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全1节 那一年的伤心事

那一年,1997年的夏天,炎热得仿佛连空气都在燃烧。对于初中生鲍博来说,中考的失败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他的自信和希望打得七零八落。数学,那门他向来不擅长的科目,成绩自然是一塌糊涂。即便是他一直引以为傲的语文——他的强项,也在关键时刻辜负了他的期望。

在临近中考的那一段时间里,他爱好古典文学,他太钟情于诗词歌赋,他太沉迷于秦皇汉武。可是,现实却是如此残酷,他用那平平仄仄的枪声,将自己的前途和希望,打了个魂飞魄散。他酷爱历史学科,可是,中考的失败,却使他的人生似乎失去了未来的方向,只剩下了对于历史的美好追忆。

鲍博蹲在地上,头深埋于双膝之间,脸色蜡黄如同陈旧的纸张,眉头紧锁,眼中泪光闪烁,仿佛承载着他沉重的失望。他的嘴角微微抽搐,显露出他拼命压抑的情感。汗珠从他的额头滑落,沿着脸颊滴落到地面,每一滴都像是他心中希望的碎片。他从未感到如此沮丧,仿佛自己的未来在这一刻被无情地抹去。

“也不必如此难过。你自己考得不好,也看一看其他同学考得怎么样。说不定中考的整体难度较大,都考得不是很好,这也未可知,说不定考高中还有点希望呢!”鲍博的父亲鲍东风,在一旁弯腰看着他,劝慰说道。

“别这么难过,儿子。”鲍东风轻轻蹲下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鼓励,“你自己考得不好,也看一看其他同学考得怎么样。说不定中考的整体难度较大,都考得不是很好,这也未可知,说不定考高中还有那么一线希望!”

“孩子,考了多少分,让你这么伤心啊?”站在一旁的大伯,眼神中带着关切,轻声问道。他的声音里没有责备,有的只是满满的关心。

“哦,这是你姚心宽大伯,教育局的退休职工。”鲍东风温和地介绍道。

“姚大伯好。”鲍博轻声问候。

“孩子这次只考了446分。”鲍东风眉头紧锁,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他小心翼翼地向姚心宽寻求意见:“姚大哥,您看,这分数上成才中学,还有希望吗?”

“没事办啊!”姚大伯干脆麻利地说。

鲍博听罢,轻轻“哼”了一声,把头埋得更深了。他的眼泪,就像那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滚地落了下来。

“那么,上个成功中学怎样?”鲍博的父亲鲍东风继续追问,语气中带着一丝迫切。

“别说‘成才’,‘成功’,就是‘成人’,这也很难!”姚大伯轻轻地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深深的无奈。

“其实,要说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姚大伯抬头望了望焦阳似火的天空,低头悄声说道:“找个关系,走走后门,只要舍得花钱,或许还能有点希望。”

鲍东风转向鲍博,语气沉重地问道:“孩子,你是想继续读高中,还是准备踏入社会,开始工作养家?”

“爸,我愿意继续读书,我还要考大学。”鲍博眼中含着泪花,语气坚定地说。

“行!只要你有这个志气,做父母的,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攻你读书深造!”鲍东风眼眶里涌出几行热泪,紧咬着牙关说道。

做父母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要脸面,不顾尊严,低三下四地去求人,为此而不顾道德底线,不顾社会的公序良俗。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子女永远是最为柔软的一块!

“如果我有缘就读高中,那么,在未来的三年内崛起,必将会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鲍博紧握双拳,从内心深处发出坚定的誓言。他将这句话刻入了自己珍贵的日记,作为每日自省的信条,不断地提醒自己。

笔锋为剑群英立,考场硝烟寂。

天边万马又千军,独木桥头,蜂拥簇江心。

龙争虎斗彩云舞,哪怕千番阻。

雄关斩将是时休,让那泪珠,不再打清秋!

尽历千难万险,在这年的秋季,鲍博如愿以偿,进入了成功中学的大门。

三年后,鲍博同学以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考入了一所市级师范专科学校,攻读他梦寐以求的历史专业。再两年,他通过专升本考试,在滨海师范学院历史专业晋升本科。如今,鲍博同学已蜕变为鲍博。他虽未通过常规途径进入成才中学,却意外地站上了该校的历史讲台;他虽未按常规路径升学,却成就了一名高中教师的职业生涯。这是一段用汗水和泪水编织的人生悲喜剧,充满了讽刺与激励。

如今,作为一名教师的鲍博,时常在想: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艰辛付出,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开创辉煌业绩,这是他的美丽人生;而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考上了一所普通高校的本科,甚至是专科、高职、职校的学生,在茫茫人海的大风大浪中久经历练,收获成功,这同样是一种美丽人生!学生中的前5%固然重要,而更需要我们这些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用真心去呵护的,却是那95%的绝大多数!让成才者成才,让成功者成功,让成人者成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我佛慈悲,普渡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