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密探地宫

夜色如墨,浓稠得仿佛化不开,将汴京城严严实实地笼罩在一片深沉的静谧之中。

月光洒下,只能在地面上铺上一层惨淡的白纱。

陆昭明如同鬼魅般在曲折的小巷中飞速穿梭,脚下的石板路被他踏得“哒哒”作响,身后的追兵如影随形,粗重的喘息声和杂乱的脚步声清晰可闻,却始终无法捕捉到他的踪迹。

他紧紧攥着怀中那半幅残破的秘图,那秘图粗糙的触感透过布料传到手上,让他心中思绪万千。

“这秘图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竟引得天机阁如此大动干戈?”

陆昭明心中疑惑,但他更清楚,眼下最要紧的是寻一处安全的藏身之所。

他猛然想起一个传闻——宋徽宗赵佶为追求长生不老,在艮岳园林中大兴土木,广罗天下奇珍异宝,其中更有无数机关暗道,神秘莫测。

那时的北宋,外有辽、金等政权虎视眈眈,国内朝堂之上新旧党争不断,宋徽宗一方面想要借助镇压龙脉之法稳固国运,一方面又妄图以奢华的园林来彰显自己的功绩和享乐。

“或许,那里能为我提供一线生机。”陆昭明眼神一凛,脚下生风,直奔艮岳园林而去。

艮岳园林,这座集天下奇石、异卉、珍禽于一身的皇家园林,在夜幕下更显神秘。

朦胧的月光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像是一个个蛰伏的巨兽,花草树木的影子在风中摇曳,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眼睛在窥视。

陆昭明凭借着过人的身手,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园中。

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如破碎的银片般洒下斑驳的光影。

他小心翼翼地穿梭于假山、池沼之间,每一步都轻如鸿毛,耳朵敏锐地捕捉着周围的每一丝动静,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那淡淡的花香钻进他的鼻腔,混合着潮湿泥土的气息,让他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诡异。

陆昭明无心欣赏这如画的美景,他的目光在园林中四处搜寻,试图找到传闻中的机关暗道。

他深知,这艮岳园林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其中定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突然,他注意到前方一座假山有些异样。

这座假山由形态各异的太湖石堆砌而成,石峰嶙峋,洞壑幽深,在月光下投下奇形怪状的阴影,隐约透出一股不寻常的气息。

陆昭明走上前去,仔细观察着假山的每一处细节。

他伸手触摸着冰冷的石壁,那刺骨的凉意瞬间传遍指尖,顺着手臂直达心底。

他沿着石壁的纹路缓缓移动,指尖感受着粗糙的石面,试图找到机关的所在。

突然,他的手指触碰到一块微微凸起的石块。

“找到了!”陆昭明心中一喜,他用力按下了那块石块。

只听“咔嚓”一声清脆的轻响,假山的一侧缓缓开启,一股潮湿、腐朽的气味扑面而来,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洞口内深邃得如同无底深渊,让人不寒而栗。

陆昭明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跃入了洞中。

就在陆昭明消失在洞口的那一刻,一个身影悄然出现在假山旁。

这人身着一袭青衫,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飘逸,面容清秀,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睿智。

“艮岳园林,果然名不虚传。”青衫男子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

“看来,我也该进去一探究竟了。”

此人,正是燕青崖。

陆昭明进入地宫后,发现自己身处一条狭长的甬道之中。

甬道两侧的墙壁上,每隔一段距离便镶嵌着一颗夜明珠,散发着幽幽的蓝光,那光芒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冷,映得周围的石壁泛着诡异的光。

他沿着甬道缓缓前行,每一步都格外小心,脚下的石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突然,他停下了脚步,因为他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像是敲在他的心上,让他的心跳陡然加快。

陆昭明猛地回头,只见一个青衫男子正缓步向他走来。

“你是谁?”陆昭明厉声喝道,手中的阴阳尺已然出鞘,那金属的寒光在夜明珠的映照下格外刺眼。

青衫男子微微一笑,拱手道:“在下燕青崖,乃天机阁叛徒。”

“天机阁叛徒?”陆昭明眉头紧锁,心中更加警惕,手中的阴阳尺握得更紧了。

燕青崖似乎看出了陆昭明的疑虑,他淡淡地说道:“阁下不必紧张,我与你并无恶意。我之所以叛出天机阁,正是因为不满他们的所作所为。”

“哦?那你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陆昭明依旧没有放松警惕,目光紧紧地盯着燕青崖。

“我与阁下一样,也是为了探寻这艮岳园林的秘密而来。”燕青崖坦然说道,“而且,我或许能帮你解开那半幅秘图的谜团。”

陆昭明闻言,心中一动。

他上下打量着燕青崖,试图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些什么。

燕青崖的眼神清澈而坦诚,没有丝毫闪躲。

陆昭明心中权衡着,燕青崖虽自称天机阁叛徒,但他的眼神清澈坦诚,而且解开秘图谜团的诱惑实在太大。

若真能解开谜团,自己也能摆脱眼前的困境,罢了,暂且信他一回。

“好”陆昭明最终收起了阴阳尺,说道。

“不过,你我之间还需保持警惕,毕竟我们还不算真正的同伴。”

“这是自然。”燕青崖微微颔首,“不过”

两人达成共识,便一同沿着甬道继续前行。

甬道中弥漫着一股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那气息像是从岁月深处传来,带着一种腐朽和沧桑的味道,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

他们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生怕触碰到什么机关,耳边只有自己轻微的呼吸声和脚步声。

突然,一阵低沉的轰鸣声从甬道深处传来,那声音像是闷雷在地下滚动,仿佛有什么巨大的力量在地下涌动,让地面都微微颤抖起来。

陆昭明和燕青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这声音……”陆昭明喃喃自语。

燕青崖深吸了一口气,压低声音道:“走,去看看!”

两人循声而去,甬道逐渐变得宽阔,四周的夜明珠也愈发密集,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土腥味,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金属气息,那气味钻进鼻腔,让人感到一丝不适。

终于,他们走到了甬道的尽头。

眼前的景象,让两人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是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足有数十丈方圆,空间内寂静得可怕,只有轻微的回声在回荡。

空间的中央,矗立着一根巨大的石柱,石柱通体黝黑,在夜明珠的照耀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表面布满了奇异的纹路,仿佛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巨龙,那些纹路仿佛活物一般,隐隐散发着一股神秘的力量。

石柱顶端直插入地宫穹顶,底部则深深扎入地下,不知其深几许。

石柱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压,那威压像是无形的大手,压得陆昭明只觉得胸口一阵发闷,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这……这就是黄河镇龙桩?”

陆昭明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石柱,更无法想象这石柱究竟是何人所立,又有何作用。

燕青崖的脸色也异常凝重,他缓缓走到石柱前,伸手抚摸着冰冷的石壁,那石壁的凉意透过手掌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的指尖沿着石柱上的纹路缓缓移动,感受着纹路的起伏和凹凸。

“没错,这就是黄河镇龙桩。”燕青崖沉声道。

“而且,这根镇龙桩的规模,远超我的想象。”

陆昭明走到燕青崖身旁,问道:“这镇龙桩究竟有何用处?为何会出现在这艮岳园林的地宫之中?”

燕青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继续观察着石柱上的纹路。

他思索着,从自己所掌握的符文知识和历史典故中寻找线索。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说道:“镇龙桩,顾名思义,乃是用来镇压龙脉之物。传说中,龙脉乃是天地灵气汇聚之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气运兴衰。而这黄河镇龙桩,恐怕就是用来镇压黄河龙脉的。”

“镇压黄河龙脉?”陆昭明更加疑惑了。

“这与北宋的国运又有何关系?”

“北宋定都汴京,而汴京正位于黄河下游。黄河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龙脉自然也关系着整个中原的气运。”

燕青崖解释道,“宋徽宗在此设立镇龙桩,恐怕是为了镇压黄河龙脉,以保北宋国祚绵长。毕竟当时北宋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宋徽宗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陆昭明闻言,心中恍然大悟。

但他随即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既然如此,宋徽宗为何又要大兴土木,修建这奢靡的艮岳园林?这岂不是与镇压龙脉的目的背道而驰?”

燕青崖微微一笑,说道:“这正是宋徽宗的高明之处。他表面上修建艮岳园林,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享乐人间。实际上,却是为了掩盖这镇龙桩的存在。试想,谁会想到,在这奢华的皇家园林之下,竟然隐藏着如此重要的秘密?而且,在当时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下,修建园林也是一种彰显国力和帝王威严的方式。”

陆昭明不得不佩服燕青崖的智慧,他叹了口气,说道:“看来,这艮岳园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两人开始仔细研究镇龙桩上的符文。

这些符文古老而神秘,每一个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陆昭明和燕青崖虽然对符文之道略有研究,但面对如此复杂的符文,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陆昭明仔细观察着符文的形状和线条,试图从自己以往的经验中找到相似的符文进行比对;燕青崖则用手指轻轻触摸着符文,感受着符文表面的温度和纹理,思考着符文所代表的含义。

两人正全神贯注研究镇龙桩符文时,陆昭明似乎听到一丝微弱的风声从甬道深处传来,那风声中似乎夹杂着些许人声,他皱了皱眉,却又被符文吸引了注意力,未放在心上。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有人来了!”陆昭明脸色一变,他立刻意识到,可能是守卫发现了地宫入口被打开。

燕青崖也收起了笑容,他迅速扫视四周,试图找到一个藏身之处。

“快,那边有声音!”

“快去看看,是不是有人闯进来了!”

“……”

守卫的呼喊声越来越近,陆昭明和燕青崖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看来我们得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了。”

燕青崖低声说道,嘴角却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意,他拉了拉陆昭明的手臂,指向黑暗深处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