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攻防
- 九零风云:用未来改写现在
- 喃啵菟No.2
- 1492字
- 2025-04-10 01:19:07
1998年秋夜的临江港雾气弥漫,林安然站在锈迹斑斑的码头吊塔上俯瞰货轮,手中卫星电话的电磁波正与周氏集团的高频交易信号纠缠。王建国改装的频谱分析仪在防风帐篷里发出蜂鸣,显示屏上的波形与星海冷链的冷库温控数据完美同步。
“他们把做空指令藏在温度传感器的脉冲信号里。”技术员扯开无尘服,露出锁骨处的条形码疤痕,“每下降0.5℃就触发10万股抛售。”帐篷外的探照灯扫过江面,十二艘挂着南通渔业牌照的冷链车正卸载周子扬印有振华会暗标的集装箱。
林安然突然按住对讲机:“张慧,立刻冻结星海冷链的保险理赔账户!”她的指甲掐进父亲遗留的怀表表盖,金属外壳映出帐篷里二十台486电脑组成的算力阵列。王建国正用DOS系统破解周氏的香港服务器,绿色字符瀑布般倾泻在屏幕上:“发现异常数据流,目的地坐标与1993年红星厂爆炸点经纬度吻合。”
陈国华的黑色帕萨特刺破晨雾,副驾座放着烫金的证监会批文。“重组听证会提前到明早。”他递来加密U盘,表面刻着省国资委的火漆封印,“但周氏在深交所安插了清算系统后门,等会你得在交易大厅手动核对所有订单。”
深夜的交易大厅冷光刺目,林安然盯着跳动的分时图,九千万总股本的成交量突然暴涨。当卖单堆到跌停价时,她扯开衬衫第三颗纽扣——里面藏着王建国设计的机械计算器,齿轮咬合声与电子屏的警报形成诡异的和弦。
“启动蜂巢协议!”她将加密磁盘插入应急终端,安然集团预埋的237份做多指令突然涌入市场。周氏集团的代理人周子扬正用卫星电话指挥做空军团,他站在陆家嘴某栋写字楼的落地窗前,翡翠袖扣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继续压单,等我的场外配资到账!”
集装箱码头的暴动在凌晨爆发,三百名周氏保安持械围堵冷库。林安然踩着结霜的铁梯冲进控制室,激光笔的红点扫过温控面板:“切断所有冷链车的GPS信号!”液氮罐的嘶鸣声中,王建国将父亲设计的抗辐射压缩机接驳进主控系统,冷库温度曲线突然逆向飙升。
证监会的听证会变成数据战场,林安然将振华会走私的海关提单投影在幕布上。泛黄的文件显示1995年进口的“冷冻设备”实际是半导体蚀刻机,周子扬在证人席上推了推金丝眼镜:“这些设备的散热数据与星海冷链的财务报表匹配,恰恰说明安然集团的重组存在利益输送。”
当晨光刺破云层,安然集团的重组公告与周氏的做空报告同时登上《证券日报》头版。林安然撕碎对方的纸质证据,露出底层夹带的1993年红星厂股权转让合同——签名处的笔迹鉴定显示周正雄的笔迹与周子扬完全一致。
交易大厅的警报突然尖啸,林安然的BP机显示陈国华发来坐标:“去外滩18号码头,他们用冷冻集装箱在做场外对冲。”防弹车碾过湿漉漉的梧桐叶时,她瞥见后视镜里有辆桑塔纳始终保持着三公里距离,车顶的GPS天线正将安然集团的动向传往曼谷。
集装箱裂开的瞬间,刺骨寒气裹着荧光绿的信号发射器扑面而来。张慧举起频谱仪:“这些设备在接收离岸基金的做空指令,频率与冷库温度波动完全同步。”王建国用激光笔照射金属箱编号,紫外线下浮现出振华会的三角水印。
听证会最后陈述环节,林安然将父亲的辐射检测仪对准周子扬:“1993年红星厂爆炸的钴-60残留,就藏在你们的冷库夹层。”仪器的警报声中,周子扬的翡翠袖扣突然迸裂,内侧刻着的坐标正是当年林父失踪的长江入海口。
证监会主席的法槌落下时,黄浦江的潮水正漫过废弃的振华会码头。林安然站在ST星海更名后的“安然股份”铜牌前,看着晨光中排队的散户投资者。王建国的机械键盘仍在敲击,将周氏集团的违法证据加密上传至最高检服务器。
“真正的战争还没开始。”她摩挲着怀表背面的弹孔。远处货轮的汽笛声里,二十艘冷链车正列队驶过吴淞口,车尾的暗色涂料在朝阳下显现出振华会的蜂巢纹路——这场始于1993年的资本战争,此刻才真正进入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