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长明阁

张萱草木簪洞穿灰影的刹那,檐下写着“打烊”的木牌应声腐作了一团腥臭的黑泥。

这入阁方式与凶险关窍,张匠中午那会已然写全,所以姜夜虽是初涉此地,却像熟稔的常客一般。

靴底碾着门板轻轻发力。

“嘎吱——”

朽木呻吟着裂开道缝,腐朽的阴风扑上面门。

其内既无玄关,亦无厅堂,所谓暗阁,不过是间四步见方的棺室。

豆粒大的血烛摇曳于阴风,映得满室赤影幢幢,除了一桌三凳,别无长物。

桌对面还坐着个枯骨般的身影,身着玄袍,白发如霜,脖颈缠绕着三匝红绳,绳尾系在桌屉铜环之上。

最出奇的,当属他那张青铜傩面,獠牙外眦形如恶鬼,齿缝还渗着莫名的黑血。

“坐。”

傩面人嘶声道。

姜夜谨记张匠在《木工下册》写的,“长明阁内,谨言慎行”。

所以并未回话,携张萱草一起沉默着落座。

这时,才发现槐木桌沿刻了句话:“灰吱守门,一屋一客,过时不候,回头成空。”

字迹泛起血光,随烛火飘摇明明灭灭。

“要什么?”

问话打断思绪,姜夜抬头看向傩面人:“二合九泉尸蜡,刑场斩首刀一柄,人喉骨笛一管。”

所谓二合,约莫后世二百毫升,浸泡一只眼睛应是够了。

至于其余的,斩首刀,一柄刀可锻数枚凿身,所以不用多买;人喉骨笛,只用于镇场,也无需赘备。

傩面人听罢,枯瘦的骨爪掀开东首第三屉,捧出两方长匣。

匣形狭长似棺,和后院挖出来的那些差不多,同样嵌着七枚桃木钉。

只不过大小不同,一个接近四尺,一个只有三寸。

“人喉骨笛近期断供,九泉尸蜡一千五,斩首刀一百,合计一千六百贯。”

砂石摩擦般的报价声中,姜夜眉头微微皱。

这贯可不是指阳间的银子。

据他所知,阴材交易体系,目前只有两种结算方式,一是姜夜怀中寒如冰霜的通冥宝钞。

二,则是阳寿,一年可换一百贯。

这一千六百贯,对应的就是十六年阳寿!

而这还只是购买两种阴材而已!

要是购买鬼瞳凿全部材料,【横死稚童惊惧未散之目】、【九泉尸蜡】、【夭折双生子骨粉】、【未寒尸血】....

需要付出多少阳寿?

这是普通木匠能够付的起的代价么?

“若无其余要买的,便在此契上签字吧。”

那傩面人见姜夜默然,从抽屉里又拿出一张泛黄契纸。

七寸黄表纸似从某种液体内取出,泛着腌臜的油光。

纸面通体散发血雾,左上角还烙着枚青黑色的「长明鬼印」,细看竟是三只交颈而泣的骷髅。

目光移至契文:

「立契人__,生辰__,今以阳寿__载为质,易长明阁__阴器。__时血月为鉴,寿烛燃尽之日,当有阴差缚魂,剜寿数录于地府鬼册。魂饲所购,永镇九泉。」

这契纸看着脆薄不堪,稚童都能撕碎,但姜夜却丝毫不敢小觑。

只因契纸出现的瞬间,姜夜脑海里浮现出了阴材对应的产生画面。

【承平二十七年,锦阙大疫,乡民错信谣言,将医女王氏全家十一口指为瘟神。】

【剜其女乳腺,又将七岁幼弟活钉于祠堂匾额的「妙手回春」处,逼迫王家相食....以制“驱疫汤”。】

【暴民焚尸那夜,焦油混着脓血渗入祠堂地砖。十年后,雷劈祠堂,地缝里爬出十一具焦尸,抱团化成二合尸蜡。】

这便是九泉尸蜡的产生条件,绝望、冤屈、不甘….

想来也是可叹,一家十一口,在村中行善积德多年,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若无其余增购,就画押罢。”傩面人喉间腐气喷涌,催促道。

姜夜摇摇头,将脑海中的惨象尽数驱散,从怀中取出通冥宝钞。

这阴钞长三寸、阔两寸,通体青灰,糙如树皮,钞面毫无任何字符、图形,或是人像,唯余岁月蚀出的斑驳孔洞。

若事先不知,谁能想到这张烂纸竟是阴材交易的重要货币。

看姜夜掏出通冥宝钞,那傩面人腐朽的气息陡然凝滞,脖颈的血绳逐渐束紧:

“恶鬼钞?”

他枯骨般的五指扒住桌沿,傩面几乎贴上姜夜鼻尖,这般近的距离,甚至能看见对方眼眶深处不断蠕动的蛆虫。

嘶哑的声调令姜夜浑身筋肉绷紧,用力攥紧桃木剑,张萱草同样肩胛前耸,似要暴起出拳。

可就在这时,对方颈间的血绳忽然绷如琴弦,发红发烫,“嗤!”,在枯皮上烙出了焦黑的印记。

傩面人略感吃痛,猛然后撤,那张浸油契纸也随动作扫入了屉中。

姜张二人这才放松下来。

傩面人沉吟片刻,三根黢黑指甲敲击着桌板说道:

“既有此物,阳寿免收,恶鬼钞每张可兑百贯,只需十六张,便可携阴材而去。”

姜夜敏锐捕捉到了对方腐朽声线里压抑着的亢奋。

这形同废纸的青灰纸钞,竟被傩面人视作稀世奇珍。

虽不明通冥宝钞中的玄机,但以寿元易物这等饮鸩之举,断不可为。

至于讨价还价,不合阁内规矩。

于是姜夜从桌面捻出十六张,推至傩面人的骨爪前。

之前还以为张匠留下的三十三张宝钞能用好久。

岂料只是买两件鬼瞳凿的原料,便耗去半叠,如果后续需补购其余阴材,这些宝钞恐怕撑不了多久。

这让姜夜压力骤增,此番定要一次造出鬼瞳凿,否则这通冥宝钞,经不起挥霍啊!

“收恶鬼钞一十六张,予九泉尸蜡二合、斩首刀一柄。”

傩面人迅速将宝钞收入抽屉,随后也将两个木匣推向姜夜。

姜夜掌心压着木匣,并未打开检查,遵循着此地“不得当面清点”的原则。

随后沉声问道:“人喉骨笛,何时补货?”

“不用等了,西线阴材紧缺,七月十五前肯定到不了。”

傩面人似乎知道姜夜购买此物的用意,再加上今日收获不菲,心情不错。

于是主动提醒:

“不过我观你浑身气血如沸鼎熔岩,拳风所过怕是有千余斤的煞气,已至【饿殍】阶段,有这等本领,还怕镇不了器成时的那点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