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硕鼠
- 人在秦时,我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 欢乐潇洒哥
- 2043字
- 2025-03-31 08:01:04
黑衣人有气无力的道:“我叫成龙。”
章邯脸色一沉:“你怎么不叫陈真?给我把态度放端正点!说,你叫什么?”
黑衣人又道:“我叫陈真!”
章邯拿起烧红的烙铁,在黑衣人面前晃了晃。
黑衣人顿时就急了:“我说,我说,我叫曾哥。信我,你信我啊,我真的叫曾哥,你相信我啊!”
章邯丢下烙铁:“好,有种,是个汉子,可惜,你为何非要帮着这些想发国难财的士绅呢?来人,取我的大斧来!”
很快,章邯拿起大斧子,对准了黑衣人的手指。
这种重斧可是很重的,章邯又是单手拿着,虽然能拎起来是一回事,想要灵活运用,显然是差了点火候。
至于用这把大家伙去切一根手指,难度更是成倍上升。
何况章邯想干的还是精细活,这根手指是要分七八次来切的。
结果第一次尝试就出了事故,巨斧落点偏了一点,更是飘忽无力,结果直接将黑衣人的手指末节彻底砸烂。
黑衣人顿时就惨叫起来。
章邯提着巨斧,咔咔又是两斧子砍了下去。
见黑衣人惨叫个不停,章邯不满地喝斥着:“鬼叫什么!想说什么等我切完了再说!现在没人想听!
先砍了你的手指,再砍了你的蛋蛋,这可是我的拿手绝活!
反正只需要写好口供,用你的手按割掌印就行,你说不说,都无所谓的。
真以为非要你招了才有证据,愚蠢!
怎么,你不服气吗?”
“我说!我什么都说!”
黑衣人彻底崩溃了,他终于认清了一个现实,眼前的这批人手段之毒辣,可比那些士绅狠的多了。
人家士绅好歹也是屈打成招,这些家伙连屈打的步骤都能直接跳过了!
很快,一份口供就被送到了李安澜这里。
“死无对证也挺好,还好我李安澜不需要证据!
在规则范围内,他们确实是无敌的。
好在,我李安澜下棋,向来是抡起棋盘直接砸的!
出兵,按照名单上拿人!
记住,一个都不可放过!”
“是,太傅大人!”
......
一众大大小小的官员纷纷面面相觑,不知道李太傅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他们都已经知道,河东郡的粮库,已经被烧的差不多了。
就是有一些粮食被抢救了下来,也不够剩下的老百姓吃的。
没了吃的,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众官员虽然在心里各自有各自的算盘,但是没有一个傻瓜愿意来当出头鸟。
事情明摆着,李安澜就是秦王政真正的心腹。
于是河东郡的贪官们纷纷摆正了态度,毕竟这是大爷,得罪不起!
但问题是,粮仓里面的粮食,早就被他们卖完了,这可怎么办?
去年河东丰收,除了输送给关中一百万石漕粮,敖仓两百万石军粮之外,按照传统,河东郡本地的粮仓里,也应该有同样数字的储备,以备关东出现饥荒或者险情,朝廷急用之需。
但是……
现在的根仓里面,只有不足五十万石存粮,剩下的粮食去了哪里?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河东官场中,有人传说着,是翡翠虎花重金买走了根仓里的粮食。
也有人说,他亲眼看到了从东方来的槽船,运载着一船船粮食,顺河而下,去了魏国那边。
还有人说,是齐国的大商人疏通了郡尉的门路,把粮食给运去贩卖了。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真真假假,分不清楚。
但有一点,确凿无疑河东根仓与湿仓中储备的粮食,至少有一半,不翼而飞。
这才是郡守不敢救灾,而郡尉不发一言的真正原因!
因为只要开仓,那就露出马脚了,会让天下都知道,汉家的粮仓,河东郡中出现了仓鼠,一次就啃掉了河东一半的存粮!
这事情要是被踢爆,整个河东郡从上到下,八百石以上的官吏,统统都要去廷尉衙门里走一遭,负责粮仓安全的军官与差役、司马,全部要掉脑袋,至于郡守与郡尉,肯定要被灭族!
这才是河东郡官场上上下下,都对现在郡守不开仓而郡尉不发一言统统沉默的原因。
谁敢揭开这盖子?
谁揭谁就要被整个河东郡的官场力量反扑,撕碎!
本来糊弄一下就过去了,结果李安澜居然亲自来河东监督,这可要怎么办?
实际上,由于现在没有退休金制度,总不能说,将来权力没有了,还要傻傻的回老家过粗茶淡饭的日子吧?
那是笨蛋才干的事情。
于是,不少人合伙做起了倒卖官仓粮食的买卖。
当时。他想的挺好的。
过去三四年,河东郡的官仓里的粮食,常常去年的还没吃完。今年的就又堆进去,每年,都有许多发霉的粟米被拉去喂猪。
这实在是太浪费了!
既然每年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石粮食堆在仓库里发霉甚至腐烂,那么为什么不能卖点钱呢?
商人们开的价钱实在让他无法拒绝。
于是。河东两个官仓的粮食就不断消失,与此同时,整个河东郡上上下下的官吏,都吃的满嘴肥油,许多官员,对他也感恩戴德起来,这让贪官们变得飘飘然起来。
更重要的是,之前一直担心的朝廷的巡查使者与来往的官员们。根本就没发现河东郡的官仓里的粮食少了。
那些家伙通常只是围着仓库转一圈,看到仓库有陈粮。就打打哈哈回去交差了。
于是,贪官的胆子越来越大。
卖出去的粮食也越来越多。
开始他还只敢卖个几千石,后来变成一万石一万石的卖,最后,一次就卖了二十万石给魏王,至于魏王要这么多粮食做什么,他才懒得管!
可谁成想,风云突变,老天爷居然降下了蝗灾。
虽然有咸阳旨意,总算及时扑灭了蝗灾,没有让其扩大全郡,加起来各县的受灾田地也就几千顷的样子。
说句老实话,若是在往年,这根本无伤大雅,根仓甚至只需要漏一个口子,靠河东郡自己就能摆平。
然而,当他想开仓放粮的时候,才愕然发现,原本满当当的根仓,竟然只有五十万石存粮,不及鼎盛时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