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功法等级

陈清玄看下面的弟子们有些已经开始试着将这两幅图画下来,说道:“这两幅图不用记,你们很快就会熟悉上面的内容。”

“我们就依据这两幅图,进行今天的讲道。”

“修行之道虽千变万化,可归根到底只有两部分,一是采气,二是行气。”

“采气便是以灵根为媒介,采纳天地间属性相合的灵气进入体内。”

“将灵气采入体内,灵气还并不归我所有,必须经过充分的行气,才能使采纳的灵气为我所用。”

“天地灵气就好像一匹桀骜不驯的骏马,采气就是捕捉的过程,行气则是驯化的过程,这两者缺一不可。”

“行气便是要灵气在体内的经脉做周天运行,每运行一周天,灵气便驯化一份。”

“我们青云宗的基础功法,运行五十四周天,便能将所采之气,尽归自身,在琼华洲众门派中,也算是上等的功法。”

众弟子本以为第一次讲道,讲师可能会客套几句,介绍一番青云宗的辉煌历史,以及自己的傲人成就。

没想到他上来就是干货,一个个全都慌的做起笔记。

听他说到青云宗的基础功法,有弟子问道:“请教师叔,如何分辨功法的优劣?”

陈清玄笑道:“只看运行周天数就能分辨。”

“不同道统的功法,周天运行的路径不同,行气的效率也大有差距。”

“最劣等的功法,需运行八十一周天,才能将所采之气尽归己有,然后便是七十二,六十三,五十四,四十五,三十六,二十七,一十八。”

“最高明的功法,只要运行九周天就能化气归己,效率比最劣等的功法要高九倍,而且能给自己打下最深厚的底蕴。”

“只是这种神品功法,我们整个琼华洲都不曾有。”

“琼华洲两个化神道宫,他们的功法传说都是二十七周天功法,我们青云宗与两大道宫自然远不能比,可是在金丹宗门中,已经很不错了。”

周清暗自估算一下,发现修仙界真是一个拼天赋和师承的地方。

一个拥有顶级天赋顶级传承的修仙者,比一个最低天赋传承的修仙者,修行速度会有五六百倍的差距。

也就是说,前者一天的修行效果,能顶后者两年。

这还没计算灵石灵脉,以及师长前辈的指点效果。

把这些都算在里面,前者一天的修行效果,可能会有后者近十年。

想到自己数年的修行,可能只抵真正天才人物一天,周清心里的滋味,就如同前世意识到自己一辈子努力攒钱,可能还比不上真正富豪一天的零花钱。

更何况,他还未必能修行。

周清打起精神,听陈清玄继续讲道。

介绍完修行的大体原理,陈清玄开始讲述具体采气的方法。

人的灵根都有五行属性,只要保证心神宁静,修仙者就能感受到天地中与自己同属性的气,然后运转宗门采气法门,便能将灵气采纳到经脉中。

采气成功以后,便是行气功夫。

周清心里面不由得嘀咕起来。

按照陈清玄的说法,他没有灵根,恐怕连感应气这一关都没法通过,即便这一关可以用磁场感应替代,想要将气采纳到经脉中,却万万无法实现。

陈清玄讲完感应气,以及采纳气的法门,然后便吩咐众弟子就地运转法门,试着采气。

修仙入门的功夫凶险万分,采气与行气如同捕捉和驯化野兽,随时都可能面对野兽反噬的危险,必须在师长看护下才能进行。

这才是有宗门的修行者与散修最大的区别。

每年死于采气和行气的修仙者,把尸体收集起来,足够把大乾最宽阔的河流截断了。

周清也随着众人一起运转功法。

虽然理论上讲无法实现,可万一实践中会有意外之喜呢。

不亲自试验一下,他无论如何不能甘心。

如果轻易能被说服,他也就不会执着来到修仙界了。

周清盘坐在蒲团上,努力使心神保持沉静,去感应天地间的灵气。

这么花了两刻钟,他还是没有丝毫收获。

他的磁场感应可以清楚感觉到周围灵气那独特的波动,有的炙热如火,有的一团生气,有的锐利刺人…

这些不同的气包裹着他的身体。

可他的身体却像个绝缘体,没法与这些气产生任何反应。

毫无疑问,他没法凭借自己的身体感应到气,更没法采气入体。

最后周清略有些失望地睁开眼睛。

这本就是他预料之内的事,虽然难免会感到沮丧,却还不足以使他彻底丧失动力。

看来他只好自己试着找一条不需要灵根也能修行的法门了。

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自创修行法门若这么容易,也不会出现大宗门垄断修行,散修艰难求存的状态了。

尤其一个根本对修行毫无所知的凡人,更是难上加难。

可他也有自己的长处。

他的磁场能力可以影响灵气,这让他有条件对灵气做许多试验,他未必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反正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

周清将内心的沮丧一扫而空,干脆撇开运转功法的事,专心观察起其他人运转功法的情况,想看看能否找到借鉴的地方。

他很快发现,卫旷那般青云宗出身的弟子并没有运转功法,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其他人修行,并不时指指点点。

他们中很多人早就过了感应灵气的阶段,甚至如卫旷这般,已经在尝试行气。

哪怕还没有感应到灵气的人,也已经有了眉目,而且随时可以找到前辈指点与看护,因此并不在意讲道时的机会。

他们都在瞧这些凡人世界来的弟子热闹。

凡人世界的这些弟子明显也感觉到了,很多人都出现心神不宁的状况。

心高气傲如魏绪,受到的影响比别人还要强。

他一心要压倒卫旷,担任大师兄。

他知道,自己在修行上已经晚了卫旷一步,因此便急着感应灵气成功,心中已经存了几分急躁,这时耳旁听着卫旷他们窃窃私语的声音,更加心浮气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