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先施压尹群使凉州
- 三国:我为蜀汉一谋臣
- 枫潮雨
- 2093字
- 2025-03-11 00:32:29
“清元,你比我预想的时间来的晚了一些。”
蒋琬坐在家中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便放下水杯。
“锦官城内有些突发的事情耽误了一阵。临近新年,各处用钱的地方自然是增多,需要从锦官城内调配的钱货数额也自然是增加不少。
每天光是清点这些数目,就已经够令人晕眩了的。”
“辛苦你了。”
“为汉室尽力,乃臣子之本分。”
“只希望你稍后与我陈明实情时,莫要这般圆滑才好。”
蒋琬是个不爱开玩笑的人,他说的话通常直切主题:
“凉州的事,是否和刘威硕有关?”
“他也是为了锦官城好……”
“好在哪?”
有了肯定的答案之后,蒋琬拍案而起:
“陛下已经知道了,现在要我们彻查此事!若是耽误了丞相的战机,这责任该谁负?”
“先生,您先等等……”
尹群脑子有些混乱:
“这怎么会耽误丞相战机呢?我实在是想不明白。”
“嗯?”
蒋琬以为他在装糊涂,于是便没好气地坐下来,看看他还有什么把戏。
“他的确从中给自己谋了些小利,但丞相出兵北伐,无论是军需还是粮草,以及所有所需的钱财,需要锦官城出的,一分都没有少给啊?”
尹群实在是疑惑。
这不光是因为他也顺着刘琰的意思从中拈了一些油水,多少算个被捆在同一艘船上的利益相关;也是因为他说的都是实话,只要是诸葛亮点名要的,锦官城能给尽给,没有吝啬过丝毫。
“呃。”
蒋琬意识到他们俩好像纠结的不是同一件事。
他略微调整了一下心情,然后顺着尹群的话往下追问:
“你确定威硕只是从中摸了些利益,没有做别的动作?”
“您要是说还有别的的话,那我就实不知了——锦官城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商业部门,我能了解到的只有这些。”
“啧。”
蒋琬揉了一把眼睛。
“先生是在调查别的事情?”
“……是。”
尹群算是自己人,其实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虽说此人滑头了一些,但也的确算得上忠心。否则马良也不会将他托付到蒋琬的手下。
“若是先生信得过我,不妨说给我听听。万一我有什么情报,也好同步给您。”
蒋琬叹了一口气,便将他从董允那得来的消息与尹群同步了。
“所以说,您的意思是想查查为何凉州不出兵?”
“正是。陛下怀疑是朝中有人暗地里和凉州勾结。若真是如此,朝堂上达不成一致的条件,恐怕就要用兵力逼迫陛下妥协了。这种情况,是万万不能发生。”
“您要是说到这个,我还真有一点头绪——”
尹群向蒋琬身旁凑了凑:
“前任凉州刺史张既去世后,便由徐邈徐景山接替了他的位置。
凉州地处偏远而自然条件不太行,许多必需品必须仰仗外部贸易。徐景山到任后,采取的是休养生息的策略,本就不太注重兵戎之事。
在对我汉贸易上,他更是采取了和雍州完全不同的接纳态度,我们用蜀锦和他换回了不少良马。”
也正是这种态度,从而让刘琰可以从中不少牟利。不过这一句他肯定不跟蒋琬说。
“所以你的意思是,不向雍州支援,有可能是凉州内部徐邈他们自己的决策?”
“这我实在不敢说。但是肯定和锦官城没关系。”
没关系就是没关系。除非刘琰已经手眼通天到可以调配锦官城的财货而不让他知道,那他也没办法。
“我知道了。辛苦你了。”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蒋琬心中不由得有些惆怅。
请神容易,送神可就难了。
他会见尹群的事做的实在有些不严谨,都在白天到锦官城内部去找人了。这事用不了多久刘琰肯定会知道,到时候自己就是说是个误会也洗不干净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真借着这次机会,调查一下锦官城内的贪腐问题。
“虽说如此,你最近在与凉州的贸易上多上上心。若是发现任何异常,一定要及时来找我说。”
“那是自然。”
蒋琬思索片刻,又补充了一句:
“陛下对此相当上心。”
“懂您意思。”
次日清晨,尹群像往常一样来锦官城上班。
“清元,昨夜过得可好?”
没进去几步,刘琰就将他拦住。
“托您的福。”
尹群尴尬地笑笑。
“不用托我的福,应该是托陛下的福才是。”
刘琰耸耸肩,示意他什么都知道了。
他压低了声音,将脑袋凑到尹群的耳朵一侧:
“我们可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啊。”
“我觉得这其中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尹群连忙躲闪开,然后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呵呵,最好是误会。”
刘琰眯起眼摆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我已经向景山去了信,这次的货物还像往常一样价格。临近新年了,大家都过个好年。清元兄,你意下如何?”
“能维持原价,那自然是极好的。”
“您没意见的话,那才是极好的。”
刘琰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侧过身让出一条路,并为尹群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嘶。”
尹群偷偷地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先前给凉州的报价,一直都要比呈送皇宫的汇报要高出一些。而高出来的那部分,自然是被锦官城内部分掉了。
他与刘琰共事这么久,自然知道刘琰的意思:价格不变,摆明了就是无所谓你查不查,那就是要公开和蒋琬对着干了。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尹群痛苦地挠了挠头。这其中的斗争不是他一个凡人能插手的,还是早一点敬而远之才是。
只可惜事情的发展未必会给他机会。
在刘琰向凉州去信不几日后,凉州方向便很快给出了回信。
“景山在信中说,碍于雍州的战事,我们之间贸易的价格和数额,可能需要重新敲定。他希望我们派出一使者,前去凉州面议此事。”
刘琰一边说,一边抬起眼皮瞥了一眼尹群:
“既然是如此大事,我想此人最好精于商贸,又长期负责两地贸易,对两地的情况多有了解。清元,你可有人选?”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就是拒绝,恐怕也没那个资格。
无奈,尹群起身作了个揖:
“下官愿担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