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康力电子

12月伊始,随着九龙实业对淘化大同的收购,雷永孝也准备整顿旗下产业。

九龙实业实业集团(原上市公司九龙实业)成立,办公室场地全部搬入九龙大厦。

就连淘化大同总部也一同搬入,只是把贸易事业部将搬到了中环新租赁的办公室。

当然,这也只是临时的办公总部,将来肯定要全部搬到中环。

九龙集团旗下全资拥有九龙地产、青州水泥和青州管业,以及控股上市企淘化大同(73%)。

受到如此利好,九龙实业市值突破20亿港币,达到20.3亿港币,正式成为香江二十一大上市企业。只落后排在20位的会德丰(21.4亿港币)之后。

至此,九龙集团控制的资产达到25亿港币,成为香江响当当的财团系。

同时,香江商界盛传,九龙集团目前负债累累,准备出售淘化大同的物业资产,进行化债。

传言有板有眼,说什么第一个出售的资产就是大同工业中心大厦。

这可是一个优质资产,楼高12层,总楼面积18万平方尺的工业大楼,吸引无数买家咨询,准备趁火打劫。

接下来一个消息,让所有人打消这个念头。

淘化大同宣布,将用1.83亿港币,收购全资永辉超市及其附属企业的喜士多便利店、湾仔码头食品公司。

曲凯翔在发布会上说:淘化大同财产状况良好,公司账上拥有现金流5000万港币,此次出售物业资产,只是公司战略调整。

这是对业内传言的驳斥,淘化大同不差钱。同时,也让喜士多便利店第一次进入资本的眼中。

经过媒体的报道,发现永辉超市已经有了五间旗舰店,喜士多便利店也达到开店数50家,明年开店数将达100家。

而且,喜士多实现了盈利,虽然每间店一月才几万港币,但积少成多,几十家门店一个月下来总盈利达几百万港币。

其实,这次交易,淘化大同是打的白条,没有拿出一分钱来,收购款必须得出售物业资产,才能够付给雷永孝个人。

………

九龙大厦。

雷永孝正在和康力集团的柯俊文来访。

柯俊文从60年代开始,就创办康力实业,从事塑胶行业,在他的悉心经营下,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到70年代初,开始制造收音机、卡式录音机、电子表、电视机、电话机以及印刷线路板等。

如今,康力已迅速发展为香江电子业规模最庞大的企业集团,旗下企业多达30余家,拥有员11000人,厂房面积高达160多万平方英尺,而且大部分是自持物业。

厂房遍布观塘、新蒲岗、沙田、屯门及元朗等各个工业区,每年营收达到10亿港币。

他的声名,可谓一时无俩,震动了整个香江工业界。

“柯生,你的亲临,让九龙大厦蓬荜生辉。”

“雷生,客气了。”柯俊文笑道:“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

“哦,柯生也是为了大同工业中心大厦而来?”雷永孝笑问道。

“雷生不愧眼光伶俐,一眼就看出来我的来意。”柯俊文笑了笑道。

“行,既然今天柯生亲自登门求购,只要价格合适,立马就可以成交。”雷永孝豪爽快答应。

康力集团应该是正准备上市,需要扩大企业规,也正是因为如此,柯俊文正通过银行贷款疯狂扩大。

在1984年1月出现了严重亏损,由中资新琼企业接手,成为中航企业的一员。

其实,康力集团早就是一家山寨企业,发展基本上靠银行贷款,一旦遇到经济衰退,就抵抗力不足。

“雷生,我愿意出价1.58亿港币,购买大同工业中心,怎么样?”柯俊文豪气的报出了一个高价。

不愧是一时无俩的工业界大佬,这种霸气侧漏豪爽,令雷永孝甘拜下风。

他没有犹豫,既然他爽快,自己不能被柯俊文比下去,笑道:“行,就依柯生的价格。”

其实,雷永孝心中的底价就是1.5亿港币,既然达到了要求,就做一个顺水人情而已。

接下来,双方在律师在草拟协议,他们俩继续寒暄。

“柯生,康力集团要准备上市了吧?”雷永孝问道。

“雷生,我们是有这个计划,目前正在上市准备期。”柯俊文回答道。

“是吗?不知道估值多少?”雷永孝淡淡的问道。

“9.8亿港币,总股本1亿股,公开发行3000万股,雷生有没有兴趣入一股。”柯俊文为了冲刺上市,现在可是到处拉投资。

他这一问,可勾起了雷永孝兴奋,这间企业可以说还行,就凭他的地皮储备,就值得入一股。

何况,背靠内地这个市场,未来的家电市场还是很有前途,只是估值有点高。

前世,新琼企业1.8亿港币注资,就成为了持股34.8%的大股东。

雷永孝也想接手,既然如此,就可以先成为一个小股东,到时候也好顺其自然成为大股东。

“是吗?”雷永孝笑着道:“如果柯生欢迎我成为投资人,我当然愿意,只是不知道柯生可以让出多少股份?”

柯俊文见他愿意,伸出五个手指头,笑道:“雷生,我还拉了一些投资人,可能只能够让给你5个点,你看行不行?”

柯俊文不想让投资股权太集中,这样有利于他今后掌控公司,否则,会有被赶下台的风险。

“可以。”雷永孝点头道。

入股康力集团5个点,按照9.8亿港币估值计算,就得拿出4900万港币。

虽然这个估值有点虚高,但现在香江哪家企业市值不虚高。

具体由旗下哪家企业持股,雷永孝基本上不用考虑,就让英伟达入一股即可,将来要不要借壳上市,到时候再决定。

因为,电子科技企业不一定要上市,就像未来的民族企业华为也没有上市。

至于上市公司的壳,完全可以用到雷永孝旗下其它企业,例如天天报业公司。

接下来,双方都很痛快的草签协议,包括工业中心大厦的买卖合同和康力集团的入股协。

结束后,柯俊文带领团队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