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二代玄鸟穿梭机下线
- 挖矿太阳系,从奥陌陌开始
- 自由分子
- 2159字
- 2025-04-07 23:01:48
在黑洲矿山基地视察完,于洋只待了2个小时,没有返回印岛国海岛基地,直接乘坐“夜枭”回到了夏国西北航天基地。
本来于洋出去就没有报备,回去当然也是偷偷的,从长安城到11号基地,再从11号基地返回西北航天基地。
转了这么一大圈,近21000公里的行程,除了乘坐“腾云”号的时候速度稍微慢了一些,耽误了不少时间。
从10号基地到航天基地,“夜枭”也是飞行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可让于洋过足了瞬息万里的感觉。
于洋之所以没有直接返回长安城,也是因为第二代“玄鸟”穿梭机正式下线测试。
第二代“玄鸟”穿梭机是由集团旗下各个工厂制造的零部件,在西北航天基地的工厂进行的总装,地面上的静态测试已经全部完成。
接下来就要进行飞行测试,而且还是从蓝星地面直飞月球的测试,事关重大,于洋在检阅完“夜枭”之后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这里。
于洋来到西北航天基地的时候,正是晚上九点,于洋从长安城出门的时候也只是下午两点刚吃过午饭,转了一大圈,回来正好赶上一波夜宵。(坐着夜枭回来吃夜宵,有些拗口)
西北航天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秘密修建了大量的地下设施,于洋的7号“夜枭”直接降落在了基地最偏远角落的一座机库前。
普一落地,无人牵引车就直接上前拖住“夜枭”进了机库,刚一停稳,机库里就闪烁起黄色的信号灯,照着机库忽明忽暗,飞行员的耳机中传来就绪的声音,机库的地面开始缓缓下降。
一直下降了近50米的距离,才到达一个开阔的地下空间,里面居然也有一架和“夜枭”非常相似的战机,周围还有着不少的工作人员在忙碌着。
其实这里的“夜枭”只是用来进行地面静态测试的验证机,和量产型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而且还没有做过飞行测试。
更远处则是一架和“玄鸟”穿梭机相似的飞机,这就是于洋此行的目的——第二代“玄鸟”穿梭机。
飞机停稳,于洋几人走下了“夜枭”空天战机,基地负责人也是在此等候多时,见到于洋下来连忙上问候。
“老板”
“辛苦了,老刘。”
“这辈子能见到如此先进的飞机,无憾了,嘿嘿……”刘总工道。
“这才哪到哪啊,咱们的目标可是星辰大海……还得继续努力才行!”于洋道。
“是啊,都攒着劲要去月球基地造“鲲”级宇宙飞船呐。”刘总工感慨道,他也是于洋太空计划的核心人员,知道不少核心机密。
“哈哈,再急也得一步一步来,月球基地还没建好,而且他们想上月球,先得过了宇航员训练这一关。”于洋笑道。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第二代“玄鸟”穿梭机跟前,而于洋的座驾7号“夜枭”也已经被牵引车拖到了停机位,一群科研人员立马围了上去开始检测保养。
“老刘,二代玄鸟,我们还得再多造几架,加速月球基地的建设。”于洋道。
“但是老板,玄鸟的造价还是有点高,集团能承受的了吗?”刘总工道。
“十架八架集团还是能负担的起,到时候就可以大规模开采月球资源,这样能贴补一些,不用担心。”
于洋的急迫感,主要是这几年,一元科技集团和夏国在航天领域的动作太大,引发了新一轮的宇宙竞赛,一元科技集团的一些秘密计划随时有暴露的风险。
历史的轨迹因为于洋重生的原因,发生了一些改变,蝴蝶效应并不是说着玩的,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还好“玄鸟”穿梭机和“云霄”空间站暂时还没暴露,其他的航天大国,被吸引到“种太阳”太空发电站和月球“前哨站”、“科考基地”上去了。
“尽快完成二代玄鸟的测试,生产线提前造好,这边测试完,就安排批量制造。”
于洋直接下达了指令,刘总工和于洋的机要助理记下了于洋的指令,一个负责实施,一个负责监督和结果反馈。
“好的,老板,咱们的测试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加上有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机的辅助,很快就可以完成,您放心吧。”刘总工保证道。
“嗯,最迟明年初,我要看到二代玄鸟组成的地月机队。”
“明白。”
看完了二代“玄鸟”穿梭机的下线,随即通过内部通讯,视频连线了整个集团参与月球计划的各部门负责人。
一元科技集团有自己的通讯卫星,保密方面不用担心,所以现在开会直接视频连线,不用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
“各位集团精英,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有几个安排一下。”于洋在视频里对各个负责人安排道。
“从下周起,增加月球基地建设用机器螃蟹的数量,每月至少发射50只,配套的充电设备和维修设备也要跟上。”
“现在二代玄鸟穿梭机已经下线,很快就会完成测试,我要求最迟明年初组建一支10架二代玄鸟穿梭机的地月机队,加快月球秘密基地的建设。”
“为了避免云霄空间站和玄鸟穿梭机提前暴露,琼州基地要开始大规模发射太阳花太空发电站。”
“和宇航部合作的月球前哨站、科考基地,可以开始第一批的批量建设。”
“苍穹飞船现在还有大用,也增加10艘。”
“集团现在还有不少闲置资金,完全可以支撑这些计划,所以大家放开手脚去干,争取早日拿下月球属于我们的那一部分,早日踏足星辰大海!”
于洋巴拉巴拉的安排了一大堆,但是于洋只安排总计划,细节方面还是需要各部门去完善。
连线的各部门制定自己所负责的计划细节,再汇报给于洋最后定夺。
同时,为了满足一元科技集团的整体太空计划,于洋安排集团其他子公司,加大出口力度,赚取更多的资金。
以前控制先进产品的出口量,现在改为不限量供应,大有一副倾销的架势。
之前控制整个集团的规模和营收,主要也是防止树大招风,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而且于洋调整了一元科技集团的结构,让旗下子公司分的更细,更多,化整为零。
逐渐淡化作为母公司的一元科技集团存在感,着重提升丙级、丁级子公司的社会地位,吸引别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