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从地道惊慌逃出后,那股深入骨髓的恐惧,如同阴影般一直笼罩着我们。闷热的午后,蝉在枝头声嘶力竭地叫着,搅得人心愈发烦躁。我和林鸣、小杰聚在村口老槐树下,身旁的大狗伸着舌头,趴在地上喘着粗气,可我们的心思全然不在这暑热上。
小杰手里下意识地搓着衣角,目光游移,率先开了口:“那地道里太吓人了,上次要不是跑得快,还不知道会咋样,我真不想再去了。”他声音微微发颤,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不知是热的还是想起地道里的经历后怕的。
林鸣一听,急得跳起来,伸手拍了下大腿,大声说道:“小杰,你咋能打退堂鼓呢?就因为害怕就放弃,多可惜!说不定再往里走走,就能找到更不得了的东西,咱不能当胆小鬼!”他涨红了脸,眼睛紧紧盯着小杰,满是不甘和期待。
我也赶紧附和:“是啊,小杰。咱们准备充分些,肯定不会有事。这地道藏着那么多秘密,就这么放弃,以后想起来不得后悔?咱可是一起闯过树林,一起面对过困难的好兄弟啊!”我望着小杰,眼神里满是恳切与坚定。
小杰沉默了,眉头紧锁,内心显然在激烈挣扎。过了好一会儿,他咬了咬牙,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行吧,为了咱们的冒险小队,也为了弄清楚地道里到底咋回事,我再去一次!”他攥紧了拳头,语气中透着一丝决绝。
为了这次探险,我们花了好几天时间筹备。小杰偷偷从家里拿了一个手电筒,又找了些新蜡烛;林鸣从他爸的工具箱里翻出一把钳子,说遇到什么机关陷阱能派上用场;我则把家里的一把旧镰刀磨得锋利,想着万一在地道里遇到什么危险的动物可以自卫。出发前,我们还仔细研究了村里老人画的简易地道草图,把可能的路线和危险点都记在心里。
再次来到地道口,阳光依旧明媚,可那黑黢黢的入口却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散发着让人胆寒的气息。小杰深吸一口气,率先走了进去,这次他的脚步明显比上次沉稳了许多。地道里还是又湿又暗,墙壁上的水滴不停地落下,在地上汇聚成一滩滩污水。我们沿着上次留下的模糊标记,小心翼翼地前进。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上次发现刻字木板的地方。这次,小杰拿出手电筒,仔细地照着木板上的字迹,我们围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经过一番辨认,我们发现上面似乎提到了一个“隐藏的房间”,还画了一些奇怪的箭头。我们顺着箭头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地道里安静得可怕,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
突然,林鸣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石头滚动的声音在地道里回荡,吓得我们停住了脚步。就在这时,我们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低声哭泣,又像是风在地道里呼啸。林鸣的脸色变得煞白,他紧紧地抓住我的胳膊,声音颤抖地说:“这……这是什么声音?”小杰也有些紧张,但还是强装镇定地说:“别怕,说不定是风吹过地道的声音。”
我们继续前进,随着那奇怪声音的越来越大,我们的心跳也越来越快。终于,我们来到了一个狭窄的通道前,通道的尽头有一扇破旧的木门。那奇怪的声音就是从门后传来的。小杰慢慢地走近木门,伸手推了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
我们捂着鼻子走进房间,发现里面堆满了破旧的箱子和一些腐朽的家具。在房间的角落里,有一个巨大的柜子,柜子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我们好奇地走过去,试着打开柜子,可是柜子被一把生锈的锁锁住了。林鸣拿出钳子,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锁撬开。
柜子打开的瞬间,我们都惊呆了。里面装满了一些破旧的文件和几本已经泛黄的日记,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抗战时期的武器和徽章。我们兴奋地拿起这些东西,仔细地查看。从日记里,我们了解到这个地道曾经是抗日游击队的秘密据点,这些文件和日记记录了他们与敌人战斗的经历和一些重要的情报。
正当我们沉浸在这意外的发现中时,突然听到地道里传来一阵脚步声。我们紧张地拿起身边的工具,准备应对未知的危险。脚步声越来越近,我们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当那个人影出现在门口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是村里的老猎户张大爷。
张大爷看到我们,也吃了一惊,他皱着眉头说:“你们这些娃,怎么又跑到这地道里来了,这里面危险得很!”我们把发现的东西给张大爷看,张大爷叹了口气说:“这些都是当年抗战的珍贵物品啊,不过这地道里还有很多危险的地方,你们赶紧跟我出去吧。”
在张大爷的催促下,我们虽满心不舍,但也清楚不能再继续停留。离开前,我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
我找到地道一处还算平整的墙面,用力刻下:“林浩然,林鸣,林志杰一辈子好兄弟!到此一游!为证,2000年7月15日!”每一笔刻画,都带着我们的情谊与这次探险的难忘记忆。林鸣和小杰见状,也围了过来,看着墙上的字,相视一笑。
在张大爷的带领下,我们带着这些珍贵的发现离开了地道。这次探险虽然没有遇到什么超自然的恐怖事件,但紧张和刺激却丝毫不减。回到村里,我们把这些发现交给了村长,村长表扬了我们,还说要把这些物品好好保存,作为村里的历史见证。
这次地道探险让我们明白了,有时候未知的恐惧并不一定来自于神秘的怪物,也可能来自于我们对未知的想象。而真正的勇敢,是在面对恐惧时,依然能保持对真相的追求和探索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