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羽渊龙吟(羽山篇)

【地理志】

方位:南次二经第四山,西距尧光山三百里,东接瞿父山

地貌:

主峰为玄武岩构成的断崖,崖壁布满鲧治水时开凿的楔形导流渠

山腹有九重环状瀑布,水流在青黑色岩壁上蚀出龙鳞状纹路

地下暗河连通东海,河床铺满大禹铸造九鼎时废弃的青铜渣

【异兽考】

名称:化蛇

出处:原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

特征:

体长五丈,人面豺身,背部生有青铜质感的骨翼

咽喉部有双重声带,能同时发出高频与低频声波

尾部鳞片可随水流变化颜色,形成水文预警图案

习性:

栖息于瀑布后的水帘洞,用青铜渣筑巢

以暗河中的星髓结晶为食,排泄物会引发局部降雨

通过翼膜震动预测洪水,求偶期会制造海市蜃楼

【剧情展开】

羽山的九重瀑布在暴雨中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水流冲刷着崖壁上的龙鳞纹。离渊踩着鲧留下的导流渠前行,青铜剑突然自行震颤——剑身映出的不是他的倒影,而是《山海经》记载的化蛇正在暗河中游弋。

“这不是天然瀑布,“阿鸢的残影从水雾中凝结,“是鲧治水时建造的声波堤坝。“她指向崖壁上的楔形刻痕,那些看似杂乱的凿迹实则是《连山易》中的“坎“卦变体。

暗河突然翻涌,化蛇破水而出。它的骨翼完全展开时,离渊才发现翼膜上布满细密的星图——正是大禹划分九州时的原始疆域图。最骇人的是它咽喉处的声带,随着呼吸显露出青铜浇筑的构造。

“小心次声波!“阿鸢的星辉凝成隔音屏障。化蛇的嘶吼已至,声波所过之处,崖壁的龙鳞纹纷纷剥落,露出内部青铜浇筑的治水机关。离渊的耳鼻渗出鲜血,却看清了机关上的铭文:“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其血三岁不化。“

化蛇的第二次嘶吼接踵而至。这次声波激活了暗河底的青铜渣,无数废鼎碎片腾空而起,在空中组成九鼎虚影。阿鸢的残影突然凝实,星辉自她七窍溢出,在鼎影间绘出西陵巫医的秘传卦象。

离渊趁机跃上化蛇脊背,剑锋刺入其声带后的青铜律管。陨铁与星髓共振的刹那,整座羽山响起《大夏》乐章。化蛇的悲鸣中,九鼎虚影轰然崩塌,显露出暗河深处的祭坛——坛上摆放的既非鼎也非玉,而是半截刻满星纹的青铜脊椎骨。

当离渊触碰骨节时,幻象再现:年轻的鲧正在用化蛇骨翼测量水位,而西陵巫医初代大祭司手持星髓,正在将治水图烙进蛇骨。最惊人的是幻象边缘——禹手持的开山斧,斧面竟镶嵌着与离渊剑柄相同的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