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敌人还有十天到达战场
- 大明:家父状元郎,正在被流放
- 安静l
- 2268字
- 2025-03-08 01:32:05
前哨山道,
五个白莲教众背着竹梯摸到断崖边。
领头的教众把梯子搭上缺口,刚刚爬过缺口踏上对岸,脚下土石却突然炸开一片火光。
紧接着在一连串的轰隆声中,
整片山崖仿佛被一只巨兽啃掉了一口,连带身后几个活人一起坠入深渊。
缺口在爆炸中又宽了两丈,这下是彻底绝了穆玄殷越过山道缺口的想法。
他只能发泄似的下令,令火炮和八牛弩朝着哨卡射击。
穆玄殷脸色铁青,他只能发泄似的下令:“火炮、八牛弩,朝着哨卡射击!”
火炮轰鸣,八牛弩的巨箭划破长空,朝着哨卡飞去。
而哨卡上的锦衣卫力士也毫不示弱,立即打炮还击。
两边对轰了几炮,
哨卡被炸塌了一座箭楼,
白莲则损失了几十个人和两架八牛弩,
穆玄殷心疼得直咬牙,这些东西得来不容易,不能在这种地方被浪费掉。
于是下令撤回了攻城器械。
后山,
有了六十余锦衣卫缇骑的加入,应对起来也轻松自如了。
那些靠肉体,好不容易才从地雷区趟出一条血路的白莲教勇士们,
拐个弯后,
却绝望的发现,
对面竟然早已经架起了数十把强弓硬弩……
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
白莲教损失了七百余人,还有三百余人则几乎个个负伤。
更折磨的是,他们的伤口不仅无法愈合,还在迅速的恶化溃烂。
如此难啃的骨头,穆玄殷还是第一次遇到。
他站在缺口处,望着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心中犹豫不决。
这仗,还打不打?
继续打下去,恐怕耗时耗力;
可若就此撤退,那之前的努力岂不全都白费了,圣女又怎么办?
就在穆玄殷犹豫着这么做到底还有没有必要的时候,
吴兴邦带着被捆着的穆妙之,走上了哨卡的箭塔。
“二牛,喊话!”吴兴邦对仲二牛说道。
仲二牛立即扯着嗓门喊道:“白莲教教主出来答话!”
穆玄殷正有此意,于是走到缺口处,喊道:“朝廷鹰犬,尔等如今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若是投降,我圣教还可以考虑留你们一具全尸!”
锦衣卫这边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二牛又喊道:“教主不妨算算,从昨夜到现在,贵教折了多少儿郎?七百?还是八百?
本大爷倒要看看,是你们白莲教徒多,还是我锦衣卫的地雷多!
还有!
你们留在山洞里的物资,足够我们撑上一年半载的了,看你们还有多少时间、人马经得住如此消耗!”
穆玄殷脸色阴沉,却无言以对。
吴兴邦这边更是得理不饶人,不等穆玄殷回话,又把穆妙之拉到了身前,让二牛继续喊话:“贵教右使还在我们手上,你们两次偷袭我们都没有杀她。若是再有第三次,那就休怪我们辣手摧花了!”
穆玄殷定睛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妹妹穆妙之。
她双手被绑缚在身后,发髻散乱却依旧高昂着头。
“狗官!“穆玄殷紧握双拳,眼中怒火似要喷涌而出。
他愤怒的回话道:“我圣教教众何止百万?你若敢伤害我圣女分毫,本座必将踏平山寨,拿你们所有人为她陪葬!”
他当然不能示弱,否则威信必将遭受重创,以后还怎么带队伍?
吴兴邦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借口已经帮他想好了。
“你倒是可以把大军都调过来对付我们!但我们为平息叛乱,即便身死,那也是死得其所。但你们的举事,却会注定因此而失败!”
“啊???”站在吴兴邦身后的李德、马昌二人,顿时傻眼儿了。
“举事?举什么事?”马昌有些懵了,“不是说查胡惟庸旧党吗?怎的又扯上白莲教造反了?“
“你俩傻啊!对面这可是白莲教,白莲教不造反,他还能干嘛?!”李德鄙夷的瞥了马昌一眼。
“那胡惟庸余党,咋就跟白莲教牵扯到一起了?”马昌又问道。
李德无奈地摇了摇头,道:“还不是百户捅出来的篓子……我路上也没顾得上跟其他兄弟们说,而且我也实在说不清楚……”
“你……”
这时,二牛又按照吴兴邦的授意喊起了话:“不怕告诉你,你们要造反的事情,陛下肯定已经知晓了。
朝廷大军,现在恐怕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我们巴不得你在这里跟我们耗着……”
穆玄殷知道,吴兴邦这话十有八九可能成真。
朱元璋老奸巨猾,不可能没察觉到青州府的异动,也不可能只派出吴兴邦他们这一队明面上的锦衣卫。
原本计划顺利的话,他们最多在年底就会举事,
那时候正是天寒地冻,百姓生存最困难的时候,
白莲教和齐王府只要振臂一呼,响应者肯定众多。
白莲教、齐王府、细川家三方联合,可以很快占领青州、登州、莱州等地,
北元太尉纳哈出再出兵辽东,
首尾皆是敌人的情况下,北平的燕王朱棣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而封地于太原的晋王朱棡,又向来与朱棣不合。
如果朱棣遭到攻击,他很大可能不会出兵相助。
那么到时候两面夹击北平,朱棣大概率只能弃城而逃。
赶走朱棣后,北元就能从辽东、北平长驱直入,与齐王府、白莲教、倭人连成一片,将大明东北部和山东地区割裂出去。
这是他们颠覆大明朝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棋。
如果因为被区区几十个锦衣卫牵制在莲花山里,导致举事失败,
白莲教恐怕会成众矢之的,
穆玄殷这个白莲教主下场也肯定不会好到哪儿去。
就在这时候,有教众来匆匆来到穆玄殷身边,轻声禀报道:“禀教主,左使已经回到总坛!”
“珏弟回来了?!”穆玄殷语气中有些压抑不住的惊喜。
高珏,白莲教左使,也是穆玄殷的军师,智谋过人。
白莲教能发展到如今规模,离不开他的出谋划策。
如果说穆玄殷是白莲教的心脏,那么高珏就是白莲教的大脑。
穆妙之则负责的,则更对是白莲教的凝聚力、外交与教徒吸纳。
“左使还有信带给您!”说完,他递了一封信给穆玄殷。
穆玄殷急忙拆开信封,只见上面写着:“吾兄亲启。
弟虽不才,然已成功说服北元太尉出兵,并约定十二月三十共同发兵!
今骤闻右使被擒,弟万分悲痛,然大事在即,不可因小失大。
望兄审时度势,切勿因一时之怒而坏了大局。
弟已着手准备下一步行动,待时机成熟,必与兄共谋大业。
弟,高钰敬上。”
穆玄殷看完信,心中稍安。
高钰的回归和带来的消息,无疑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只是他眼底还有一股难以掩饰的哀伤,不自禁的呢喃道:“珏弟啊,妙之可是你的未婚妻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