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张易之的野望

只一眼,秦佾便感到那人不对劲。

在花萼楼中的客人,无不是左拥右抱,欢声笑语。

可坐在角落里的那个人,却面带愁容,面前的桌案上只有一壶酒,身边也没有花娘作陪。

此刻,大堂中央的木台上,正有一群衣着暴露,身上的片缕只能盖住关键部位的胡姬,在妩媚的扭动着腰肢。

可那男人对台上这些让人血脉贲张的舞姬却是视而不见,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斜上方的位置。

秦佾向前走了几步,顺着那男人的视线看去,只能看见几名花娘围着的一个男人。

回到自己的桌案前,此刻张易之已经放下了心中的尴尬。

正与筱雨、若云二人玩着投壶的游戏。

三人一边将手中的箭矢投向前往的瓷瓶,一边呼喝着向输的人口中灌酒。

筱雨与若云此刻也玩的尽兴,已经将身上的纱衣脱下,只穿着诃子赤膊上阵。

“云娘,”秦佾不动声色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头顶上方,“去问问,是谁在那里?”

云娘只去了不到片刻便飘然返回,也不说话,只是一脸笑意的伸出一只玉手看着秦佾。

秦佾知道她这是讨要打赏,从怀中摸出一小串钱放在若云的手心。

“上面的那一位啊,来头可不小。”

自己就这么来回跑了一趟,秦佾便给了她一百文钱,云娘的脸上顿时展露出娇艳的笑容。

依偎在秦佾的旁边坐下,红唇附在他的耳边轻声低语。

“那位是张玄遇张大人,原本右金吾卫的大将军。”

“据说是去年契丹可汗孙万荣叛乱,他随清边道行军总管王孝杰将军前往平叛。”

“结果王孝杰将军在东石峡谷全军覆没,这位张大人也受伤被俘。”

“后来契丹叛乱被建安郡王平定之后,张大人虽然被救了出来,但却也被圣皇陛下罢免了官职,赋闲在家。”

“所以,这一位张大人,便成了咱们花萼楼的常客。”

原来是这样,秦佾对张玄遇有些印象。

根据历史的记载,他的确是因为唐军在东石峡谷中大败而被免职,再往后便消失在了史书当中。

只是不知道自己刚才看到的神秘人,与这位张玄遇之间有什么瓜葛?

秦佾不露声色打量着对面角落里那个怪人,那人整个身体都掩藏在阴影当中,根本看不清对方的容貌。

忽然,整个花萼楼中所有的人沸腾起来。

无论是客人还是花娘,都发出震耳欲聋欢呼声。

在秦佾与张易之错愕的目光中,若云与筱雨二人,也欢呼雀跃起来。

“公孙娘子.....公孙娘子......公孙娘子......”

刹那间,欢呼声变得整齐起来,一波接着一波的声浪,几乎要将花萼楼的房顶掀翻。

筱雨和若娘此刻的目光中,也充满了狂热的激动。

秦佾转头看去,只看见舞台中央,一个手持宝剑,宛若仙子的小娘子飘然而至。

公孙娘子?

秦佾感到自己的呼吸都为之一窒。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这位公孙娘子,难道就是诗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公孙大娘?

传说那是杜工部在观看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表演的剑舞之时,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篇。

里面所描绘的是,公孙大娘在舞剑的时候,围观的人如山海一般,他们神情恍惚,在剑光舞动之间,天地也为之变色。

果然,伴随着花萼楼乐师们弹奏出一首雄浑苍凉的乐曲,公孙娘子的手中剑花一抖,身形随之舞动起来。

只见公孙娘子步伐轻盈,身姿飘逸,手中的宝剑如电光火石一般,舞动成一团团夺目的白光。

随着乐曲的节奏越来越快,舞台上的公孙娘子几乎变成了一片虚影。

而花萼楼中所有的人,此刻都是屏息凝神,目不转睛看着舞台上的公孙娘子手中银光闪耀。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功夫’?

秦佾心中震撼,这世上真有能让人眼花缭乱的剑法。

终于,乐师们手中的乐器戛然而止,公孙娘子飞身返回了后台,衣炔飘飘之间,宛若天上的谪仙。

鸦雀无声的花萼楼大堂之内,再次发出一片如雷动一般的欢呼声。

张易之的目光中满是向往,他的目光追随着公孙娘子离去的身影久久不肯挪开。

“小公爷,”公孙娘子的背影消失在了幕布之后许久,张易之这才意犹未尽的转身看向秦佾。

“这世上,难道真的有仙人吗?”

秦佾微笑着摇了摇头。

“五郎,这世上是否真有仙人,我也不得而知。”

“不过这位公孙娘子,即便不是仙子,也是超凡脱俗之人,不是我们这些俗人能够企及的。”

张易之听到秦佾的话,也知道自己今日能够走进花萼楼,都是凭着秦佾的邀请。

而刚才舞台上那个耀眼夺目的公孙娘子,莫说是自己,就连秦佾这位小公爷,人家也未必放在眼里。

打消掉心中不切实际的幻想,转头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筱雨。

若不是因为秦佾,他这辈子也不会有机会认识这样的美娇娘。

“小公爷,”张易之徒然站起身子,对着秦佾叉手行礼道:“多谢今日想请,他日某家若是有机会飞黄腾达,绝不辜负小公爷的情意。”

看见张易之终于被自己折服,秦佾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从怀中掏出两缗钱放在桌案上,微笑着打量起筱雨和若云。

“今日五郎就留宿在此了,这是我的一点酬谢,你们二位谁的闺房蓬门为他开啊?”

筱雨和若云,自打一看到张易之开始,早就对他垂涎欲滴。

此刻看到秦佾出钱张罗着替他晚上找个服侍的人,几乎是同时将手伸向桌案上去抓钱。

秦佾看着这两个小娘子此刻已经没了一点矜持,心里还有点失落。

他知道要是放在自己身上,这两位花娘绝对不会这么积极。

最终秦佾又加了一缗钱,筱雨和若云两个人便决定一同陪侍张易之。

挥了挥手让她们二人回闺房中洗漱准备,秦佾这才将心中的话对张易之说了起来。

“五郎,”秦佾给自己与张易之的酒杯中斟满了酒,端到口边一饮而尽之后,笑着看他。

“我早就看出,你不是个安于现状的性子。”

张易之闻言也将面前的酒杯端起来喝干,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小公爷,您出身县公府,自幼便锦衣玉食,哪里知道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的艰难?”

“我自幼也算是饱读诗书,自问也不是碌碌无为之辈。”

“可这个世道,世家横行,官吏们相互勾结,官官相护。”

“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想要出人头地,实在是太难了。”

秦佾听到张易之的话,也不由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张易之所说的是事实。

原本的唐高祖李渊,能够建立大唐,便是得到了五门七望这些千年世家的支持。

如今的朝堂,大部分的权柄依然是被那些世家所把持。

再加上大唐开国勋贵以及武氏诸王等新贵们,当下的寒门子弟的确是没有什么进身入仕的渠道。

即便是个别天纵之才们以自身的能力通过科举,可依然是备受排挤。

他们基本上的结局就是被派往边远蛮荒之地成为地方官员,永远没机会进入长安的政治核心。

而张易之此人,也并非是个不学无术之徒。

他在成为武曌面首之后,曾带着李峤、张说、宋之问、等二十六人,收集历代诗词歌赋,编撰了多达一千三百一十三卷的诗词总集《三教珠英》。

而张易之亲笔所做的《泛舟侍宴应制》、《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横吹曲辞·出塞》、《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等作品,也都显示出他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秦佾一想到这些事,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张易之也算得上才貌双全,只是因为成为了武曌的面首,最终成为皇权争夺的牺牲品。

若不是这样,以张易之的才学样貌,绝对能够成为‘才子佳人’故事中的男主角。

“五郎,”秦佾冲着张易之摇了摇头,“我知道你心中的抱负。”

“哦?”张易之此刻已经有了几分醉意,他醉眼朦胧的看着秦佾,“小公爷不妨说说,在下的抱负是什么?”

“醉卧美人膝盖,醒掌天下权,固我所愿也。”

秦佾轻轻说道,张易之闻言心中顿时一惊,感到自己醉意全消。

他刚要辩驳,秦佾摆了摆手,示意让自己把话说完。

“大丈夫生于世,不能流芳百世,也要落得个遗臭万年。”

“五郎有此野望,这也是人之常情,何错之有?”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张易之口中呢喃着秦佾的这两句话,秦佾丝毫没有遮掩的狂妄,让张易之心中大感震撼。

这第一句话,出自于西汉名将霍去病。

原文是:‘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但到了现代以后,成了无数穿越小说的简介。

而第二句话出自于东晋大将桓温,他说: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应该遗臭万年。

这两句话,不管三观正不正,但对于张易之这个血气方刚的愣头青来说,却听得他热血沸腾。

“小公爷,”张易之的眼中燃起熊熊的火焰,“你说,我该如何才能做到这样?”

秦佾一抬头,看到若云与筱雨欢天喜地的向他们二人走来。

知道他们二人已经准备停当,是来邀约张易之去共赴巫山的。

“五日,”秦佾面带微笑,伸出右手张开五指,“今夜五郎就好好享受,五日之内,我给五郎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