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相别未必寻相送

王谧这几年来,招纳了几十荫户,一户数人,算来有上百人之之多。

彼时看着几百亩地不少,但在古代,养活一口人的基数在十亩以上,遇到灾荒年景,所需土地还要更多。

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上交的田赋,王谧在削减上交所得后,辅助以兴修沟渠,改善耕种技术以提高产量,加上这几年年景还算不错,所以人丁日渐增多。

但随着不断有人口流入,土地越发捉襟见肘,故王谧才想到了购置土地,经过前番事情,村中的关节终于被打通,李氏赵氏,以及其他士族,都纷纷来人表示愿意平价甚至低价转让土地。

王行当然也不会白吃白拿,他购置土地的财货,除了这几年的盈余之外,便是前些日子村中士族给自己的贺礼。

他将贺礼折算变卖,这两日签了不少地契,剩下未来得及交割的,就交托给了赵氏女郎。

昨天王谧上坟回来后,便召集各户户主,重新分配了一次土地,也给后来的流民预留了位置,预计不久的将来,再增加二三十户是不成问题的。

但王谧明白,只凭这点人,对他将来的路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土地扩张下去,最终也会受到丁角村本身局限,所以他才必须要去建康,那里的下限,远远高于丁角村的上限。

当然,丁角村的荫户是自己建立私军中的基本盘,必须要好好经营,未来王谧会在建康所得到的资源,不断投入进来,成为自己狡兔三窟中的一窟。

荫户们拖家带口,走到王谧近前,便跪了一地,齐声道:“郎君为我等在世父母,容我等有安身活命之地,大恩大德,永不敢忘。”

王谧挥手让他们起来,说道:“起来,不是说过了吗,许拜不许跪。”

众人讷讷起身,领头的老者姓刘,来自冀州,因为读书识字,所以被推举为逃难的首领,是王谧最早一批荫户,他颤颤巍巍带着几人上前,一人手里端着竹篮,出声道:“郎君远行,咱们大伙也拿不出什么,只各家凑了凑,皆是心意,郎君莫笑话我们。”

王谧看竹篮里面林林总总,多是北地风俗的食物,如煮熟的鸡蛋,烙好的麻饼,熏好的腊肉,自制的酥酪,还有两坛刚酿的酒。

他也不推辞,直接接了过来,让青柳放到马车上,对众人道:“诸位的事情,我皆已经安排好了,蒙童义学,以及纷争调解,我已暂交赵氏主持。”

“若还有不满,可随时发信到建康,我到那边后,会派人过来,将住处告诉你们。”

“我迟早会回来,你们且安心过活。”

众人听了,皆是纷纷躬身拜别,那边王谧看顾骏的马车绕了过来,便向着众人挥挥手,带着青柳上了马车,老白带着两个童子坐在车前,他扬手一挥马鞭,马车缓缓启动,往村口而去。

马车越行越远,王谧透过窗户缝隙往后看时,见不断挥手送别的男女老幼身形渐渐变小,最后融入地平线,再也无法看到。

青柳坐在王谧身侧,不由促狭道:“今日赵氏女郎没有来给郎君送行啊。”

“郎君是不是有些失落?”

王谧失笑道:“该说的话,该交代的事情,都已经说过了,她也是做事干脆之人,怕是不愿意出现在人前,引起旁人误解,传扬出去影响我的名声吧。”

青柳叹道:“可惜了,是个好女郎呢。”

王谧淡淡道:“你也很好。”

青柳幽怨地斜了王谧一眼,不说话了。

远处山间,赵氏女郎的马车停在树丛之间,直到远处王谧的马车离开小院,最后消失在远方,车中才传来一声悠悠叹息,缓缓掉头往回行去。

王谧一行的马车在泥泞的小道上走了近一个时辰,才堪堪走到村口,算算距离,已经有二三十里了。

这个时代村庄占地极广,村内是田地,村外则是荒地,尤其是靠近长江两岸,水利设施尚不完善,河水常泛滥改道,形成了淤积的沙洲。

相比后世的出海口,这个时代京口一带,算是比较接近出海口了,这才让其成为了入海北上邗水,以及北方南下的重要交通要道,其在千百年后的时间里不断形成往东延伸形成新的陆地,才有了后世的地理形态。

彼时长江的宽度,也比后世要宽得多,其最深处,有上百米深,四十多里宽,说是一座流动的大湖也不为过。

王谧一行的行程,就是出了丁角村,往北走五十里,到达京口码头,然后再坐船沿河而上,西进二百里,便可到达东晋的都城建康。

建安十七年(212年)东吴在石头城建城立都,称建业,之后东吴灭亡,西晋一统,改名建邺。

永嘉之乱时,晋廷南迁到建邺,因避讳改为建康,对其经营扩建,形成了东西南北各四十里,九城环拱,人口数十近百万的坚城。

这便是王谧此行的目的地,也是他全新人生的开始,想到这里,王谧也不禁心潮澎湃。

前身的记忆早已经模糊不堪,在那座后世的六朝古都中,等待自己的,除了机缘之外,肯定还有争斗和危险,前途未卜,想想就有些心中没底。

喊声响起,“来人停车!”

王谧探出头去,看到村口旁边,设着个小小卫所,一排五六间草屋,正有士兵提枪挎刀走了出来。

领头的队长是个青壮汉子,唯独他穿着套半袖的筩袖恺,他把手按在刀柄上,先是打量了几眼马车,收敛了神色,放缓语气道:“车内何人,自出离村,可有文书路引?”

彼时无论士族平民,皆不好擅离属地,除非有朝廷任命,亦或当地官员派书,不然皆算违律,而村道附近的卫所,便是担任盘查职责。

顾骏下了车,将手中的绢帛递给那队长,出声道:“奉命带家族子弟回建康,此为路引文书。”

那队长是识字的,翻看一看后面盖的官印,心里嘀咕起来,他疑惑道:“什么家族子弟,还用到了这等官印,你是.......”

顾骏拉出脖子上挂的官印,“吾乃吏部郎中令,那便是王氏家族子弟。”

那队长应了,脸色顿时一变,能让七品官员护送的,哪能是一般士族,他赶紧将文书双手奉上,低头恭敬道:“查验完毕,冲撞了上官,还请恕罪。”

他心里暗骂,对方之前应也是这一路过来的,自己今早刚换防,前面那孙子竟然没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