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阿玉所读的小学,是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破旧乡村小学。

房檐低矮,泥土砌筑的墙壁。

有时下暴雨,雨水便顺着破旧的瓦片漏下来,浸湿正在学习的孩子们。

教室里只有一盏白炽灯,只有在特别黑的时候才能打开。

未粉刷过的墙壁,也不能将从破木窗透进来的光反射到每个角落。

要是遇上天气不好,学生想要看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就需要一起挤到最前面去。

许许多多和阿玉一样的孩子,常常穿着破旧,湿冷的衣服鞋子,坐在昏暗的教室里读书。

春秋时节和天晴时还好点,遇上下雨下雪天,每个孩子都是半身泥水。

还好学校里有些老师特别心疼孩子,看到阿玉他们穿着湿鞋子,就会叫他们去办公室烤火。等鞋子烤干了再回家。

年复一年,村里的孩子基本没有人每天上放学是穿着干净衣服的。

村里的交通也永远是那堆满水和泥的土路。

村里的小伙子们外出说媳妇时,别人一听到某某村,都不想嫁来。

不说别的,光看到村里的主路那个样,就望而生畏了。

在多方单位的努力下,在阿玉读到三年级时,学校终于拉到投资,准备翻修新学校了。

学校里除了两个高年级的班留在原位,其他班级都寄住到农户家里去了。

阿玉他们班,是在比学校还要远一截的人家里。

那家是一座二层小砖房,屋里墙壁刷满大白,比原来黑黢黢的教室亮堂多了。

虽然一个班没有多少孩子,但阿玉他们还是觉得有很多好玩的。

主人家的石坝子就是孩子们玩乐的地方。

自从学生们搬来,周围的邻居们觉得那真是鸡飞狗跳,鸡犬不宁了。

阿玉他们喜欢跳绳。

天晴时,人们喜欢把自家的农作物呀,蔬菜之类的放到坝子里晒太阳。

孩子们就在在一旁跳绳。

有时一个不注意,就把簸箕里的玉米粒踩翻了。

或者老奶奶刚在竹竿上晒好的咸菜,一转眼就被追逐打闹的男生们撞到石坎下去。

天冷时,孩子们一下课就跑到楼下来,挤在主人家火炉边烤火。

有时主人家的人们都没有地方可以坐了。

每天中午老师们都会回学校去吃饭,就留孩子们自己玩。

但规定了不准走下门口的石梯,不然就会受到处罚。

那时候,孩子们就在院子里玩各种游戏。

当主人家看电视时,就一窝蜂的跑去电视前面蹲着。

由于借读点比学校还远,阿玉和阿宝刚开始每天都迟到。

其他同学刚开始也不太习惯,后来才慢慢适应了。

有一次,正是清明前后时节。

老师都去吃中午饭了。

阿妹看到主人家的阿姨背着背篓准备出门。

就随口问了一句她去干嘛。

主人说要去采茶。又转念一想,可能自己一个人去采,要很久才能把茶采完。

于是阿姨就问哪些孩子想和她去上山采茶。

结果所有的孩子都想去。

大家拿上各种容器,阿姨就把大部队全部拉上山采茶去。

同学们都非常积极,见树就爬,见茶就薅。

阿妹连鞋子都没穿,光着就也跑上跑下的。

阿玉觉得这是读书以来,最有趣的一个午休了。

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本来主人家一天不一定采得完的茶,大家一个中午就全采完了。

学校里的老师们刚吃完饭,就看到孩子们全跑到山上去了。

他们实实在在被吓了一大跳,赶忙跑过来找学生。才知道学生们是上山采茶了。

刚开始借读时,主人家这里没有小卖部,导致孩子们只能早上或放学才能去了学校那边买零食吃。

阿玉的数学老师是一个和蔼好说话的小老头。

阿玉每天就会在老师去吃饭时给老师五角钱,让他帮忙带一包干脆面回来。

其他同学也都让老师带,所以每天都看到老师上上下下的口袋里,都装满了各种零食。

后来主人家开起了一个小卖部,同学们有地方买零食,就不用请老师带东西了。

借读有好有坏。

主人家新修没多久的房子,楼梯边的铝合金围栏。在孩子们每天上上下下中,一点点变烂了。

洁白的墙壁上,也渐渐增添了许多乌黑的,五颜六色的污渍。

阿姨好几次都非常生气,来找老师同学们要说法。

阿玉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班里同学们中午在买东西时,有人偷偷拿了很多零食。

结果被阿姨逮住了。那个同学不仅被阿姨狠狠骂了一顿,还把老师们叫来说了很久才放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