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中

  • 琐事纪
  • 三人氺
  • 1381字
  • 2025-04-29 18:52:02

是的,故事的起始就源于这所让我爱不了一点的高中。首先,介绍一下这所我们县的第一中学:顾名思义,它是我们县最大的校,占有全县最好的教育资源和设施设备,拥有120岁的年纪(一把年纪倚老卖老),1901年诞生的它,在我们县的教育系统中拥有绝对的权威(毕竟从一中毕业出来的都知道,县教育局总部并不在县教育局)。对比隔壁的二中,它也是有个“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小牌牌,比二中的市级示范高大上了不少,百分之90多的本科率更是吊打县里的二三四六七中,成了家长眼里神圣的殿堂,削尖了脑袋也要把自己的孩子往里送,录取分数线也是一年接着一年涨,到了2021年,也就是我初中毕业的那一年,录取分数达到了逆天的966分,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当时,我,作为一个944.5的崽子,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生怕自个上不了,结果是我多虑了,最后以均衡生的身份进去了。

看来,上一中并不是什么难事。真不知道为啥能把一中吹到天上去,说得多么多么难考,对此,我就一句话:菜就多练。

对我考上一中此事,村里人也是积极地给出了正反馈,一度让我汗流浃背。村里人该装聋的装聋,该装瞎的装瞎,还有人一直在我父母面前说自己女儿孙子啥的没考起。

那咋了,没考起就是没考起,再眼红也没有。有本事买分去啊,我直接一个白眼。

没有炫耀的意思,我就只是单纯地觉得,村里和我一般年纪的,都是垃圾,就是菜。

举个栗(例)子吧,高二有一次趁月假回了趟乡,我妈特意让我穿了身一中的校服,这将是绝杀。果然,村里人不同曾经那般高呼我的小名并打趣我,不过叫他们还是会应的。但我旋即碰到了一个硬茬,辈分来说,我要叫他太公。他是个读书人,颇识得几个字,自是远远看到了我背后的那四个大字,一中看得他颇为刺眼,远远便背过身去,眼不见心不烦。我向他走去,喊他太公,一声,再一声,他没有回应,反而以他那补了几个破洞的蓝色的已经皱巴巴的衬衣面对着我,留给我一个颇为坚韧不拔的背影,仿佛连耶稣来了都撼动不了。我颇为无奈地笑了,我妈这时候说,他有点耳聋,让我叫大声些,我照做,扯着嗓子又大叫了两声,结果还是石沉大海。这位太公倒还走得更远了,假模假样收拾起他堆在路边的柴火。这时我妈忍不住了,上去和他寒暄了一番,借着这个当口,狠狠地斜睨了我一眼,脸上的皱纹拧成了麻花,却又流露出一丝艳羡和不舍,还是放不下一中两个字。

我真的哭笑不得,转念一想,我要是考上大学你不就炸了。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过那已是后话,这里扯得太远了,我们接着说一中。

一中作为我们县仅剩的排面,该有的气场还是要有的。省里怒拨款了6个亿,层层拨下来,够修一座新一中了。于是县里也是大手一挥,终于当了一回土豪,一中也是噌噌建了起来,这波是只属于我们县的“辰龙速度”,我的初中班主任曾说过,打她上初中时一中就开始建了,说是等她上高中就可以去新校区上课,结果她读完了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又工作了三年,一中建成了……这里非常同情班主任的遭遇,我作为一中第79届学生,是新校区第一批学生,说来倒是幸运,可谁又知道这新校区刚刚建成多久就让学生入住了呢?也不知它放了几个月,学校自然是不会让学生担任甲醛净化器的。

我踏入一中校门时,正是新冠肆虐之时,因而作为第79届学生的我,和其他人一样,成了一中有史以来开学最晚的一届新生,大概9月4号才去报名开学。暑假时间长固然是好的,但后来,我发觉多放的那几天,正以千倍万倍的赔率缓缓向79届的每一个人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