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志】
方位:南次二经第六山,西距瞿父山一百八十里,东接浮玉山
地貌特征:
主峰为风蚀花岗岩构成的蜂窝状山体,岩壁布满鹰爪抓挠的丈余深沟
山腹有十二连环溶洞,洞顶垂落着数以万计的青铜鸣镝
地下暗河沉积着厚达三丈的骨粉层,河床分布着人形凹槽
【异兽考】
名称:蛊雕
出处:原文“有兽焉,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独特特征:
翼展三丈五尺,角质喙边缘呈锯齿状,可轻易咬碎青铜
头顶玉质独角内部中空,表面布满星髓纹路
每片羽毛末端都生有倒钩,羽管中空可储存毒液
特殊习性:
巢穴筑在鸣镝丛中,幼鸟以音波频率选择进食部位
捕猎时会模仿婴儿哭声诱骗人类,将毒液注入猎物延髓
死亡后独角会晶化成天然骨笛,吹奏时可操控同类尸骸
【剧情展开】
句余山的狂风在蜂窝岩孔中发出凄厉哭嚎,离渊的剑穗刚触及岩壁就齐根而断——那些看似风蚀的沟壑里,嵌满了蛊雕羽毛淬炼的青铜鳞。阿鸢的残影从岩缝渗出,星辉照亮沟底铭文:“周穆王十二年,祭蛊雕于句余,得骨笛六。“
“这不是风蚀痕迹,“她的指尖划过一道五尺深的抓痕,“是蛊雕用毒羽腐蚀出的音律槽。“星辉突然在岩面映出诡异图谱:每道沟壑都对应《礼记》中的某个音阶,而交叉点赫然是人体要害穴位。
溶洞内突然响起婴儿啼哭。离渊循声而入,洞顶青铜鸣镝无风自动,奏出的竟是《九辩》的变徵之调。最深处堆积着上千具人类骸骨,每具头盖骨天灵盖都被精准啄开,形成完美的笛孔。
三只蛊雕从骨堆后踱出,它们的独角正滴落星髓。阿鸢的残影突然扭曲:“不好!这些是巫医驯化的药雕!“为首的蛊雕王展开双翼,羽毛倒钩间竟悬挂着西陵巫医的青铜药囊。
离渊的剑气劈碎七枚鸣镝,破碎的青铜片在空中组成曾侯乙编钟的“羽“音位。蛊雕群的婴儿哭声骤然变调,它们的独角共振出刺耳鸣响,洞顶钟乳石如暴雨坠落。一块坠石砸开骨堆,露出下方青铜浇筑的解剖台——台上固定着的,赫然是具正在被拆解的新鲜巫医尸体!
“这是音律解剖术...“阿鸢的星辉扫过尸体,“他们用蛊雕研究人体共鸣腔。“她的声音突然中断,蛊雕王的独角突然射出一道星髓,精准击中离渊剑柄的陨铁。共振波传遍全身,青年眼前突然浮现幻象:
西陵巫医第三代大祭司,正在用蛊雕独角制成的骨笛,为一群绑在青铜柱上的雨师妾战俘进行开颅手术。笛声每变一个音调,就有一具头颅的某块骨骼应声碎裂。最骇人的是,那些俘虏额间全都有与离渊相似的星纹胎记......
蛊雕王的第二击接踵而至。离渊勉强侧身,星髓光束击中洞壁,暴露出藏在岩层中的玉琮矩阵。阿鸢的残影突然凝实,星辉顺着玉琮纹路逆流而上,在洞顶拼出完整的《黄帝内经》经络图。
“刺它天容穴!“阿鸢的呼喊与蛊雕的婴儿哭声混作一团。离渊踏着坠落的钟乳石跃起,剑锋精准刺入蛊雕王颈部凹槽。独角应声断裂,落地的骨笛自动吹奏起《招魂》的商音片段。
当最后一只蛊雕坠入骨堆时,整个溶洞开始崩塌。离渊抓起骨笛残片,发现中空处塞着半张丝帛——上面用楚文字记载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音律可解星髓毒,然需活取雨师妾天冲骨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