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屯军孟津,天命难违

潼关守将余化龙与四个儿子全部战死。

申公豹欲施展法术诅咒姬发,却被姬发已然形成气候的天子之气反制,陷入昏迷。

九黎大军没了巫九的统领,虽然依旧精锐,却群龙无首,各自为战。

以波旬为首的修罗一族,在南极仙翁手持盘古幡的威慑下,不敢贸然下场参战。

这一战是纯粹的人族之争。在身先士卒的天子姬发带领下,周朝大军虽损失巨大,却几乎全歼了殷商潼关守军。

至此,西岐连破五关,殷商都城朝歌的门户彻底被打开。

当殷墟带着刑天和巫九赶到潼关时,一切都已经晚了,潼关早已落入西岐之手,西岐的大势已然形成。

殷墟只觉得满心莫名其妙,为什么每次都是在形势大好的时候突然输得一败涂地?

汜水关便是如此,因为王叔突然离世,他不得不离开汜水关,结果汜水关很快失守,化作一片焦土。

之后的界牌关,上一世出手相助西岐的太清圣人这次没有出现,可女娲圣人却插手了。

截教还是没能逃脱覆灭的命运,虽说师父赵公明等人侥幸存活,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殷墟接任截教掌教,成为人皇,本是野心勃勃,一心想要逆转封神之事,让殷商能够真正永世传承下去。

截教覆灭后,申公豹好不容易带来强大援军,却因为搭救刑天,离开了界牌关,耽搁了些许时日。结果西岐在短短时间内连破四关,大势已成。

虽说在每一次变故中,殷墟自身都得到了好处,可殷商却在一次次变故中遭受重创,不断被削弱。

而西岐就在这一次次变故中,逐渐成就了大势。

看着西岐大军中凝聚的磅礴大势,殷墟忍不住长叹:“这就是天命吗?”

殷墟的到来,让已经凝聚出大周气运的姬发心生感应。

姬发虽未发现殷墟身在何处,但他能感觉到,抛开修为不谈,如今他已经能和人皇平起平坐。

殷墟不再是汜水关上那个骂死他父亲的高高在上的人皇,其气势也不再如同那煌煌大日,让人敬畏。

刑天自被殷墟带到潼关后,便一直沉默不语。

看到西岐充满生机的滔天气运后,他心里明白,腐朽的殷商根本无法与西岐抗衡。

在天命的加持下,莫说殷商,就连巫族也无力回天。

孟津集结着殷商最后的底蕴。这是箕子与微子商议后,从各关各地征召而来的最后力量,总计十万精兵,由上将军鲁雄统领。

孟津算不上什么雄关重镇,乃是一处无险可守之地。鲁雄率军聚集于此,也是迫不得已,雄关相继被破,如今殷商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末路。

殷墟抵达孟津时,看到的只是十万士气低迷的士卒,毫无战力可言,与经历过连破五关的西岐大军相比,就如同羔羊面对猛虎。

虽说因他的到来,士气稍有提升,可这又能改变什么呢?

殷墟抬头望天,那虚无缥缈的天道不知在何方。这一刻,殷墟真的茫然了,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他的雄心壮志,在天道的算计下,被彻底磨灭。

逆天而行,实在是举步维艰啊!

殷墟见了老将军鲁雄一面,嘱托他整顿大军后,便前往东海之滨,求见天帝。

天帝对殷墟的到来并不意外。他的分身张有人就暗藏在西岐大军中,对西岐一路走来的种种经历了如指掌。

天帝觉得殷墟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若不是西岐得到天道相助,怎会如此顺遂。

天命,当真是难以揣测!

殷墟与天帝交谈的时间并不长,只是简单讨论了一些封神事宜便告辞离去。

随后,殷墟前往地府,与平心娘娘,也就是祖巫后土,就立六道轮回证道一事进行商谈。

殷墟离去前,曾告诉平心娘娘:“或许鸿钧不会阻止您证道混元。”

平心娘娘意味深长地回了一句:“或许吧。”

最终,殷墟在东海之滨,心中默念:“弟子有请道祖鸿钧论道。”

道祖鸿钧心有所感,应声现身。

鸿钧盘坐在虚空之中,面带微笑看向殷墟,问道:“人皇,要与吾论何道呢?”

殷墟学着鸿钧的模样,坐在他对面,问道:“敢问道祖,天道是何物?”

“人皇既已得盘古传承,知晓洪荒由来,吾便不再赘述。”

鸿钧微微眯起双眼,周身道蕴流转,缓缓开口:“天道,乃洪荒世界之根本规则与秩序的具现。它如一张无形巨网,笼罩天地万物,从浩瀚星辰的运转、四季的更迭交替,到生灵的生老病死、修行的进阶突破,皆在其掌控之中。世间的因果循环、兴衰荣辱,亦是天道意志的映射,万事万物皆无法逃脱它的规制。”

殷墟神色凝重,问道:“道祖,既如此,这天道意志,究竟是何?它缘何要定下封神之事,让我截教覆灭,殷商衰败,莫非这一切皆不可更改?”

道祖鸿钧轻抚长须,不紧不慢说道:“天道无情,亦无偏爱。量劫之事,不过是天道为平衡天地众生,推动洪荒世界发展的一种手段。”

“上清主张有教无类,广纳众生,门人众多,势力范围极为广阔,已打破天地间原有的平衡与秩序。人皇不妨试想一下,若任由截教发展下去,洪荒天地将会如何?”

殷墟按照鸿钧所说的话,自然想象得到,以截教的势头再发展一个量劫,怕是整个洪荒将遍地皆是截教的传承。

可殷墟心中不服,反驳道:“可我截教弟子,大多秉持赤诚之心,潜心修行,并未为祸世间。我殷商子民,亦盼国泰民安,为何要承受这般结局?道祖,难道就无逆天改命之法?圣人超脱天道,是否能逆转乾坤?”

鸿钧目光平和,看向殷墟:“人皇执念过深了,圣人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亦不可随意干预世间因果、破坏天道秩序,洪荒天道圣人不过是辅助天道管理洪荒的工具罢了。”

殷墟有些不解,说道:“道祖为何缘说众圣乃是工具?”

“你不会以为鸿蒙紫气是那么好享用的?鸿蒙紫气既是机缘,相助他们成圣,同时也是桎梏,在洪荒天地之中,他们永远无法证道混元,混元圣人与天道圣人是两回事。”

这个大秘密惊得殷墟眉头紧皱,片刻后说道:“若人人皆顺应天道,那修行又有何意义?我辈苦苦追寻,不过是为了超脱束缚,若一切皆被天道注定,这修行之路,又有何价值?”

鸿钧微笑道:“修行,修的是本心,求的是道。虽不能全然违背天道,却可在规则内寻得自身的圆满。”

“于因果中磨砺,在天地间感悟,此乃修行真意。殷商与截教的遭遇,亦是天地间的一场磨砺,其过程中的爱恨情仇、兴衰荣辱,皆是道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