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仙武元年,摊丁入亩

仙武元年,北京。

北京城内,紫禁城的乾清宫中,朱慈烺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经过连番的内忧外患,大明的局势虽然有所好转,但仍然危机四伏。李自成的残余势力已经被霍去病的部队打得溃不成军,建奴的主力也被白起全歼,大明的北方终于恢复了安宁。然而,朱慈烺知道,这些只是暂时的胜利,大明的根基仍然脆弱,必须从内部进行改革,才能真正稳固江山。

“诸位爱卿,今日朕召你们前来,是为了一件大事。”朱慈烺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语气中透着一丝严肃。

大臣们纷纷跪下,恭敬地说道:“陛下有何旨意,臣等愿听从吩咐。”

朱慈烺站起身,缓缓走向殿中央,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众臣:“大明的江山,历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若不从内部进行改革,大明的根基难以稳固。今日,朕要推行一项新策——摊丁入亩。”

---

1.摊丁入亩的提议

“摊丁入亩?”大臣们纷纷面面相觑,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朱慈烺点了点头:“不错,摊丁入亩。即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按人丁和土地的多寡来共同承担赋役。这样一来,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鼓励他们开垦荒地,恢复生产。”

户部尚书李明出列,拱手说道:“陛下,此策虽好,但推行起来难度极大。各地情况不同,如何确保公平?”

朱慈烺微微一笑:“李爱卿所言极是。推行摊丁入亩,确实需要谨慎。但朕已经深思熟虑,认为这是大明恢复元气的关键。各地情况不同,我们可以先在部分地区试点,总结经验后再全面推行。”

“陛下圣明!”大臣们齐声高呼,心中虽然仍有疑虑,但对朱慈烺的决策不敢有异议。

---

2.试点推行

朱慈烺决定在直隶地区先行试点摊丁入亩。他命户部尚书李明亲自负责此事,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李明虽然心中有些不安,但也不敢违抗朱慈烺的旨意,只能硬着头皮去办。

直隶地区,是大明的京畿重地,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然而,经过连年的战乱,这里的百姓也饱受苦难,田地荒芜,赋役沉重。

“李大人,摊丁入亩是什么意思?我们这些百姓能有什么好处?”村民们围在李明的马前,纷纷问道。

李明耐心地解释道:“摊丁入亩,就是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按人丁和土地的多寡来共同承担赋役。这样一来,你们的负担会减轻,开垦荒地也会得到鼓励。”

村民们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喜色:“真的吗?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开始?”

李明微微一笑:“很快,很快。你们放心,这是陛下的旨意,一定会让你们受益。”

---

3.遇到的阻力

然而,摊丁入亩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在直隶地区,一些地主豪绅对此政策极为不满。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纷纷暗中抵制。

“李大人,摊丁入亩虽然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极大。我们这些地主,也有自己的难处啊。”一位地主代表找到李明,试图说服他。

李明冷笑道:“你们的难处?百姓的赋役沉重,田地荒芜,这才是真正的难处。摊丁入亩,是为了让百姓受益,你们这些地主豪绅,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利益。”

地主代表见李明不为所动,只能灰溜溜地离开。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暗中联合起来,试图破坏摊丁入亩的推行。

---

4.朱慈烺的决心

朱慈烺得知直隶地区遇到的阻力后,心中大怒。他知道,地主豪绅的抵制是推行摊丁入亩的最大障碍。但他也知道,这项政策对大明的恢复至关重要,绝不能半途而废。

“李明,你继续推行摊丁入亩,不要理会那些地主豪绅的抵制。朕会支持你。”朱慈烺在乾清宫中对李明说道。

李明点了点头:“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尽全力推行此策。”

朱慈烺微微一笑:“朕知道你会尽全力。大明的江山,需要你们这些忠臣的守护。”

---

5.成功的试点

在朱慈烺的支持下,李明继续推行摊丁入亩。虽然遇到了诸多阻力,但在他的努力下,直隶地区的试点最终取得了成功。百姓的赋役减轻了,开垦荒地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直隶地区的经济逐渐恢复了生机。

“陛下,直隶地区的试点成功了!百姓的赋役减轻了,开垦荒地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李明兴奋地向朱慈烺汇报。

朱慈烺微微一笑:“好,很好。直隶地区的成功,为全国的推行提供了经验。传令下去,各地仿照直隶地区的做法,全面推行摊丁入亩。”

“遵命!”李明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

6.全面推行

随着直隶地区的成功,摊丁入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大明的经济逐渐恢复了生机,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好转。

“陛下,各地的摊丁入亩推行顺利,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转。”李明再次向朱慈烺汇报。

朱慈烺微微一笑:“好,很好。大明的江山,需要这样的改革。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大明一定会重现辉煌。”

---

创作思路

本章通过朱慈烺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展现了他从内部改革大明的决心。通过直隶地区的试点成功,为全国的推行提供了经验,最终让大明的经济逐渐恢复生机。

开放问题

你觉得朱慈烺接下来会如何进一步巩固大明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