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电视剧版权价格(第一更求收藏,追读,票票)

然后李松脑子里面就想着小说剧情的事情,不知不觉就回到了港岛,发现科幻大作家没有在报纸上再骂自己了,李松也就罢了。

其实任何圈子对于后辈,都不是那么友好,因为蛋糕就那么大。

网文当年也是一样,几个大佬轮流拿月票第一的奖励,然后某个新作家拿了第一,其余几个都针对这个作家,好像后辈作者就应该听前辈的,当然还有前辈吃完饭砸锅的。

李松丝毫不奇怪,李松还在考虑自己要不要办杂志。

伴随着科技越来越发展,文化娱乐产业的比例越来越大。

为什么?

这个就是大势所趋,要是大家一天到晚都上班,然后没啥娱乐,没游戏,没短视频,大家都出门晃荡。

社会治安的压力有多大就不提了,其实八十年代治安之所以不好,就是没事干的人太多了。

后面娱乐产业丰富了,没事干拿着手机一天都可以不出门。

“搞吧,自己有名气,也有那么多见识。”

“自己制定大方向,当甩手掌柜就是了。”

“让乐哥来负责……。”李松稍微考虑了一下,,拿出日记本,把杂志两个字记上,然后写漫画,动画。

“到时候再把网文那一套换地图升级拿出来,大不了自己再写一本西幻,一本东方玄幻……到时候自己就是快餐小说鼻祖。”

“不过貌似这样有些全能了……。”

不管了,李松开始写小说,脑子里面有想好的情节。

1980年的元旦节,李松没啥感觉就过了。

1980年1月2日,冬月十五,星期三,上午十点多,李松正在赶稿。

刘家乐就上门拜访来了,摁了门铃之后发现李松在家,松了一口气。

“乐哥。”

“阿松,我还以为你在内地没回来呢。”刘家乐进门打了一声招呼。

“别倒水了,我说完就走,你也好忙你的,我这次来就是一件事情,鬼吹灯版权的事情。”

“报社这边是这样考虑的,港岛这边大作家的电影,电视剧版权行情价是50万港币一部,但是你的鬼吹灯一方面字数比较多,这样五十万就不划算,另外就是你这个还没写完,说不定还有续集什么的。”

“所以报社这边决定要价2万港币一集,播放多少集就结算多少费用。”

“你觉得如何?”刘家乐看李松在忙着赶稿,于是就开门见山的说道。

李松听到这话,有些担心的问道:“电视台会不会快进情节?”

“这个不会了,电视台巴不得拍几百集呢,你现在这个鬼吹灯的小说太火了,到处都有人议论,国外一些报社也在接触,想要拿到海外报纸连载版权,甚至有人运送报纸去弯弯。”

“当然具体的还要体现在合同上,另外改编的时候电视台恐怕要邀请你参与。”刘家乐开口说道。

“乐哥,你也知道我的情况,编剧就算了吧,只是不要瞎改就是了。”李松开口说道。

“这个倒也是,港岛现在就两个电视台,一个是无线,一个是丽的,这两个处于竞争关系,现在这两个电视台都想拿到版权,阿松有没有考虑过一起授权?”刘家乐开口问道。

李松对于这个不奇怪,因为自己上辈子了解到,这两个电视台在后面某一段时间,都拍包青天,据说当时港岛的观众只要打开电视,这个也是黑漆漆的包大人,那个也是黑漆漆的包大人,让人要崩溃了。

“算了。”李松想想都可怕,这个电视台主角长这样,换个台主角又长另外一个样。

“谁价钱高就给谁吧。”

“在授权期限内,港岛独家授权。”李松知道电视剧,电影版权都有一个时间,比如五年,五年之内你拍就拍,不拍就不能拍了。

“嗯。”刘家乐点点头。

“那我就先走了,电视台非常着急,准备拿到版权,在过年期间播放。”刘家乐开口说道。

“嗯,必须要求一点,主要剧情不能变。”李松想到有些改变的让人看了感觉在侮辱智商。

“这个当然,不能坏了口碑,后面还有漫画,书呢。”刘家乐点点头。

刘家乐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

无线与丽的一直在竞争,这次鬼吹灯双方都看好,电视台内部几乎九成的人都看鬼吹灯,两个电视台的高层也看。

几乎达到了港岛人人议论的话题。

两个电视台一直没办法接触作者,而且作者把版权代理交给了新晚报,这两个电视台想要用点其他心思也没办法。

眼看着还有一个半月过年了,两个电视台的人非常着急。

终于新晚报那边开出了条件,两万港币一集,并且不得改变主要剧情,不得跳剧情。

唯一的好处就是授权期内港岛独家授权。

无线与丽的也都知道这一次关系重大,于是就派人去新晚报接触。

两个电视台首先要了解就是鬼吹灯多少字数,然后才大概有多少集。

而且新晚报也是行内人,就鬼吹灯的这个火爆数据,两万一集估计是基础数据。

“我说这北派三叔的架子未免太大了吧,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不亲自参加?”丽的的人到了新晚报这边之后,发现作者没来,于是开口抱怨。

“就是。”

新晚报的接待人员微笑的说道:“北派三叔在闭关写作,不瞒诸位,我们新晚报已经拿到了鬼吹灯后续的二十万字的手稿。”

“另外北派三叔全权委托我们处理电视剧版权的事情,另外不妨告诉诸位,无线的人也正在跟我们谈。”

“这是新晚报最近一段时间的销量。”

“这是每天报社有关鬼吹灯的热线电话的数量,不瞒诸位,因为鬼吹灯,我们新晚报特别成立了一个电讯小组,从开始时候的四个人,到现在的十二个人,每天的电话数量超过两千。”新晚报的一名经理直接拿出了数据。

丽的的当然知道新晚报的销售是多么的火爆,但是没想到鬼吹灯还有二十万手稿。

丽的的人之所以刚才抱怨,其实也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谈判中多一些主动权。

“咳咳。”丽的的负责人拿起资料仔细看了起来。

而在另外一边,无线的人也在看同样的资料。

“三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