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张邦昌放归

夜幕降临,金兵的攻势逐渐减弱。

斡离不站在高地上,望着远处的汴京城墙,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他知道,今天的进攻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宋军的抵抗比他想象的要顽强得多。

“二太子,今日我军伤亡惨重,是否暂时休整,明日再战?”兀术低声建议道。

斡离不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传令下去,全军休整,明日再战!”

随着金兵的撤退,汴京城内的宋军也终于得以喘息。

张叔夜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金兵的营地,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

他知道,今天的胜利只是暂时的,金兵绝不会轻易放弃。明天的战斗,将会更加残酷。

张叔夜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太子殿下,今日之战,红衣大炮虽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金兵也已见识到了它的威力,明日必会有所防备。我们需另寻他法,方能守住汴京。”

赵谌点了点头,目光中透出一丝坚定:“张枢密不用担心。本宫已命军器监加紧赶制红衣大炮和炮弹,明日必能让红衣大炮再次发威,让金兵吃尽苦头。”

张叔夜微微颔首,心中却依旧忧虑。

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咬牙坚持,绝不能让金兵突破汴京的防线。

夜色深沉,汴京城内一片寂静。

士兵们疲惫地靠在城墙上,抓紧时间休息。

而张叔夜和赵谌则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金兵营地,心中默默思索着明日的应对之策。

这一夜,注定无眠。

夜色深沉,汴京城内却并不平静。

……

主和派旗帜张邦昌被金人大摇大摆的送归汴京,他的归来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张邦昌如同一条蓄势待发的毒蛇,迅速开始了他的行动。

他立刻召集了主和派的同僚唐恪、耿南仲、王时雍等人,趁着夜色匆匆赶往皇宫。

他们一个个面色凝重,眼中闪烁着不安与急切。

来到宫门前,张邦昌不顾侍卫的阻拦,大声叫嚷着要面见官家赵桓。

皇宫内,灯火通明。

赵桓坐在御书房中,脸色苍白,神情疲惫。

白天的战事让他心惊胆战,金兵的凶猛攻势和宋军的惨重伤亡,让他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他虽然贵为官家,但从未经历过如此残酷的战争,此刻的他,心中早已乱了方寸。

听闻张邦昌等人求见,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下令让他们进来。

张邦昌带着一众主和派大臣,跪伏在御书房外,声泪俱下地哭诉。

“官家,金兵势大,我军虽奋力抵抗,但终究难以长久支撑。若继续抵抗,只怕汴京城破,生灵涂炭啊!

臣等恳请陛下,为天下苍生计,与金人和谈,以免百姓遭受战火之苦!”

赵桓听着张邦昌的哭诉,心中开始动摇。

他本就胆小怯懦,此刻更是被今天四面攻城的金兵威势给吓破了胆。

其他主和派大臣也纷纷跪地,附和着张邦昌的话,一时间,宫殿内哭声、劝和声交织在一起。

赵桓听着这些话,心中愈发慌乱。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早已没了主意。

“这……这可如何是好?”赵桓来回踱步,脸上满是焦虑与无助。

他颤抖着声音问道:“张相公,金兵当真如此凶猛?我军……我军真的无法抵挡吗?”

张邦昌见赵桓动摇,连忙添油加醋地说道:“官家,金兵骁勇善战,今日之战虽未破城,但我军已是强弩之末。

若明日金兵再来,只怕……只怕汴京难保啊!官家,与其城破国亡,不如早日与金人和谈,或许还能保全我大宋江山!”

赵桓闻言,脸色更加苍白,心中恐惧更甚。

他犹豫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张相公所言极是……朕……朕这就下旨,命人与金人和谈。”

张邦昌见赵桓松口,心中大喜,连忙叩首道:“官家圣明!臣等这就去安排和谈事宜,务必尽快与金人达成协议,以保我大宋江山安宁!”

而在宫外,主和派大臣们早已安排人手,在城中四处散布谣言。

“金兵势不可挡,汴京必破无疑,只有议和才能保命”、“金人已准备屠城,不议和大家都得死”之类的话语,如瘟疫般在百姓中传播开来。

百姓们本就被白日的战事吓得不轻,听闻这些谣言,顿时人心惶惶。

这些谣言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开来……

城中的守军也听到了这些谣言,士气大受影响。

许多士兵本就疲惫不堪,此刻更是心生退意,战斗意志动摇。

赵谌站在城楼上,望着城中混乱的景象,心中焦急万分。

他知道,若任由谣言蔓延,军心民心必将崩溃,汴京的防线也将不攻自破。

他立刻下令,命人严查散布谣言者,并加强城中巡逻,稳定民心。

然而,谣言传播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城中百姓的恐慌情绪越来越重,许多人开始聚集在城门口,要求出城避难。

守城的士兵们面对百姓的哭诉,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士气愈发低落。

赵谌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这些主和派,简直是乱臣贼子!国难当头,不思抵抗,却尽干些扰乱人心的勾当!”

回到东宫,他立刻召集孙傅、梅执礼、曹晟等人商议对策。

赵谌眉头紧锁,沉声道:“诸位,城中谣言四起,民心不稳,若不尽快平息,只怕明日金兵再来,我军将难以抵挡。”

曹晟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臣已命皇城司严查造谣之人,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军心民心。

孙傅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说道:“太子殿下,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官家。”

梅执礼点了点头,说道:“只是官家主意似乎已定,想要改变恐怕不易。”

赵谌沉思片刻,说道:“明日早朝,本宫定会据理力争,说服官家改变主意。

孙相公,梅左丞,安排人手在城中辟谣,告知百姓金兵并不可怕,我们有能力保卫汴京。”

送走了几位亲信大臣,赵谌终于松了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

这几日连续高强度的耗费心神,让他非常疲惫。

没一会,他便耷拉着脑袋睡着了。一直守在一旁的苏沐雨见状,生怕他着凉,直接把他抱上了床榻。

也许是太累了,赵谌睡得很沉,任由苏沐雨宽衣伺候。

这几日,苏沐雨也被朱皇后安排的宫中女官恶补了一些伺候太子的手法,所以赵谌睡得很香甜、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