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六年时间

时光匆匆,六年而过。

杨康已经成长为一个十七岁的大小伙。

此时的他,身穿亮银铠甲,手持马鞭,遥指前方西夏一处城池,身后将士以排山倒海之势朝着前方压去。

西夏守军连抵抗都没有,直接开城投降。

这是他这月攻下的第六座城池了。

没错,他加入了军队,从一开始手下五百兵马,到现在手握两万兵马,其中更是有五千骑兵,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

这不光光是他的身份加持,更是他功勋卓著,即便是在现任皇帝金宣宗完颜珣那里也是挂了号的,被其称之为国之猛虎。

杨康现在所在的军队,叫征南军,意喻征伐南宋,乃是一支传承百余年的军队。

征南军所驻扎的地方,正是关中地区,北接西夏,南拒南宋,情况极其复杂。

整个大金国名义上兵马百万,实际打个七折,仅这里就驻扎了实实在在的二十万大军,其余的兵马大部分是在防备蒙古、南宋襄阳防线以及驻扎中都。

而统领这支军队的,正是他名义上的父亲完颜洪烈,当然,这是杨康背后操纵的结果。

五年前,他见完颜洪烈在朝堂上遭受太子一党打击,杨康便以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为由,让其主动请缨,前往最危险的关中地带。

彼时的关中,贪官污吏横行,兵痞欺压百姓,外有西夏南宋威胁,百姓民不聊生,二十万大军空饷近一半人,金国连税收都要收不上来了,要不是这里是战略地带,金国都要放弃这个地方了。

因此,完颜洪烈提出来这里,朝堂没有丝毫的阻碍,直接全部同意通过。

皇帝也是大方,直接给了完颜洪烈最大权限,军政一把抓,经略关中,唯一的要求,就是维护关中的稳定。

在杨康的指点下,完颜洪烈率领自己的三百亲兵,先杀鸡儆猴,取得了关中地区军队的支持,随后开始了关中地区大刀阔斧的改革,短短五年的时间,使其一跃成为整个金国的富庶之地。

若是按照原著,完颜洪烈虽然也有短暂地掌握兵权,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以使者的身份不断出使蒙古和南宋。

但是现在,他已经是一个手握二十万军队,雄踞一方的霸主,不管是南宋还是西夏,都不敢轻视,即便是在大金朝中,也是诸位皇子王爷极力拉拢的存在。

而这一切,又在其与西夏对战中,斩杀十万西夏兵马,抢夺了一府之地,西夏急忙割地赔款中,完颜洪烈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此时与西夏作战形势一片大好,西夏主力军队被屠戮干净,剩下的都只剩下各方守兵,如那座城池一般,只需要兵临城下,那些城池都会望风而降。

但是,对西夏停止作战的圣旨下达,给完颜洪烈泼了一盆冷水。

岳飞的名字,不禁从他脑中一闪而逝。

在杨康的蛊惑下,他原本安分的心早已不满足现状,而且金国经过百多年的时间,现如今早已和南宋那般,只知道贪图享乐,军备废弛。

对外战争,输多赢少,即便是面对南宋的几次战争,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要不是他在关中经过五年的耕耘,怕是也不会这么轻易打败西夏的兵马。

这么好的机会,竟然让他停止进攻?

“父王,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陛下远在中都,并不了解这里的情况。

我们还是继续攻打西夏,现在我们的军队距离西夏都城只剩下百里之地,根据探子来报,西夏都城不过老弱三万,一触即溃。

倒不如将圣旨压下,等攻占西夏都城,陛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可是。。。”

“父王,不要犹豫,事后即便陛下怪罪,有此灭国奇功,他也无法多说什么。

而且,陛下向来贤明,这次如此反常,怕是受了太子和三王爷以及右丞相的蛊惑。”

“容我再想想吧。”完颜洪烈始终下不了决心。

而杨康却不愿放弃这么好的机会,还未等完颜洪烈下令,他便率领本部两万兵马,直接开赴西夏都城。

这两万兵马可都是军中精锐,有着完颜洪烈在,他可以尽情地在征南军中挑选军士。

因此,杨康的这支队伍基本上都是由青壮年组成,披甲率也是整个军中最高的。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成为了征南军的先锋,基本上所有的硬仗都是他们打的。

而这支军队大部分都是由汉人组成,女真族占据的人数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并不是杨康挑选的结果,事实上,完颜洪烈手下的二十万军队,甚至是金国的百万军队,真正的女真人占比极少。

原先纵横天下的十万铁浮屠早已被汉人代替,大部分女真人因为受不了军队的寒苦,早已脱离军队。即便是留下来,大部分也基本上是各队小头目或者是后勤这种肥差。

可以说,自靖康之耻后,金宋两国之间的战争,基本上成为了汉人之间的战争,死的也大部分是汉人。

此时,杨康看着西夏高大的都城城墙,上面站立着的士兵良莠不齐,有几个甚至是满头白发,就如同这西夏的国运一般。

“小王爷,就我们两万兵马,是不是。。。”

手下校尉宋坤有些欲言又止。

“建功立业就在此时,放心,我父王只要发现我们军队开拔,必定会跟来的。”杨康自信一笑。

“报,禀报小王爷,王爷传令,让你勿要冲动,王爷的大部队已经开拔,还需三天时间到达。”此时,一个传令兵急匆匆地赶来。

“三天?太晚了。”杨康看向身后几个校尉:

“吩咐下去,现在安营扎寨,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开始发起进攻。”

“是!”

杨康看着那座雄伟的城池,可是阻挡了蒙古十几年的进攻,即便是成吉思汗也在此折戟沉沙,断了他一生征战的道路。

其坚固程度,不下于南宋的襄阳与大散关。

翌日

两万大军陈兵西夏都城,照例先由杨康手下喊话劝降。

当然,他们投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过是走个过场。

等到双方骂累了,杨康大手一挥,拿出了他珍藏已久的宝贝。

几个硕大的火药包。

这玩意从他做出来,为了藏拙,也为了防止他人摘桃子,就没有用过。

但是现在不同了,经过十几年的相处,完颜洪烈早已对杨康言听计从,而他与金国的关系也越来越远。

现如今只需打下这西夏,便可与关中地区连成一片,到时候杨康便有了依仗。

即便是金国皇帝,也无法拿捏他们,大不了独立出来,到时候害怕的,就是金国皇帝了。

随着“轰隆”一声响,西夏都城城门轰然倒塌,杨康一马当先,率领五千骑兵一拥而入,直奔西夏皇宫。

还未等守军将领反应过来,杨康便已经手里拎着西夏小皇帝,怀里抱着惊慌失措的西夏太后,骑马走出了皇宫。

在场的西夏将士见大势已去,基于之前杨康秋毫无犯的政策,便主动地放下了手中的刀剑投降。

这一场国都保卫战,双方仅仅损失两千余人,便草草地结束了。

两天后,杨康从西夏太后和先帝公主的温柔乡里起来,迎接完颜洪烈的军队进城。

完颜洪烈看着杨康仅凭着两万军队,便攻陷西夏都城,也是震惊万分,但更多地是欣喜。

他知道,现在的他,距离那个位置已经无限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