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准备酿酒
- 火红年代开始逍遥自在生活
- 微风潜入夜
- 2111字
- 2025-04-04 12:15:35
徐慧真瞬间从徐东阳怀里站起,手忙脚乱地整理好胸前有些凌乱的衣服,抬起头,狠狠地瞪了徐东阳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这家伙,就会乱来”。徐东阳却跟个没事人似的,还厚着脸皮在徐慧真耳边悄声嘀咕:“媳妇,你的身材可真好,以后咱们孩子的口粮都不用愁啦。”说罢,大大咧咧地搂着徐慧真朝着前院走去。
徐母看着从后院并肩走来的两人,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说道:“东阳,快去洗洗手,准备吃饭啦。”徐东阳听到后,乖巧地点点头,转身去洗手了。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徐东阳边吃边说:“娘、爹,我今天带回来的这人参,咱一半用来泡酒,一半磨成粉吃吧。”
“东阳啊,这百年人参可是稀罕玩意儿,要不留着以后去四九城卖了换钱吧?”徐母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
“卖?”徐东阳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说道,“为啥要卖呀?把这人参磨成粉给爹调养身子多好,身体可比啥都金贵,钱可买不来健康。我还盼着您二位长命百岁,多享享清福呢。”
徐母听了,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女婿又孝顺又有本事,这日子啊,越过越有奔头。
吃完饭,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悠闲地唠着家常。
“娘,上次慧真给我的那些酒还在地窖里存着呢,明天我把它们拿出来,用这人参泡酒,听说喝了能强身健体。”徐东阳兴致勃勃地说道。
“对啊,东阳,这几天我把家里翻了个遍,也没瞧见我卖给你的那些酒。你到底藏哪儿了?”徐慧真满脸好奇地问道。
“我啊,在后山挖了个坑,把酒全埋里头了,明天就去挖出来。”徐东阳嘿嘿一笑。
“东阳,不用挖出来。”一直没吭声的徐父开了口,见徐东阳一脸疑惑,便解释道,“这人参保酒,得用好酒才行,普通酒可配不上这百年人参。你找个时间把家里酿酒的设备拉过来,咱自个儿酿点好酒。”
“这有啥不一样的?上次您卖的酒不也挺好喝的嘛。”徐东阳挠挠头,不解地看着父亲。
“这里头学问可大了。”徐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着说道,“用好高粱和普通高粱酿酒,虽说工艺和陈酿时间一样,但酿出来的酒,品质和口感那可差远了。用好高粱成本高,酒自然卖得贵。贺家小酒馆,来喝酒的大多是些穷苦百姓,好酒他们喝不起,所以只能酿普通酒卖。要酿好酒,得先有销路,不然卖不出去,生意可就做不下去了。”
徐东阳听得似懂非懂,点了点头。就听徐父又说:“你把酿酒设备拉过来,我去县城买些优质高粱,这高粱好坏,你可分不清,别到时候买错了。”
天刚泛起鱼肚白,徐东阳就一趟趟把东西全拉回了家,整整齐齐码放在西厢房里。瞅见徐母从屋里出来,他立马迎上去,笑着说:“娘,东西都拉回来了,您仔细瞧瞧,还缺啥不?”
徐母刚伸完懒腰,睡眼惺忪地听到这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天才刚破晓,那些大酒缸、酿酒的家伙什,还有那笨重的石磨,竟然都被拉回来了?她赶忙走进西厢房,第一眼看到那堆东西时,还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了,赶忙使劲揉了揉眼睛,这才确定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她激动得声音都拔高了,扯着嗓子喊:“老伴儿,老伴儿,你快过来瞅瞅!”
徐父听到喊声,从里屋走了出来,慢悠悠来到西厢房。一看到那成套的酿酒器具和石磨,啥话都没说,只是对着徐东阳竖起了大拇指,眼神里满是赞许,那意思再明白不过:这小子,真有本事!
徐父围着那些器具转了好几圈,眉头微微皱起,开口说道:“东阳啊,虽说这些家伙什都拉回来了,可咱还得想法子解决水的问题。用普通井水酿酒,那口感,总归是差了些。”
徐东阳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连忙说道:“爹,我知道后山有山泉水,还是活水呢,您说用来酿酒行不?”
“行啊!那地方在哪呢?远不远?”徐父听到有山泉水,急切地问道。
“有点远。不过咱这不是在山脚下嘛,咱可以砍些竹子,把它们连起来,把山泉水引到家里来。这样一来,酿酒的水有了,咱平日里喝的水也不用愁了。”说着,徐东阳就准备出门往后山去。
徐母见状,赶忙大声喊道:“东阳,吃了早饭再去呀!”
“不了,娘。早上拉器具的时候,我在路边随便吃了点。中午我也不回来吃了,我打算去北面砍竹子。”
“要不要你爹去给你搭把手?”
“不用了,娘。这活儿现在爹干不了,就让他在家好好歇着吧。我走了啊!”徐东阳说完,扛起砍刀,背上猎枪,大步往后山走去。
“唉,东阳这孩子,真是太能干了!”徐母又走进西厢房,看着那些器具,到现在都觉得像在做梦,东西咋就这么快都拉回来了呢?正想着,回头瞧见自家闺女徐慧真睡眼惺忪地从屋里走出来,忍不住念叨起来。
“娘,东阳去哪儿了?”徐慧真走出屋子,瞧见徐东阳的房门大开着,便开口问道。
“你看看你,这才起床。东阳都把酿酒的家伙什拉回来了,这会儿啊,去后山砍竹子了,说是要把山泉水引到院子里来。”徐母看着还没睡醒的徐慧真,忍不住唠叨几句。
“啊?这么早啊?”徐慧真看了看那些器具,惊讶地说道,“幸好我是个女孩子,要是男孩子,天天和东阳在一块儿,还不得被他的能干给打击死。
“你要是男孩子,哪还有机会认识东阳呀?你就偷着乐吧,能碰上东阳这么好的小伙子。”徐母一边念叨着,一边走进鸡舍,打开门,仔细数了数小鸡,一只不少,这才放心地回来做早饭。
徐东阳之前进山打猎的时候,路过一片竹林,那地方离老家挺远的。他一路上走走停停,瞧见野生的核桃树、梨树、枣树,就顺手移植了两棵核桃树、三棵梨树、两棵枣树,种在了自己的元空间里。走了足足三个小时,才赶到那片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