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咱不如鞑子?

“李兄,这鞑子印发的纸币与咱们印发的纸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见无人敢接话,太子朱标只好接话。

毕竟身为朱元璋的儿子,大明的太子,下一任皇位继承人,这个话也只有朱标敢接了。

“纸币不一样的地方倒是没有,但鞑子皇帝手下的人却跟咱们陛下手底下的人不一样,鞑子皇帝有高明的朝臣。”

刚才的话不敢接,但是这一次李平安的话瞬间引起了众怒。

宋濂第一个吹胡子瞪眼道:“你小子几个意思?”

徐达:“你小子是不是看起咱们?”

李善长:“你什么意思呢?你是说咱们不如鞑子的大臣?”

除了朱元璋跟朱标之外,余下几个人瞬间不爽了,纷纷出口质问起来。

你小子怎么埋汰完陛下,又开始埋汰咱们了?

“你们激动个屁啊!”

李平安瞪了他们一眼,这才缓缓说道:“你们加一起都不如人家一个,官不大,这官威还不小啊!”

“我说的朝臣可不是指你们这些芝麻绿豆大的小官!”

“我说的朝臣至少也是徐达、李善长或者宋濂那个级别的!”

“你们这种级别的,说句不好听的,都不配我骂!”

“而李善长、徐达、宋濂那种级别的,只是被我骂的门槛!”

徐达:“......”

宋濂:“......”

李善长:“......”

小子,你过分了!

你特么骂人就算了!

怎么还指着鼻子指名道姓的骂呢?

怎么陛下的问题,到最后聊着聊着,咱们几个成了背锅的了?

大明宝钞的贬值,原来是我们造成的?

太子朱标眼神示意几个人稍安勿躁,这才继续问道:“李兄,这话有失偏颇啊!咱大明无论文官还是武将,比那鞑子手下的朝臣可是强了无数倍!”

实际上不只是朱标,甚至都不止是在常人的,任何中原汉人心里都自信,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能把周边的那些蛮夷之国按在地上暴揍,怎么就不如了呢?

“你们也不用不服气,那鞑子皇帝手底下有懂经济的高人,咱们陛下手下就没有这类型的人才。”

“懂经济的高人?”

李平安话音落地,几个人再次一脸懵逼起来。

没等他们再问,李平安就继续解释了起来。

“那鞑子皇帝跟咱们陛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元朝的朝臣可不仅仅是汉人,还有不少是来自周边蛮夷之地的人。”

“比如西域或者波斯人,那些人可都是商人世家,世代经商,对于经济学多少都懂的一点。”

“所以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之下,那鞑子皇帝才知道,朝廷印发纸币不能随意印发,还需要根据市场货物总量,不定期的回收,以及销毁多余的纸币。”

“咱们大明刚刚建国,朝中文武百官大多数都是出身贫寒。加之咱们汉人王朝又是推崇儒家文化的,自古以来都是士农工商,商人是最被人看不起的存在。”

“他们不懂这经商之道,自然也就是正常现象了。”

李平安话音落地,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在汉人王朝里面,商贾即便再有钱,那也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属于社会底层的存在。

就不说宋濂以及李善长这种书香世家了,就连徐达这种武将,出身都是一穷二白的人,想要出人头地,那也不会选择经商,宁愿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跟朱元璋造反。

只有那些鞑子,才会重用那些商贾。

大明建国十余年来,朝中并无这方面的人才,那完全是制度造成的原因。

“可是咱还是不明白,那鞑子皇帝怎么知道印发的纸币多了还是少了?什么时候需要回收?回收之后又需要销毁多少呢?”

眼见李平安说的头头是道,李善长也不由得一边思忖着,一边缓缓问道。

“老李是吧?依我看你是这群人里面最聪明的了!每次都能问到关键点上!”

“这当朝宰相不让你来做,简直就是屈才了啊!”

哪料到李平安话音落地,李善长的脸都绿了!

好不容易才从宰相的阴影中重新得到陛下的启用!

怎么就一点记性不长呢?

这里这么多人,就显得你能是吧?

死嘴!

迟早毁在你上面!

徐达看见李善长的脸色不对,一边强忍着笑意,一边解围道:“没错,我也挺好奇的,那鞑子皇帝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些的呢?”

如果有个判断的标准,知道应该印发多少大明宝钞,应该什么时候回收大明宝钞,应该销毁多少大明宝钞,那这什么紧缩也好,膨胀也好,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看起来不难,实则也很简单。”

“因为鞑子印发的纸币,那是跟真金白银息息相关的。”

“简而言之,鞑子每印发一次纸币,就会按照印发的总额度,在国库里储备那个额度的真金白银。”

“无论纸币在谁手里,都能够随时随地足额兑换真金白银。”

“他们回收或者销毁,倒是也不难。”

“只需要按照户部印发的纸币总额度,核对一下国库中的真金白银存储量,算一下相差多少,就知道了。”

“纸币多了那就销毁多出来的那一部分纸币,真金白银多了,那就再印发一点纸币就是了。”

李平安话音落地,众人当即恍然大悟。

“按照你的说法,只要咱们的大明宝钞,也能够随时随地兑换足额的真金白银,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是这个意思吧?”

朱元璋眼前一亮,皱眉问道。

那帮子茹毛饮血的鞑子都能办到,咱大明开国皇帝没理由办不到啊!

不只是朱元璋,此时余下几个人跟朱元璋心里的想法如出一辙。

鞑子行,咱们不可能不行!

看着几个人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李平安却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理论上来说,确实可以这么理解。”

“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又行不通的。”

李平安话音落地,几个人再次面面相觑起来。

“这又是为何?”

几个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