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李玄升仙地

翌日一早,武当派四人偕同梅念笙、熊天瑞,径直向峰顶攀岩而行。

殷梨亭轻功最佳,他拿着一捆麻绳,一马当先,优雅的身形几个腾挪,就登上了第一块峭壁。

他将绳索固定在峭壁之上,垂下去帮助梅念笙和熊天瑞。

这完全是考虑答应带这两人寻宝,不然武当派叔侄四人哪需要借助麻绳这种工具。

熊天瑞内功不俗,尚能跟得上武当众人的步伐。

然而梅念笙所强的仅仅是剑法,没一会,他就感觉吃不消了。

才爬到半山,他就落到了最后,气喘吁吁,膝盖都被碎石划破了,渗出数道血痕。

粗重的呼吸声交织着绳索摩擦的吱嘎响,手都勒得发红,吃力无比。

要不是有宋青书在一旁帮衬着,估计他还要拖在更后面。

突然,梅念笙脚下一滑,身子瞬间临空,要不是手上拽着麻绳,就要跌下万丈峭壁,粉身碎骨。

宋青书连忙伸脚勾住梅念笙,接着一把将对方拉了上来。

梅念笙踩上山壁,脚踏实地之后,才感如释重负;他看向宋青书的眼神,多了三分感激。

几乎在这个瞬间,他和宋青书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步。

近两百丈的悬崖,在武当四人的帮衬之下,终于在午时时分,登到了宝藏指定地。

这是个距离峰顶不足十丈的凹槽,凹槽之中有个小平台,堪堪能够容纳六人容身。

内壁处嵌着北斗七星纹,三才阵法的朱砂符咒在月光下泛着血光,中央太极图阴阳鱼眼凹陷处仿佛凝结了千年寒霜。

看见这暗符道家学说的图案,宋青书知道,找对地方了。

或许真如熊天瑞所说,这里面真的是不老长春谷的阵眼,能解开关于不老长春谷的秘密。

秘密就藏在暗门背后,众人都有些激动,但却并未急于打开大门。

刚才一番跋涉,哪怕对武当几个内家高手来说,消耗也是极大。

谁知道里面有何暗藏的危险,他们当务之急,是休整一番将状态尽可能恢复到巅峰。

于是几人拿出干粮补充了一下体力,接着打坐调息,恢复内力。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众人感觉恢复了状态,朝着始作俑者的熊天瑞看去。

宋青书率先开口:“熊先生,你说打开这三才阵的锁,需要用内力从外部打开,如何操作,且说无妨。”

武当众人,虽然都不是出家的道人,但跟着张三丰耳濡目染,对道家学说有很深的理解。

区区三才阵,通过熊天瑞的一番解说,几人很快就掌握了个大概。

说起来复杂,其实核心原理极其简单,就是用磅礴的内力,催动暗锁,达到三力平衡之后,机关就会打开。

宋青书率先走了上去,按住阵盘;却被殷梨亭叫住:“青书,这事,我和四哥、六弟来便是,你保存好内力。”

长辈的关怀之意宋青书不好忤逆,立即退到一侧进行护法,对于熊天瑞,他并不相信。

莫声谷几人上前呈品字形而立,他们伸出手掌,按压在阵盘之上,潜运内功。

无形的内力鼓动,让梅念笙和熊天瑞脸色变得严肃,他们东圃知晓武当内功独树一格,近距离看七侠当中三个同时出手,感到十分震撼,给他们的压迫感巨大。

莫声谷入门晚,内力较张、殷二人较弱,没一会额角就渗出了汗珠。

随着内力的持续输出,居中的太极阴阳鱼像是活过来一样,闪耀出淡淡的光芒。

石壁突然震颤,蛛网状的裂纹从三人掌心处蔓延。

很快,裂纹交汇成三枚古篆时,居中的张松溪突然暴喝,袖中迸出刺目金光。

‘轰隆隆’的机关声猛然响起,沉闷的响声仿佛是山壁里关着一头千年妖兽一般。

石壁轰然洞开,阴冷气流裹着尘灰扑面而来,露出幽深的甬道。

张松溪抹了下冒出细汗的额头,拿出火折子点燃松木火把,朝甬道张望了一番。

“这里面空气是流通的,可以进。”说完,他将火把交到左手,右手拔出长剑当先钻了进去。

“四叔,小心有机关陷阱。”

张松溪点了点头,小心地探测着甬道,微微一笑,笃定地说道。

“青书,放心,此处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宋青书暗自狐疑:四叔一向谨慎多智,怎会如此笃定。

张松溪接着解释道:“因为这就是一个甬道,里面也没有什么密室,更没有值钱宝藏。不过这甬道却大有来头。”

他说着话,将众人叫了进去。

进入甬道之内,几根火把照亮了石壁,果然,上面画得有数张壁画,还有石刻的文字。

壁画一共四副,宋青书能看懂个大概;文字却是先秦大篆,他完全不认识。

每张壁画寥寥数笔,刻得简单明了。

第一幅画是有两个人,画着胡须的人骑着头牛,另一人牵着牛。

第二幅画描述了惨烈的战争画面;第三幅画是牵着牛的那人救治难民;第四幅画是这人飞在天上,似乎破空而去。

这场景描述的故事似乎就是一个升仙求长生的故事,然而主角是谁,宋青书却不清楚。

但他心中还是十分火热,从一定程度来说,这证明了熊天瑞没说假话,事关长生。

王图霸业和求长生并不冲突,有太师父作为后盾,只需要搂草打兔子,真的搞到长生之术,对武当、对自己都妙不可言。

其余几人也十分震撼,全都陷入沉默,关注着壁画和文字。

张松溪博学多通,很快,他就读完了墙壁上的文字。

“呼。”的一声,张松溪深深出了口气,火光照射之下,他的面容激动得无以复加,脸色都变得潮红。

“师尊说得没错,先秦时代,是真能修仙的。师尊不是个案。这一发现,将彻底颠覆历史认知。”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么?这是李玄修仙的居所,李玄前辈正是在这里完成筑基的。”

对于李玄,梅念笙等人非是道门中人,感到一头雾水,然而宋青书等人在张三丰耳濡目染之下,自然知晓李玄的来头。

李玄就是大名鼎鼎的铁拐李,道门典籍记载他出生在先秦时候的巴国,也是三峡一带,和梅念笙算得上是老乡。

他被老子点化后,修成了真仙。

按张松溪的分析,所谓修成真仙估计是夸大的手法,不过修长生看来是铁一般的事实。

此处更是李玄筑基之处,对于武当派来说,这信息太过冲击,若是能从中找到修长生的途径,拿回去给张仙长,定能让武当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