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骑虎难下,姜尚求助
- 穿越封神从拜赵公明开始逆天改命
- 高山上的枯茶
- 2638字
- 2025-04-13 00:01:16
太乙真人自哪吒身死的噩耗传来,便一直浑浑噩噩,仿佛丢了魂。
起初收哪吒为徒,是想着让弟子代自己应劫,可这些年相处下来,师徒二人的情谊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师徒传承关系。
太乙真人心中极为悲愤,即便清楚哪吒之死与自己关系不大,却仍是难以释怀。
经此一役,殷墟惊觉,跌落的殷商国运竟有所回升。
原本因五关尽失,陷入沉睡的气运玄鸟苏醒,化形而出,在孟津上空盘旋啼鸣。
在灵山之中,被准提生擒的孔宣,始终顽强抵抗着准提圣人的道法洗礼。
不愧是元凤亲子,从万仙大阵结束至今,硬扛圣人道法洗礼,道心未曾动摇。
就在殷商气运回升、玄鸟苏醒的那一刻,被禁锢的孔宣周身五色神光暴涌,短暂挣脱了准提的束缚,现出五彩斑斓的孔雀真身,一口将准提吞下。
刹那间后,准提虽破其肉身而出,但孔宣的意志之坚定,由此可见一斑,准提对于引渡孔宣更为上心了。
此时,三千红尘客已彻底被西方教两位圣人引渡,一众截教弟子皆入西方教,如今只剩多宝道人还在苦苦支撑。
斩去自我尸的多宝道人,道心澄澈,引得接引圣人爱惜不已,西方二圣早已将多宝道人视作西方教的接班人,他被引渡也只是时间问题。
再次被禁锢的孔宣,浑然不在乎真身受损。
他与殷墟初次相遇时,便将自身气运融入殷商的气运玄鸟之中,如今国运提升,气运玄鸟苏醒,孔宣只差一个契机,便能斩去最后一尸。
三万殷商士卒,经西岐几番攻城后,还剩两万余人。
可这两万余人所透出的气势,丝毫不逊于孟津城外十几万西岐大军,甚至更胜一筹。
殷墟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孟津城内粮草充足,这本是为十万大军准备的后勤物资,如今只剩两万余人,相比西岐,反倒更为有利。
但殷墟仍决定主动出击,当初他定下的策略是以空间换时间,用五关之地换取自身壮大的时间,可天道一次次插手,让他期望的时间远远不够,还连累截教覆灭。
人族的悲哀在于寿命短暂,没有真正的一位人族圣人,通天教主的截教,不过是恰逢其会被迫于人族站在一起,心却不在一起。
如今力之法则初成,又得太清圣人出手,定下圣人不显的规矩。若还是一味坚守,又如何对得起为殷商捐躯的将士,以及生死道消的截教同门?
孟津城内一片安静,只有众将士默默进食的声音。
众人不明白大王为何让他们白天睡觉、深夜进食,但大王有令,他们唯有遵从。
三更时分,殷墟施展小天地,将一万做好大战准备的将士收入其中。
以他目前对时间之力的掌控,容纳两万人已是极限。
随后,他命鲁雄老将军带领剩余一万将士整军戒备,自己则出城夜袭西岐大营。
西岐大军大多还在熟睡,除了巡夜队伍,谁能想到,那个被他们打得只剩两万兵马、落花流水的殷商,竟敢夜袭十几万大军。
沉睡中的西岐将士被神兵天降的殷商将士打了个措手不及。西岐大军付出近万伤亡的代价后,才终于整顿好军阵,开始有条不紊地迎战。
殷墟的目标并非这些凡人将士,首要目标是相助西岐的妖族与阐教众弟子。
妖族所驻扎的大营与人族相隔甚远。
汜水关外时,不少妖族曾将西岐士卒当作血食,后来阐教之人居于两者之间,才极大地避免了此类事情发生。
虽说偶有此类事件,可西岐高层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了了之。
讽刺的是,巡夜的西岐士卒,防备的不是殷商,而是妖族。
妖族很多种族习性与人类大相径庭,习惯于昼伏夜出,即便得道之后依然如此。
殷墟独自突袭妖族,很快便被发现。
除了准圣计蒙能勉强与殷墟抗衡一下,其余众妖皆不是他一合之敌。
当殷墟显现出祖巫真身时,更是勾起了一众上古妖族的噩梦,巫妖量劫中那蛮横至极的十二祖巫,给妖族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
殷墟施展祖巫真身后,计蒙根本不敢靠近,他曾与水之祖巫共工交过手,侥幸捡回一条命,现在他可不会为了西岐去拼命。
殷墟一眼就瞧见了畏畏缩缩的鬼车,或者说袁福通。
他从袁洪口中得知鬼车就是袁福通。殷墟看向鬼车,空间之力一闪,瞬间来到鬼车身前,掐住鬼车的脖子,硬生生将其头颅一个个打碎,连同真灵都一并湮灭。
殷墟与妖族交战,动静极大,自然瞒不住阐教众仙。
在云中子的带领下,一众阐教弟子纷纷前来支援妖族。
只有慈航道人眼珠一转,竟来到西岐大营,对殷商将士出手。
不过慈航有意留手,没有杀害殷商将士,只是将他们打晕。
殷墟的神念一直关注着那一万将士,对慈航道人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他明白慈航是在怕自己。
殷墟没再理会一众妖族与阐教弟子,今日突袭收获已然足够,没必要过多停留。
临行前,殷墟以祖巫真身一掌击向妖族大军,穿山甲一族无一幸存,惨遭全灭。
一旁目睹这一切的豹族尽皆瑟瑟发抖,一些修为低下的更是吓得屎尿齐流。
殷墟用小天地收回殷商将士,看向被天子之气笼罩的姬发,轻蔑一笑,抬起右手做刀状,轻轻比了个割喉的动作。
姬发顿时脸色大变,忍不住后退一步,姬旦急忙扶住兄长,此刻可不能露怯。
殷墟没有理会失态的姬发,看向远处随时准备逃离的慈航道人,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转身离去。
以殷墟如今的实力,在西岐大军中大开杀戒并非难事,可那样做,正中天道下怀。
以人皇之身屠戮凡人,将会失去人皇之位,想要翻盘就难上加难了。
而且,殷墟有种预感,因为自己在孟津的表现,天道肯定又会出手针对自己,只是不知这一次又会使出什么手段。
元始天尊看着眼前的南极仙翁与姜子牙,心中暗自推算良久,最终幽幽叹了口气,太清和后土可给他添了不小的麻烦。
若不是这两位出手,成汤早已覆灭,封神量劫也该结束了,他玉清圣人或许就能走到最后一步。
玉清圣人所修大道乃是阐,这也是阐教的根本,奉行天命,向众生阐述天道意志,劝诫众生顺应天命,一切皆是天数。
当初元始天尊刚立阐教,成就圣位,通天教主便立下截教,同样成就圣人之位,然而兄弟二人的大道却截然不同。
可以说,上清与玉清之争,乃是必然。三清同处昆仑山,起初两教之争还有太清圣人从中调和。
直至上清大开截教之门,在洪荒布道,虽让自身大道更进一步,可上清圣人有教无类的风格,收了许多德行有亏的弟子,把昆仑圣境搅得乌烟瘴气,也让玉清圣人对截教厌恶至极。
太清圣人心有所感,便主动离开昆仑。
此后两教之争愈发激烈,上清自知理亏,为避免兄弟阋墙,便带弟子离开昆仑。
原本即将反目的三清,在上清圣人的退步下,勉强维系着脆弱的关系,直至封神量劫开启。
元始天尊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契机,若能相助天道以神道代替仙道,助周伐商,他便能证得自身大道。
可这一切绕不过万仙来朝的截教,截教的覆灭在所难免,不然以神代仙岂不成了笑话?封神榜出世,起初一切虽有些许出入,但还算顺利。
谁能料到,原本钦定的末代人皇帝辛以身陨为代价,将西方教拉入量劫,更有截教吕岳加剧量劫,这些元始天尊都还能接受。
可接任人皇之位的殷墟,莫名其妙成就媲美祖巫的实力,这让元始天尊实在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