:“可是年轻人,你可知与你同入此间,同来答题的那些书生,他们个个出身豪富,随身佩剑。便是不佩剑,也会带上短匕,他们根本就不似你这般需要磨石头。”

沉重的声音宛如鼓响,每一下都重重响在陈叙心头。

明明陈叙只是在听一只丑猴子说话,这一下却又恍惚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听取一道来自于岁月红尘的回响声。

陈叙的心脏砰砰重响动,口中说:“他们带他们的剑,他们的匕,我既无剑也无匕,磨一块石头难道不对?”

“你磨石头并无不对,可是书生,你要磨多久的石头,才能追得上人家宝剑与匕首的轻轻一划?”

直指心扉的一句话,使得陈叙不由便怔了片刻。

片刻后,陈叙反问:“那我又为何非要与他们比时间,比先后?”

丑猴一滞。

陈叙笑了,说:“他们纵然是有宝剑,有匕首,可以不必经历磨石之功便轻易刻字,但是他们答的题能有我多吗?”

说着,他又拿起一枚竹片,洋洋洒洒便继续刻了下来。

第十题很快就被他刻出,又被他解答。

然后是第十一题,十二题,十三题……

等到第十五题的时候,陈叙又一次打磨石头。

这次他听到身旁丑猴幽幽说:“书生,那些佩戴宝剑与匕首的人当中,已是有人答题二十了。你不急么?”

陈叙道:“我若是只顾着急,而放下磨石,那才真是糟糕呢。”

一边说他一边继续磨石,却忽听一声脆响,咔嚓——

原来竟是他手下这块石头被磨的次数太多,这下子竟然就这样在他手中裂开了!

陈叙呆了下。

丑猴抚掌笑了起来:“年轻人啊年轻人,终究是年轻气盛,岂不知世间艰难险阻,又何止是磨石?”

陈叙放下手中这块碎裂得已经无法再用的石头,皱眉说:“不过是碎掉一块石头而已,我再寻一块又有何妨?”

说罢,他拢起自己手边所有竹片,又自弯腰在竹林里寻了起来。

他一手拢着竹片,一手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还要弯腰在地上寻找东西,真可谓是每一步都自有艰难。

丑猴偏偏还要在他耳畔喋喋不休:“书生啊,你以为你寻到了一块合适的石头,便一定能再寻到两块三块吗?呵呵,你可太过天真了。

须知,哪怕是合用的石头,只靠这无头苍蝇般瞎寻,那也不过是如大海捞针而已。

寻一块是运气,可人的运气,又岂有时时常在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