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应天府洪承畴的危机
- 明末,从救援扬州开始
- 追梦千里之外
- 2180字
- 2025-04-17 13:44:34
镇江前线,李八也在想法设法的突破清军绿营,毕竟刘秀要做汉王,说的是要在应天府,总不能一直拖着不做。
此时的镇江军团,已经完成了火枪的全配置,当然不能和后方的步枪比,但是比鸟枪强了不少,至少面对八旗骑兵,打的他们无法近身。
不光如此,刘秀还搞了不少轰天雷,只是一次冲锋,李八就扔出去几千个这玩意,这火力确实更猛,至少对面的绿营被打退了。
有轰天雷开路,加上火枪的三段击,绿营根本挡不住,刘秀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应天府城下五里外。
这还是刘秀下令,停止进攻,开始修建防御工事,李八这才不得不停止进攻,他还想一鼓作气拿下应天府。
洪承畴在应天府,手下来报告,绿营败了,还听说了刘秀要拿下应天府,这可是惊天霹雳,他惊恐万状的站起身来,声音颤抖。
又来了,这帮南明的不怕死,这些绿营也太菜了。不是绿营太菜,洪承畴真是想错了,这一次不是南明来进攻,只是刘秀军的独立行动。
这一次进攻没有试探,而是反清力量的一次集中进攻,刘秀军从江北的扬州,镇江的北固山阵地,还有皖南徽州方向,三面围攻。
尤其主力是李八的镇江军团,挥舞着火枪,一下扎在了绿营的防御阵地上,打出了一个突破口。
在说这场全面反攻之前,得先讲清楚一个事儿,就是目前绿营的底气到底是啥?
简单粗暴的讲,洪承畴的底气,就是江南的清军绿营,哪里有反清,绿营就会去哪里。
本来没有绿营,清军的力量确实不够,洪承畴建立绿营,这是为了填补窟窿的一种方式。
那么汉人为什么都心甘情愿做绿营,当清军的二鬼子?
首先,多尔衮在这方面很守约,几乎从未发生过胡说八道事件,只要二鬼子投降,清军都是给予重视,至少高官厚禄,其违约风险几乎是零。
清军永远不会违约,好像是二鬼子的一种共识。至少清军从皇太极,一直到清军入关,二鬼子都是得利的一方,在这种信誉下,投降清军相当于稳赚不赔。
当然了汉人的选择还是有的,骑墙派有三个选择,如果不想割据一方,那就可以抱大腿,那么谁的实力强,当然跟着那一方。
于是投降清军的二鬼子,最后的收获,一般是高于投降南明的,尤其现在南明皇帝都不安全,这也是汉人的绿营,乐于投降清军的重要原因。
如果没有刘秀,投降清军就相当于抱大腿,这个也很正常,能力不够,就抱大腿,跟着大腿做后,领取狗粮就行了。
跟着清军的二鬼子,不仅安全,可以保命,还能在约定时间拿到狗粮钱,所以绿营成立后,清军的命令很好使,也乐于听命洪承畴,做他的打手。
有了多尔衮,长期的信用做背书,再加上孔有徳,吴三桂,洪承畴作为清军南下的头号马仔,为了维系跟清军的关系,于是二鬼子很放心做了绿营。
绿营的武力其实已经超过了江南八旗力量,是满清在江南最大的势力。
清军八旗很开心,绿营也很开心,两兄弟其乐融融,在这种心照不宣的相互信任下,绿营一旦失败,就跑去向清军救援。
清军号称,满万不可敌,如此循环往复,反正清军是独一档的实力,至少绿营认为,刘秀军再强大也不怕,不必担心。
绿营于是退了,他们很有信心,以前也是这样,回头清军出动,就能夺回来,反正八旗骑兵在后面放着呢,也不怕应天府丢了。
洪承畴知道内情,八旗骑兵都去了广东,应天府财政直接大出血,别说打退刘秀军,应天府内的安全都保证不了。
不光如此,今天绿营的钱从哪来?根本没有税收,只能从多尔衮哪里借,借新还旧,可如今刘秀军突然进攻,应天府财政彻底陷入驴拉磨死循环。
这下完了,洪承畴能不能还上钱成问题了,很多支持绿营的汉人,得掂量掂量他们的未来。
暴风雨来的是如此之快,洪承畴想和绿营心连心,没想到这样的二鬼子,却对他玩脑筋。
洪承畴对汉人加税,老百姓被压的要喘不过来气了,这可把骑墙派气的不轻,本来还不想把事情做绝,但是你逼我的,快把能到手的肉捡回来。
他们算是明白了,与其抱着清军大腿等死,不如去卖掉洪承畴回回钱。
虽然绿营否认报复,但懂的都懂,其实二鬼子自身的状况不容乐观,清军根本不信任,刘秀军的火力又太猛了。
为了缓解压力,绿营需要获取更多的支持,抛出洪承畴无疑是选择之一。
同时,绿营希望通过和刘秀军谈判,来向洪承畴施压,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没想到这一炮,竟误打误撞掐住了洪承畴的喉咙,触发了应天府的蝴蝶效应,应天府瞬间陷入了动荡,内外一片混乱。
洪承畴措手不及,被迫向刘秀军打白旗,要求谈判,这个停战请求其实挺扯淡的,至少被清军批评为投降行为。
不过洪承畴确实没办法,他毫无防备,瞬间损失惨重,而现在绿营只是一场失败,就要退出应天府,这一偷袭,同样让清军陷入了被动局面。
毕竟啊,这不仅仅是一个绿营的退群,而是汉人反清浪潮的一个缩影。满清最怕的就是这个,一旦越来越多的汉人坐山观虎斗,开始抛弃洪承畴,多尔衮的信用就可能开始崩塌。
清军一共才多少人,根本控制不住汉人,应天府的满城还没建好,八旗贵族犹豫了,还要不要冒险,要是没人接盘,还怎么混?
这下好了,八旗贵族有人退缩了,连自己人都开始跑路,其他汉人会怎么做呢?
洪承畴真的慌了,讽刺的是,刘秀当然派出刘良佐谈判的时候,他一直忍着,结果这才一年不到,绿营要开始下船,要是多尔衮知道了,一定会觉得寒心。
洪承畴以为他是老大,结果发现带的兄弟全在暗度陈仓,这滋味儿不好受吧?
江南绿营这艘航母看似坚不可摧,其实早已布满裂痕,应天府的绿营不过是第一个敢动刀的老鹰。
接下来可能还有孔有徳,吴三桂都在默默摸出手里的军刀,八旗贵族这回真要小心了。
毕竟世界不是多尔衮说了算,而洪承畴还在应天府里发呆。难道走错棋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