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这可是六个万元户啊!

这些东西,在后世看来或许不算顶尖科技,但在80年代的中国,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

不说别的,单单是核心的主控芯片和闪存芯片,国内目前根本没有生产能力,必须依赖进口。

而且,就算能搞到芯片,如何将它们集成在一块小小的电路板上,并编写出稳定运行的固件程序,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这需要将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紧密结合起来。

苏九揉了揉太阳穴。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搭建起能够进行这一切设计和开发的基础平台。

硬件设计可以用手工绘制电路图,但软件编程,尤其是未来涉及到的复杂算法和系统调试,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寸步难行。

计算机!

必须立刻搞一台计算机回来!

而且不能是市面上常见的那种主要用于教学和简单应用的Apple II或者中华学习机之类的“准电脑”,他需要的是一台性能足够,能够运行编程语言编译器、仿真软件的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计算机。

在这个年代,最好的选择无疑是IBM PC/AT及其兼容机。

它们拥有更强的处理能力(Intel 80286处理器),更大的内存,以及相对开放的架构,是进行严肃开发工作的理想平台。

只是,这种级别的计算机,别说青山镇,就连整个娄江县都找不到卖的地方。

甚至市里都未必有现货。

最稳妥的办法,是去省城,那里是全省的经济和科技中心,才有可能买到最新的型号。

想到这里,苏九不再犹豫。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接通了刚刚组建起来,暂时由一位叫做刘明的年轻人负责的采购部门。

“喂,是刘明吗?”

“苏总,是我。”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年轻而机灵的声音。

刘明是苏九从之前合作过的一个供销社里挖来的,脑子活络,手脚勤快。

“交给你一个紧急任务。”苏九的语气不容置疑,“你立刻带上钱,去一趟省城。想办法给我买一台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性能最好的个人计算机,最好是IBM PC/AT或者类似档次的兼容机,包括显示器、键盘、打印机等全套设备。”

“计算机?IBM?”刘明显然对这个名词有些陌生,但还是立刻应道,“好的苏总!我马上去了解一下!请问预算大概是多少?”

苏九沉吟了一下。

这个年代,一台高性能的PC价格不菲,可能需要上万甚至几万人民币。

但这是必要投资,是未来一切软件开发的基础。

“没有明确预算上限,但要确保性能是当前最好的,并且尽快买回来。注意安全,钱不够的话,随时打电话回来。”苏九吩咐道,“另外,顺便帮我留意一下省城有没有专门的电子元器件市场,或者比较大的电子元件商店,收集一些他们的联系方式和产品目录。”

“明白!苏总,我立刻就去准备!”刘明干脆利落地回答。

挂掉电话,苏九长舒了一口气。

万事开头难,购买计算机,只是他宏伟计划中的第一步。

一旦计算机到位,他就可以开始着手进行MP3播放器核心固件的编写,以及主板电路的初步设计工作。

他重新拿起笔,不再去想学习机的改进方案,而是翻开了一本崭新的笔记本。

在笔记本的第一页,他郑重地写下了几个字:

“九天一号-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

随后,他开始凭借着脑海中清晰的记忆和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储备,在纸上勾勒起来。

那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一张张逻辑严谨、结构清晰的系统框图、主板布局草图、功能模块划分……

主控芯片的选型范围(尽管现在还买不到,但要先确定目标)、

闪存接口的标准(是采用当时可能存在的早期闪存,还是直接瞄准未来的NAND Flash?)、

音频解码的实现方式(纯软件解码还是寻找可能的硬件解码芯片?)、

电源管理的设计、用户界面的交互逻辑……

一个个技术节点,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被苏九冷静地摆放在纸面上。

他需要考虑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可行性,还有成本控制、供应链的建立、生产工艺的实现难度,以及最重要的——如何领先对手,抢占市场先机。

阳光透过窗户,将他专注的身影拉得很长。

办公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

第二天。

当夕阳的余晖染红了青山镇的天际,一阵汽车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苏九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投向窗外。

一辆略显陈旧的吉普车停在了办公楼下,车门打开,刘明略带风尘仆仆的身影跳了下来,脸上却难掩兴奋和一丝如释重负。

他快步绕到车后,小心翼翼地指挥着跟车来的两个人,开始往下搬运几个用厚纸箱和泡沫仔细包裹着的大件物品。

“苏总!”看到苏九出现在门口,刘明立刻小跑过来,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疲惫,“幸不辱命,东西买回来了!”

苏九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几个印着外文字母的大箱子,沉声问道:“过程还顺利吗?花了多少钱?”

刘明深吸一口气,似乎对这个数字也感到心惊肉跳:“过程还算顺利,就是这东西…太金贵了!跑了好几个地方,托了不少关系,才在省电子进出口公司找到这台IBM PC/AT原装机。”

“加上一台爱普生的针式打印机、显示器、键盘,还有稳压电源……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花掉了……六万三千七百块。”

六万多!

即使是跟着苏九干了一段时间,自己报出这个数字时,刘明心头还是忍不住一跳。

这可是六个万元户啊!

他有些紧张地看着苏九,生怕这位年轻的老板觉得花费太高。

然而,苏九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波澜,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辛苦了。六万多,买到的是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最好的个人计算机,这个价格,值得。”

他的平静,反而让刘明有些愕然,随即心中涌起一股更深的敬佩。

这位苏总的魄力,果然非同一般。

寻常人听到这个价格,怕是早就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