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三角板的先下手为强!

4月21日,一大清早,整个余杭临平,沉浸在春季的绿意盎然和森林城市的轻松写意当中,本该秩序井然的宽阔的世纪大道,却发生了严重的交通阻塞。

区法院180多位干警们全部出动,协助交通部门维持秩序,好不容易才把一千多个大学生筛选成了最后三百个,其他人只能站在院子里翘首以盼。

然后等干警们疲于应付之时,这些运气不够好的观众便趁机溜进三楼民事15号厅,偷偷地拉开隔音门,蹲着一点点将自己塞进那人满为患的民事庭。

书记员足足呵斥了将近二十分钟,才把现场喧哗声压制下去。

等声音安静下来之后,本席审判长胡永辉看向旁听席上满满当当的青年,“你们都是与本案无关的人员吗?”

“是~”这几百号人包括地板上蹲着的齐声喊道。

“请大家安静旁听,中途严禁交头接耳,否则将你们请出去不要怪我不讲人情。”胡审判长板着脸说。

随后,胡审判长转向被告席上,手扑棱着毛寸头发的罗毅,“被告人罗毅,旁听席上这些人你都认识吗?”

罗毅目光转向那座无虚席的看台,一瞬间仿佛回到了杭电那场公开课上。

那位微电子信息学院的邵思柔同学,还有她的那个朋友包芬芬,冲他挥手微笑。

跟她们一同前来的两个男生漆星文、彭映辉则目光炯炯地盯着罗毅,眼神颇为挑剔。

看来上次他们两个在图像重建最后关头,使用排除大法企图将相似色块跳过八叉树目录索引导致算法全面崩溃,而最终罗毅靠着一手贝叶斯公式力挽狂澜,导致这两位校园风云人物,到现在气儿都还没顺。

这俩人明显是来看罗毅吃瘪来的。

除此之外,杭电的罗伯特教授、王相琳教授、研究人工智能的林志斌教授、在攻关钛酸锶钡薄膜介电材料制造闪存器的冯建雯教授,都带着一脸热忱与示好,坐在旁观席前排。

而在杭电师生另一边,则聚集着浙大师生四五十人,带队的是浙大智能计算与系统实验室吴普意教授。

这次他不是一个人来的,旁边还坐着一个不苟言笑,高鼻梁上挂着银框眼镜的年轻人。

年轻人膝盖上摆着一台工程笔记本电脑,上面展示着全英文的《SurfGen》论文。

该论文最近登载在《自然》杂志上,事关计算机辅助用药。

其中提到了影像拓扑学组建特定的三维结构生成蛋白分子的新型算法SurfGen。

该算法的推进组织认为,计算机影像拓扑学将基于用户上传的蛋白质靶标和结合口袋,生成与之匹配的分子候选物,极大地简化了药物设计的过程,并提高了生成分子的药物属性和活性。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将药物分子进行3D造影,为其蛋白质离子化侧链进行类似蚀刻电路的植入式微光二极管编程,也是人类首次尝试所谓AI制药的开端。

其研究根本,在于能否在瞬息万变的离子化侧链中快速构建3D造影,并快速植入生物材料制成的微光二极管。

这也是人类将视野真正指向生物微观并企图窃取神之权柄的野心之举。

这位年轻人正是浙大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陈红源。

他目前带领了一个名叫“ResGen”的蛋白质离子化侧链动态构筑三维模型的顶级精准医学实验室,正与哥伦比亚大学的“SurfGen”实验室竞速。

陈红源和深耕于智能计算的吴普意可谓非常默契,所以这次罗毅因为一款二维向三维变动的小插件背上官司,顿时成了俩人挖掘技术奥秘的突破口。

陈红源教授也放下了手上的研究,来旁观庭审。

吴普意龇着牙花道:“如果罗毅这个被诉的插件真能像网上传播的那么好用,我看你们的蛋白侧链三维瞬时构图就有很大希望能成功了,你哥不是罗毅那部队大领导吗?让罗毅跟我们学校合作不是一句话?”

“我可不是单纯奔着这个插件来的。”陈红源摇了摇头,精悍的脸孔上露出几分古怪表情,“我只是好奇,这个罗毅明明是个做无人机的,为什么又对影像拓扑学这么了解,而且我听说他还精通智能机床的插值运算,那这个人就太厉害了,我不亲眼见证一下,我是很难相信世界上有这种全面型超人。”

吴普意奇怪道:“奇怪啊,你这人嘴里基本上没好人,怎么听你这意思,反而有点看好罗毅。”

“可能是,天才之间的心有灵犀吧,我感觉他今天必胜,这官司对他来说想打赢太简单了。”

吴普意笑道:“那你来听什么的?”

“我来听罗毅对三维影像拓扑的未来展望,那是属于生物有机体微观领域的事情,我对你说一句不能说的……”陈红源的表情有几分魔怔,神经兮兮地将头压低,“我自从研究了ResGen,就发现,人是一种空间接收器,额,可以说是某种基因文明的空间接收器,而三维影像拓扑就是解开蛋白侧链的关键钥匙,当我们真正踏入这个领域,就能实现,修仙小说里的人体自愈,长生不老了。”

陈红源说完这突然将身体挺直,一副神经质表情地快速翻阅论文。

吴普意脸上的笑变得尴尬了起来,“你昨晚上没喝吧?”

罗毅目光在旁听下上巡视一圈,甚至看到了那个继承了他《是兄弟就来砍我》的那位计算机科学院的卢磊同学,这小子一看罗毅看他,连忙卷起袖子露了个显肌肉动作。

“审判长,旁听席上的,都是我的朋友,他们比较担心我今天会输官司,但是我可以确保他们与本案无关。”罗毅微笑道。

胡永辉道:“接下来开庭审理三角板诉罗毅一事,首先请原告方代理律师,匡毅,陈述民事委托的缘由以及主张原告向被告行使的权利。”

“好的审判长。”罗毅对面的橡木桌后,那天到他们中队与他直接对话的两名三角板法务人员中的较年轻那个,起身鞠躬。

“审判长您好,审判员、书记员同志您好,我是原告方代理律师匡毅,在陈述委托之前,我想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这位法务人员起身拿起遥控器来到左侧壁挂电视下方,使用遥控器操作了一番,网上疯传的罗毅在某职高为教学系统附加上具有2D向3D转换功能插件的视频,便于一片惊悚叹服声里播放了一遍。

罗毅也是眯起眼睛瞅准了视频下方的镜头放大倍率,以及拍摄角度。

待视频播放完毕,停留在先锋职高服装设计三班同学们奋起欢呼的画面上,匡毅笑道:“我们通过该视频可以观察到,被告在职高课堂上,使用了某种手法将平面制图软件富怡CAD中得到的画布,移动到欧特克公司旗下的3DMAX软件中进行了不需要任何调整的三维化。

“哪怕是计算机科学对制图程序完全不了解的人,也应该明白,当前世界上一切冠以‘3D立体’的文化作品,无不以烧钱闻名,那么,被告的这种手法如果是完全合法的,完全符合商业运作规则的,对全世界科技进步来说无疑是一件相当积极的举措。

“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下面请看由本司委托方富怡CAD以及欧特克公司,为应对此次诉讼,联合研发的一个程序,它将实现如同被告一样的手法。”

旁听席传来一阵低呼。

审判长胡永辉道:“原告律师,你的意思是说,要呈上证物2,用来复现被告方被诉的行为是吗?”

匡毅挺直身板,脸上充满得意地说:“对,我方正是要展现证物2,告知在座审判长以及审判员,若不打通两个被侵权软件的底层代码,将无法实现这一点,反之,则必定构成侵权。”

哄!

旁听席一阵交头接耳。

罗毅坐在【被告】铭牌后面,露出了一抹意外微笑,“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