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易筋经
- 笑傲:人情世故林震南
- 醉酒老王
- 2915字
- 2025-03-01 11:06:25
【顿悟模式结束,消耗福威值350点】
之所以能够在交手的过程中,仅凭福慧对自己徒弟的几句提点,就能领悟慈悲刀法中的特殊运劲法门,自然也是系统的功劳了。
顿悟模式,开启后相当于自身悟性MAX,但每秒钟要消耗福威值100点。
在他看来,林震南这个原身的资质,说上一声一般可能都有些勉强,上山之前,拥有1000福威值的时候,至多可称“中人之姿”,而2000福威值的时候,则似乎可以称之为“略有天赋”。
如果能年轻个十几岁,有可能被一些大派勉强收入门墙的那种水平。
而在他进入顿悟模式之后,种种窍门在脑子里只是稍微一想,也就通了,确实是无比的神奇。
只可惜消耗也是真的大,一时间林震南也不禁咂舌,这要是用顿悟来领悟整套慈悲刀法,那还不得烧死啊。
要知道,福威值一旦变成负数,搞不好是要挨雷劈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福威值太少之故,我这身体自身资质不高,年岁又大了,若是不靠这福威值,这辈子都注定只能做个三流人物,那青城派……】
【难说,虽说如今我已回了少林门墙,也已经没有了辟邪剑法,但那余沧海的师父长青子毕竟因我祖父而死,余沧海此人小肚鸡肠,未必就不会找我麻烦。】
【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提升福威值,才能在这浑浊世道,安身立命啊。】
“师兄,这间香房平日里都是用来招待香客的,虽不豪奢,却胜在干净,您就在此住下吧,
师父的意思是,您至少要住上两个月,直到两个月后给你办返门大会,这两个月里,师父会亲自指点你的武功,师父说,师兄虽然悟性绝佳,但武功却是太差。需在这两个月里对你好生调教。”
小沙弥将林震南领到一处独立的厢舍道。
“师伯厚爱,自当恭领受命,不过,这师兄二字,在下万不敢当,你我同辈,应该是我叫你师兄才是。”
小沙弥连连摇头,道:“我今年才刚十三岁,比您儿子也大不了多少,如何能做你的师兄?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林震南“师兄此言差异,师弟我虽说是年齿稍长,但毕竟是今天才重返门墙,正所谓先入门者为先,自然是师兄为先了,不知师兄法号?”
林震南是看得明白的,这小沙弥这么年幼却能服侍福慧方丈左右,分明已经被福慧方丈当做了入室弟子,
在这南少林中定也是个小师叔,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中年之后至少也能坐得一堂首座。
此时与他交好,绝对不会有害处。
“额……”那小沙弥挠了挠头,还是点头道:“也好,你说得好像也有道理,那你就叫我师兄吧,我的法号是净尘,取的是清净无染之意。”
“原来是净尘师兄,有劳了。”
说着,林震南还从随身包裹之中,拿出了一盒上好的酥糖出来,递给净尘道:
“这是山下买的一点零食,还请净尘师兄收下,与相好的师兄弟们一并分食了,你放心,都是素糖。”
“啊,这……这我……”
“师兄,你我乃是师兄弟,师弟我毕竟是市井俗人,上下山多一些,你也知我家中豪富,顺手采买一些糖块,师兄莫不是也要与我推辞么?这岂不显得生分?”
“啊……师弟你这么说,那,那我就收下了,谢谢师弟。”
到底是小孩子,一盒糖就哄得他喜笑颜开,欢喜不已,俨然将林震南当做亲人了。
“对了师兄,此次上山,我特意为门中长辈备了些许薄礼,不知师兄是否方便,为我带路,去一一拜访这些长辈?”
说着,林震南打开自己的随身包裹,拿出几样东西道。
“这有何难,你跟我来吧。”
又忍不住好奇地问:“你都准备了什么?”
林震南也不避讳,道:“听闻福慧师伯精研《金刚经》,便请苏州妙香斋抄了金粉梵文版,刚才动手过招,竟是忘了敬给师伯。”
“听闻福心师伯爱茶,便特备了武夷山绝壁上的今春新芽;听说福禅师伯的药师堂正缺龙脑香,这是从拜托吐蕃的朋友收的半斤雪域龙涎。”
“至于福定师伯么……听闻师伯素来喜简厌奢,便特意备了这件僧衣,是请了山下李婆婆裁的面料,集百名信女共同缝在内里一篇般若心经,做了百纳衣。”
见状,净尘不禁暗暗地咽了一口口水,虽只是个半大小子,却是也知这师弟备下的这四件厚礼定是费了大心思,也使了大钱的。
接人待物,为人处事,能做到这般地步,倒还真是奇了。
【怪不得,他们家武功稀松平常,却能将这镖局的生意做得这般大哩】
………………
当晚。
晚课之后,南少林福字辈的四大神僧齐聚一堂,手边依次放着佛经、茶叶、香料、僧衣四物,面上也尽都有些喜色。
“阿弥陀佛,方丈师兄,这么晚了叫我三人前来,可是为了商议那林震南师侄之事?”
福慧方丈点头,道:“想必,诸位师弟也都见过他,收了他的礼了吧,这是个好孩子啊。
东西不在贵重,却是分明打听过我四人的平素喜好,送的东西也是真用了心的了。”
“是啊,确实是个好孩子,知感恩,懂孝敬,不忘本,今日听方丈大师所说,明知那辟邪剑法乃是世间一等一的神功绝学,
他却能忍得住贪念不去翻看,将其物归原主,光是这份道德心性,我看,可称得上是当世少有。”
“师兄特意叫我等前来问询,可是为难要如何培养这个师侄么?莫非是打算授他内门武学?”
“师弟以为如何?”
“嗯……我没有意见,此子虽然办事伶俐聪慧,沾了些市井之气,可他家中毕竟是开镖局的,倒也怪不得他,
能在这市井之中摸爬滚打,练得这一身人情练达的同时,还能保持自身的一颗赤诚品德,更显难得。”
“善哉,善哉,我也是这么想的,人性人品,皆是上上之选,听师兄所说,此子只是与师兄过招,就能将那慈悲刀法中的黏、缠二劲领悟入门,可见悟性之高,
如此品、德、慧、皆全之良才美玉,既落到了咱们手中,又怎能不好好雕琢呢?”
“可我见此人,脚步虚浮,吐气短促,似乎基本功并不扎实,内力也好像浅薄了一些吧,纵是良才,似乎也已经有些耽搁了。
如今他已过了而立之年,孩子都八岁了,这个岁数再去练功……打基础的话,太晚了吧,可若是不去夯实根基,日后成就,恐怕也……”
其他的三位神僧也都是不禁同时点头。
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少林武学,太重根基了,林震南再如何的奇才,年龄毕竟在这摆着呢,或许学学招式还行,内功之道,想要追,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况且按照经验来看,越是在招式上有天赋的人,往往在修炼内功时就越是容易心猿意马,林震南这种情况,修炼内功还来不来得及呢?
福慧闻言,却是道:“我叫三位师弟来,就是为了商议此事,那林师侄,确实,是小的时候被耽搁了,明珠暗投,可惜,可叹。”
“然而似他这般情况,我内门武学之中,其实也未必没有办法弥补。”
“哦?师兄的意思莫非是……”
福慧方丈点头:“易经伐髓、重塑根基。”
“师兄竟欲传他易筋经?这……这也太……”
“师弟,这易筋经虽是我佛门至宝,可咱们都知道,此功法入门极难,需看破我相、人相,心无争胜之念,非佛法极其高深之人不可练成。”
“否则,就只能仰仗极其深厚的内功硬练,强练,但威力难以发挥不说,还极易走火入魔。”
“那林师侄么……自然是没有深厚内力硬练了,可我看此子心性颇为不俗,似是与我佛有缘,万一,他能够突破这‘我相,人相’,练成这功夫呢?”
“我的意思是,不妨就让他试试,万一真的练成了,也算他的造化,若是不成,那也是他命中没有此等福分,我等,也算对得起他这块良材了,也不会损失什么。”
见三位师弟似乎都有些动心,但又都在犹豫,福慧方丈索性补了一句:
“三位,我听说北少林的方正师弟,似乎已经将这易筋经练得成了。虽不知他是仗着内功深厚硬练的,还是参破了‘我相,人相’,可他如今已确确实实,是压了我等三人一头了啊。”
三僧:“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师兄,言之有理,既然师侄心性了得,那……就让师侄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