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 大明:他罪恶滔天,朕杀不得?
- 牧野小铁匠
- 2130字
- 2025-03-11 08:01:12
李平安随手捡了一根树杈子,在地面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以铁岭为中心。
“咱大明是天朝上国,类似高丽这种藩属国数不胜数,所以在大明眼里,高丽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封疆大吏。”
“但是在鞑子那里,他们可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可是皇亲国戚。”
“所以在高丽心中,如果鞑子能够重新入主中原,他们就会再进一步,成为从龙之臣!”
“只不过这群高丽人素来多谋少断,跟袁绍如出一辙,因此这个风险虽然很大,但是风浪越大鱼越贵。”
“所以,我推断他们一定会愿意冒险一试!”
李平安将铁岭画了一个圈,随后丢掉了树杈子。
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来,宇宙的尽头是地球,地球的尽头是中国,中国的尽头是铁岭啊!
“有道理!”
朱元璋跟朱标父子一边看着,一边频频点头。
朱元璋实际上跟李平安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很早就命辽东边军朝着铁岭一带集结。
高丽但凡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能第一时间直接按死。
不仅如此,就连朱棣以及朱棢都被朱元璋下令出兵,牵制北元兵力,让他们不能与高丽兵合一处。
“你们俩在这点头有个屁用?你们都是水师,这么关心辽东局势干嘛?”
李平安见两个人频频点头,不由好奇问道。
“这不是大明建国十几年了,自从陈友谅兵败之后,陛下又下旨禁海,咱们多少年没砍人了,实在是有点太闲了!”
朱元璋随口编了个理由回道。
“这样啊!”
只是李平安倒是很快就理解了,甚至觉得很有道理。
身为武将,自然想要驰骋沙场。
尤其是明初这帮子武将,前半辈子不是在砍人,那就是在砍人的路上。
猛地让他们闲下来了,确实会手痒。
“你们呀,高兴的太早了,这一仗打不起来的。”
李平安叹了口气,再次说道。
“何出此言?你小子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李平安话音落地,朱元璋瞬间诧异的追问起来。
这小子刚才还说高丽一定会冒险,势必有一战!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老朱,你刚才自己也说了,高丽跟咱大明国力悬殊,一旦开战就是灭国的下场。”
“你知道,人家高丽自己能不知道啊?总不能全国都是蠢货吧!”
朱元璋眉头一皱,见李平安不说了,不由再次催促起来。
“你想说啥就赶紧说,别磨磨唧唧的。”
为了这一战,朱元璋可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一旦不打,那自己不是白做了吗?
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不是白投入了吗?
“行,看在你们这么好学的份上,今天我就给你们讲讲。”
不让这父子两对自己佩服的五体投地,看来是没法忽悠他们跟自己去扶桑砍人了。
甚至李平安还准备私下去调查一下,窑子里遇见那个二代到底是谁,要不要再添一把火。
“咱们大明就高丽局势分成了两派,但实际上高丽也就辽东局势分成了两派。”
“其中一派自然就是亲近北元的皇室贵族,另外一派则是亲近咱们大明的,这一派就是西班。”
李平安话音落地,朱标就忍不住开口了。
“李兄,这个咱们都知道,那些西班的人压根就没实权,完全没法跟东班抗衡啊!”
所谓的东班一派,基本都是出自汉阳,不是世家子弟就是皇室贵族。
而西班一派,却基本都是出身平壤,要么是地方土豪要么就是军中将士。
高丽目前的实权,也都几乎全在东班手中。
若不是因为还需要西班当炮灰,估计东班早就把西班全赶到乡下种地去了。
“既然知道,那我就不过多阐述了。”
“咱们就来说说目前局势的不同往日的地方吧。”
“若是和平时期,西班自然会一直被东班压制,但若是高丽一旦选择向咱大明开战,那西班的翻身之日就来了。”
李平安话音落地,朱元璋顿时疑惑问道:“这又是何故?”
李平安再次捡起地上的树杈子,一边继续画了几条线,一边讲解起来。
“你们看这里,这两个地方,分别是平壤以及汉阳,中间这条线则是鸭绿江。”
“西班所处的位置,就在鸭绿江到汉江一带。”
“发现了吧,这个地方跟北元交界,元朝还曾在此设立过贺兰府以及双城府。”
“近百年下来,这一片的良田屋舍还能有好?基本都落入鞑子手中了。”
“西班的人对这些鞑子自然是怀恨在心,世代仇视的,只不过先前鞑子势大,他们人微言轻,不敢言语罢了。”
“加上东班的人,经过近百年的通婚,身体里有一半都是鞑子的血脉,自然是帮着鞑子打压西班的人。”
“如此一来,你们觉得这西班的人对鞑子能有什么好感吗?”
李平安话音落地,朱标也忍不住问道:“李兄,你说的很有道理,但就算如此,这西班被压制近百年,就算更亲近咱们大明,可依然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其他实权啊!”
李平安闻言摇头,回到:“我不是说了吗?那是以前,现在是特殊情况,特殊看待。”
“西班的人基本都在边界地带,虽然不管是元朝还是咱们大明,他们与中原都没交过手,但不代表他们一直闲着啊!”
“要知道高丽境内可不是只有高丽人,还有女真等部族,这些年他们可是没少交手。”
“可以说,高丽国内的武将,基本全都是西班的人。”
“但因为东班的压制,所以这群人从未真正掌握过兵权。”
“可咱大明跟女真那些部族能一样吗?他们打女真那些部族尚且还输赢各半,打咱们大明,那不得举全国之力?”
“所以到时候,东班只能派西班武将当统帅!”
“到了那个时候,西班就可以手握高丽的兵权了。”
“假设你们是被压制了近百年,又被鞑子欺负了近百年的西班武将!好不容易终于手握兵权了,你们会选择自寻死路与大明一战,还是直接班师回京清君侧?”
李平安说到这里,轻轻咳嗽了一下,清君侧那是朱棣做的事,不过用在这里倒也不是不行。
“到了那个时候,西班的人只需振臂一呼,高丽怕是就要变天了!”
“这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战自然也就不用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