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彷徨(上)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媒体的官网上,都置顶了一条热搜,标题是“你想突破认知限制,实现永生吗?”

在某个知名的论坛上,网友们的留言是这样的。

“认知限制?这是个什么鬼。”

“秦始皇,快来啊...”

“我想永生,但是到时候,人活着,钱没了,怎么办?”

“人类的认知是无限的吧?永生,不可能。”

“生老病死,不是永恒的规律吗?”

“小编,你又调皮了。”

“这热搜,怎么回事。现在的舆论沦落到这个地步了吗。”

“瞎扯淡。”

“怎么突破,有人能告诉我吗?在线等,挺急的。”

“永生灵药开发项目众筹,有意联系...”

......

与此同时,在意大利罗马,一处街道的拐角,一家鲜榨果汁店门口,正坐着张默和陈嫣然夫妇。他们的对面,是一个头发微卷,戴着鸭舌帽的男子,显然是个欧美人。

“洛克,情况如何?”张默问道。

“还在跟踪,跑不了的。”鸭舌帽男子说道。

自从张默和陈嫣然成为双面卧底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俩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这一切,主要归功于通灵计划项目安保部门的配合。时不时将项目有关的一些信息,通过张默夫妇透露给国际上的相关组织和国家。因此,张默和陈语嫣在国际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的地位不断上升。现在的职务,已经和洛克平级。

自从通灵计划项目和国际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有限合作后,张默和陈嫣然的潜伏身份就无关紧要了。为了更好地维护项目的开展,做好安保工作,双方一合计,两个后勤保障部门展开全面合作。

这次的跟踪行动,由张默负责,监视一名秘密组织的头子。这个组织是拥护神灵的,叫做“浑水组织”。这个组织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成立的,目的是维护神灵的权威,从而维护从古至今的某些宗教势力的价值观。这个组织在近期,不知从何种渠道,得知了方教授最新研究成果,确定了神灵的存在。

显然,通灵计划的研究成果,与这个组织的信仰和价值观,发生了严重冲突。鉴于安全考虑,项目组和研究中心联合组织实施了这次跟踪行动。

“洛克,你的人现在在哪里?”张默又问道。

“就在教堂周围,我布置了三个人员监视。”洛克很轻松地笑笑说道。他心里挺羡慕张默夫妇的,真是幸运啊,结识了项目组的人员,现在升职好像坐上了火箭一样。

“对了,我还使用了项目组最新的跟踪技术。”洛克很得意地说道。

“你是说灵子跟踪器吗?”

“是啊,我们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在这个浑水头目大脑中注入了一束灵子。”

“哦,那就不用担心跟丢了。”张默也轻松起来。

灵子跟踪器,是根据两颗有过接触的灵子,相互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实现信息传递,这个理论基础,研究出来的。它首先要将两颗灵子接触过,然后将其中一颗注入被跟踪者大脑,大脑意识控制模块就能以这颗灵子为媒介,源源不断传送信息到监视者的监控设备上。

难点在于如何将灵子注入被跟踪者大脑中,这就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比如在被跟踪者熟睡时,潜入房中注入。也可以绑架该被跟踪者注入,还可以远程发射注入,等等。手段多种多样,但都需要一定的专业人员。

然而,这个问题对洛克来说,又不是难题,所以,今天的跟踪行动,变得轻松起来。

这时,监控器上传来声音。洛克打开耳机,听到他的下属报告,头子已经进入教堂,正在忏悔室和神父交流。

“哦,把声音接进来。”洛克说道。

很快,头子的声音传入了洛克的耳朵。

“神父,我们不允许人类凌驾于神灵之上。”头子说道。

“为何?”

“如此,神灵还是神灵吗?我们的信仰还存在吗?”头子又紧张地说道。

“那又如何?”

“神父,你怎么一点不紧张?”

“宗教已经日落西山了。”神父叹了一口气,然后又正声道:“但是,几千年的传承,对神灵的崇拜,不能在我们手中丢掉。我们必须阻止通灵计划继续发展。”

“对,神父,教会已经通过我们的提议了吗?”

“这次让你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

洛克把监听到的信息,同步传给了张默及陈嫣然。所以两人和洛克同步了解了头子和神父交谈的细节。

“洛克,事关重大,我们要立即报告给项目组和研究中心。”

“好的,张。”三人目光交流了一下,充满了激赏之意。这次的行动很成功,也很简单。并且,为后续的跟踪和处置,安装了便捷的手段。这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科技的代差,确实让落后一方沮丧。

“老墨,你对最近网络上的热搜,怎么看?”在杭城湖边的茶室里,知名网络时政评论员韩桥,正在和他的老同学李墨聊天。这两位代表了当前舆论界的两大阵营。一个主张激进,一个主张稳妥。

“什么热搜?”看着袅袅上升的水汽,望着窗外湖面风平浪静,几艘游船中传来的欢声笑语,李墨看了一眼韩桥,又把头转向窗外。一幅很无理的样子。同学之间,就是这样,放松状态,无需做作,也不用多想。

“当然是关于突破认知,实现永生的问题。你这不要装啊。”韩桥有点鄙夷地说道。李墨是搞社会学研究的,总是这副你们都不懂,只有老子懂的态度。所以,朋友很少,但这不妨碍他在社会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越不合群的人,越有独立思想的人,越不受人欢迎。这是社会规律,李墨当然知道,但他不想改变。韩桥和自己是老同学,自己也不必装,难得如此。

“老韩,急啥,先喝茶,看看窗外的风景。你这样,怎么在单位里混的。”李墨有点笑意,继续说道:“哦,对了,你没有单位。个体户,你别忘记缴税啊。你们这帮人,赚得这么多,有没有依法纳税啊?”

“我去,怎么,又想敲竹杠?今天这茶不是我请你喝的嘛?”韩桥笑嘻嘻地说道。

两人相互夸了对方几句,看了会儿风景,然后继续话题。

“你刚才说永生?”李墨突然说道:“我觉得,永生并不是什么好事。可是,你想啊,这个连秦始皇都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我们能不向往吗。”

“你想永生吗?”韩桥问道。

“不是好事,你想。假设你可以长生不老,到时候身边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周围全是陌生人,连想说说话的人都没有,还有什么意思。”

“老墨,现在说的是,所有人都能长生不老。你觉得这样的世界,怎么样?”

“人满为患,到时候,地球上每一寸土地上,都站着一个人。”

“所以,你是反对永生的?”

“对,我反对。不过如果能够适当延长人的寿命,倒是可以考虑。比如活到一百五十岁,两百岁,之类的。嘿嘿。”李墨喝了口茶,嘿嘿地笑着说道。

“你呢?”李墨又问道。

“我?当然永生,支持啊。”韩桥看了看李墨,站了起来,背着手,面朝湖面,低头踱了几步。

“老墨,你想,如果你能永生,然后到时候不想活了,自己找个地方投湖什么的,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我会游泳啊。”

“不要抬杠。我是说,能永生,就多了一种选择,懂?”韩桥对高傲的李墨嚷嚷道。然后回到座位,猛然喝光了茶杯里的茶。

“老同学,这次的热搜,有点奇怪,你有没有感觉?”

“当然,这是有意为之。”李墨不以为意。这是很常规的手法,先听听民意,再考虑下一步措施。

“难道,我们真的已经掌握了意识突破的技术?”韩桥是局外人,网络评论都是瞎评论,只是网友给力给捧起来了。

“老韩,内幕消息,你可不要外传。”李墨神秘兮兮,凑到韩桥身边,用手遮着嘴巴,低声说道。

“老墨,这里只有我们两人,你这太矫情了吧。”韩桥一把推开李墨。

李墨坐正身体,正色说道:“老韩,据可靠消息,我们确实掌握了人类意识突破的技术。”

“你可能无法想象,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特别是基础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说的重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重大,而是非常重大。你明白吗?”李墨看着韩桥,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激动地来描述一件事情。作为一名社会学家,他看待问题都是非常理性和宏观的。而这次的话题,却热血沸腾。

“真的假的?什么理论?”韩桥有点不信,现在无论哪方面的信息,到了网上,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既然是老同学李墨说的,韩桥还是有点信的。

“世界本源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科技。哎,反正说了你也不懂。”李墨幽幽地说道:“这个理论和技术一出,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全世界的科技界,都没什么声音吗?他们都在盯着我们,国际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你知道吧,国际最顶级的科研组织,他们派了两个专家,给我们打下手。”

这说得有鼻子有眼,韩桥不得不信了。

“然后呢?”

“原先的科技,与这个理论和技术相比,都是渣渣。你信不信这个世界是可以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李墨盯着韩桥,盯了很长时间。

韩桥的目光有些涣散,脑子里不知在想什么。

“我,不太信。”他过了好一会儿,才犹犹豫豫地说道。

“但是,这是真的假的?”韩桥又问道,确实有点不自信。

“我想应该是真的,我又没有见过,我也是听人说的。但那人说的应该是可靠的。我估计他透露这些信息,也是有目的的,或者说是受了上级的指示。”

“这是为何?”

“我估计和这次的热搜有关。你想想看,一项石破天惊的技术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社会上会如何反应?会不会造成恐慌或者混乱?”

“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到底是什么技术啊,如此恐怖吗?”韩桥喃喃地说道。桌上的茶,两人已经很久没有动过了。

“热搜标题不是给出答案了吗?你还是媒体人了,怎么连这种分析能力也没有啊?”,李墨继续说道:“我帮你分析,你看啊,‘突破认知限制’,说明这个技术和认知有关系,另外也说明我们目前的认知是受限的。”

“另外,‘实现永生’,说明这个技术可以改变人类的生老病死,这个规律。这是不是石破天惊。”

“哦...”韩桥沉默了片刻,问道:“人类认知突破后,是否意味着对世界的认知会加深,也意味着人类的智能水平会提高?”

“可以这么认为,具体我也不知道啊。老同学。”

“这和人类永生有什么关系?”韩桥还是没有想明白,继续问道。

“你问我,我问谁去?我又不是做科学研究的。我是一个社会学家。”李墨叹了一口气,又说道:“哎,说起来,这个事情既然已经透露出来了,那么就说明已经十分稳了的。目前有一项新技术,你知道吗?”

“什么技术?”韩桥像个白痴一样,什么什么地问个不停。也难怪,这些信息,大部分需要自己脑补,实在太吃力。

“通信方面的,而且不受时空限制。比如你在这里,我在月球上,你发信息,我立马收到。牛不牛?”

“哦,还有,据说最近人工合成了一种合金,任何手段都无法破坏它。如果把这个合金用在战场装甲上,你说有什么效果?”

“还有,据说我们已经掌握了新型发动机的技术,动力可以源源不断输出,你的汽车,可以不用加油在路上跑了。”

“啊,那用什么动力?”

“也是这项理论突破后,我们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的,把这个动力系统安装在任何机器上,基本上永远不用加油。石油未来将不再是国家战略储备。”

“了不起,威武啊。”韩桥是热血中年,年轻时也是愤青。但到了现在的年龄,随着认知的拓展,看事情更加全面和宏观,渐渐能够想明白一些原本瞎起哄的事情。这种理论和技术,确实增强了自己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老墨,那么我们真的能够永生?”

“这不见得,估计在权衡利弊,也可能还在研究中。”

“反正,我是绝对支持这个研究的,永生,你听听这个词,多美啊。”

“呵呵,你不搞社会学,不知道其中的内在逻辑,不见得是好事。”

两个人的观点产生了差异,这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想法,有些向往,有些怀疑加彷徨。不是说不想永生,而是考虑永生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到底有多大。而且要实现突破生老病死,实现永生,到底有哪些坎坷的路,套趟过去,大众也不得而知。

俩人又在喝了会茶,扯了一些其它话题,就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