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力觉醒:工作记忆养成手册
- (美)特雷西·阿洛韦 (美)罗斯·阿洛韦
- 1247字
- 2025-04-15 17:23:19
工作记忆与智商,谁的优势更大?
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一直把智商作为衡量智力的首选标准。人们普遍认为,智商越高,越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但是拥有高智商并不代表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相反,一些智商低于平均水平的人也可以成为商界大佬、畅销书作家、善于创新的发明家,为什么?事实上,智商不是智力的最佳衡量标准,也不是成功人生的最佳预测指标,尤其是在如今的21世纪。
现代智商测试起源于20世纪初期。1917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越发激烈,美国陆军邀请大名鼎鼎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理查德·耶基斯(Richard Yerkes)开发一套试题,用来测量近300万名新兵的智力。他们想知道哪些人可以当军官,哪些该降级。耶基斯设计了测试题,检验新兵的常识和词汇知识,或者说是他们掌握的具体化知识。
但是在战争期间,没有什么事情会按计划发生。如果不能针对敌人的战术随机应变,就只能失败。这种情况下,诸如卢瑟福·海斯(Rutherford B. Hayes)于1876年当选为总统,或者俾斯麦是北达科他州的首府这类的信息,并没什么实质性用处。许多身居高位的人惨遭失败,一些职位较低的人反而显现出卓越的军事头脑。军方很快意识到,用耶基斯的测试无法选出合适的军官,就在半年后放弃了这个测试。但是,社会其他领域沿用了这一标准,即用人们所掌握的具体化知识来衡量智力,当今流传的智商测试和当时耶基斯的测试没有很大差异。这是个大问题。
由于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出现,信息搜寻、筛选和提取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生活在谷歌时代。在认知方面,谷歌带来极大的便利,大大减少了我们在搜寻所需事实时所投入的智力资源。有了谷歌,那些有赖于智商和传统概念中的智力所获得的具体化知识,也就是对事实、日期、名称等信息的记忆,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只要点几下鼠标,就能找到所需的几乎所有信息。如今智力的核心是能否将事实整合、按优先级排序,并进行建设性利用。管理这些信息所需的技能就是工作记忆。智商指的是我们知道些什么,而工作记忆则是我们能用知道的信息做些什么。
我在早先的一项研究中,将学生的成绩、智商和工作记忆分数进行了对比。我发现,在预测成绩上,工作记忆的准确度比智商高很多。事实上,如果知道学生的工作记忆分数,我就能以高达95%的准确度估算出对方的成绩。在第五章中,我们对这项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研究会有更详细的介绍。这些研究表明,相比智商,在课堂学习中工作记忆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优势。在那一章中我们会了解到很多神奇甚至惊人的发现,以下是几个例子:
·良好的工作记忆对学业表现帮助最大,与成绩存在因果关系;
·高智商学生不一定拥有良好的工作记忆;
·智商处于平均水平甚至高水平的学生,在学业及其他方面不一定能取得成功;
·智商与贫富有关,但工作记忆和贫富没有关系。在这一点上,工作记忆扳回一局。
相关的研究还表明,工作记忆的影响范围远不止成绩。本书用大量全新论据证明,工作记忆的水平对许多领域的成功与否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你是否有毅力朝着长期目标努力,你会将装有半杯水的杯子看作是半满还是半空,它甚至决定着你是否能在减肥过程中对垃圾食品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