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韩非

秦王政九年,小圣贤庄的庭院中,微风轻拂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韩非站在庄门前,他那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复杂的情感,有对学成归国的期待,又有对未来命运隐隐的忧虑。他作为韩国的公子,在这小圣贤庄的岁月里,学到了诸多的学识与谋略,然而他深知,韩国如今的处境,在秦国日益强大的阴影下,已岌岌可危。

荀子缓缓踱步而来,他的目光落在韩非身上,眼中有着欣慰与担忧交织的复杂神色。

荀子开口道:“韩非啊,你这就要回到韩国了。为师看你学有所成,本应是高兴之事,可心中却总是放心不下。”

韩非恭敬地向荀子行了一礼,说道:“先生,弟子明白您的心思。韩国如今内忧外患,在秦国不断扩张的局势下,犹如风雨中的孤舟。弟子身为韩国公子,自当回去,哪怕前方是荆棘满途。”

荀子轻轻叹了口气,说:“韩国积弱已久,你这般贤能之人回去,想要改变局势,谈何容易。秦国如今的变法图强,其国力之盛远非韩国可比。韩国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你虽有满腔抱负,怕是难以施展。”

韩非握紧了拳头,眼神坚定地说:“先生,弟子深知其中艰难。但韩国是弟子之故国,那里有弟子的子民,有弟子的亲族。若任由韩国在这乱世中被秦国吞并,弟子心中难安。纵然只有一线生机,弟子也想回去一试。”

荀子看着韩非,缓缓说道:“你这一去,必然会卷入韩国的政治漩涡之中。韩国的君主,是否能真正信任你,重用你?朝堂中的奸佞之臣,又是否会容你这般有能之人?这些都是你需要面对的问题。”

韩非微微点头,说:“先生教诲的是。弟子也考虑到这一层。但韩国如今的局势,不变则死。弟子想凭借自己所学的法家之术,试图为韩国找到一条出路。即使最终无法改变韩国被秦国所灭的命运,弟子也想在韩国的历史上留下自己曾经努力过的痕迹。”

荀子皱起了眉头,说:“你虽有此雄心壮志,可这乱世之中的政治斗争太过残酷。你太过单纯善良,这世间的人心险恶,并非你所能完全洞悉。你在小圣贤庄,虽也有过与人论政的历练,但毕竟与真正的朝堂不同。”

韩非洒然一笑,说:“先生,弟子明白。弟子在韩国时,也见识过朝堂中的明争暗斗。弟子不会天真地以为一切都是一帆风顺的。但弟子相信,只要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哪怕牺牲自己,也是值得的。”

荀子摇了摇头,说:“你莫要做此等傻事。为师不希望看到你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你若能在韩国保全自己,慢慢图谋发展,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然而,这韩国的局势,似乎容不得你如此从容。”

韩非看着远方,说:“先生,弟子的命运已与韩国紧紧相连。弟子无法眼睁睁地看着韩国走向灭亡而无动于衷。弟子虽然预见到自己的前途可能布满黑暗,但依然义无反顾。”

荀子双手背在身后,沉思片刻后说:“你这性子,倒是与你的父亲韩王安不同。韩王安生性懦弱,在韩国面临危机之时,他更多的是选择求和与妥协。而你,却有着这般坚定的信念。只是,这坚定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与风险。”

荀子与韩非一边往小圣贤庄的大门外走去,一边继续交谈着。

荀子又说:“非儿,你研习法家之学,在韩国,法家的思想或许能够为你所用的地方很多。但你也莫要全然摒弃他家之长。韩国之地,百姓质朴,然传统礼教也有其可取之处。你可以以法家为主,融合儒家的礼义,让韩国在变法图强的同时,不失民心。”

韩非拱手道:“先生之言甚是。弟子明白治国之术需博采众长。韩国如今之困,在于百姓困苦,法令不严,贵族特权过重。弟子回去后,想先从整饬法令入手,严惩贪官污吏,让百姓看到国家的公正。再以礼义引导百姓,使韩国上下齐心。”

荀子点了点头,说:“你此举若能顺利施行,韩国的国力必然会有所提升。然你需注意,这法令不可过于严苛,以免引起民怨。同时,你对贵族的整治,也要小心应对。韩国的贵族势力盘根错节,他们必然不会坐视自己特权被削减的。”

韩非微微皱眉,说:“先生的担心弟子亦有考量。弟子初回国,不宜树敌过多。弟子打算先从一些与王室关系不大的小贵族入手,以积小胜为大胜。待到时机成熟,再对那些权势熏天的大贵族动手。”

荀子赞许地说:“你这一策略倒是稳妥。只是你要知道,韩国的贵族们并非无能之辈,他们也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对抗你。你需有应对之策。”

韩非自信地说:“先生放心,弟子研习法家多年,自当以智取胜。弟子会在韩国国内培育自己的势力,结交那些忠心耿耿且有能力为韩国效力的臣子,与他们共同谋划改革大业。”

荀子又提醒道:“你要小心间谍,如今这乱世,各国之间的间谍活动频繁。韩国虽然弱小,但秦国等强国定不会放过在韩国安插间谍的机会。他们可能会在你变法的过程中制造混乱,破坏韩国的稳定。”

韩非眼中闪过一丝警惕,说:“先生所言极是。弟子回国后,定会加强情报的搜集,对于那些可疑之人严加防范,绝不让秦国的阴谋得逞。”

荀子看着韩非,心中满是担忧。

荀子说:“非儿,你虽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但命运有时候并非人力可为。你回韩国之后,可能会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挫折,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一旦你遭遇不测,你的抱负将无法实现,这将是多大的遗憾啊。”

韩非表情凝重,说:“先生,弟子明白自己的选择可能会带来这样的后果。但弟子的使命便是为韩国寻求生机,若因害怕死亡而退缩,弟子一生都会良心不安。弟子的理想,便是让韩国在这乱世之中得以立足,发展自己的国力,而不是成为秦国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