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盟主
- 模拟诸天:开局获得隐藏称号
- 克尔凯郭尔
- 2174字
- 2021-12-31 18:10:39
在兰芷无限期待的眼神中连吃了五六天的黑暗料理后,林辰终于迎来了出征的日子。
总算是解脱了,再不走,恐怕就是华佗来了也救不了了。
整理好行装,林辰便带着刚刚接受训练没多久的五百新军跟上了严白虎的大部队。
在相当散漫的行军中,吴县城渐渐远去,成为了遥远天际的一个黑点。
行军队伍的中间,林辰骑在马上,脑海中浮现出前两天在议事厅的场景。
这次出征,严與被安排留守吴郡,这件事刚一公布,议事厅里他的脸色就十分难看。
可是他偏偏没办法说什么。
所谓皇帝出征,太子监国。能留在大后方保证退路的,那都是最受信任的人。
严與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有些事,就算明白了,接受起来也很困难。
各路豪杰会盟洛阳,这可是长脸的好机会啊。
就算是蹭上点边,以后也可以跟别人拍拍胸脯说,咱也是匡扶过汉室的人啊。
可是待在大后方,别说是匡扶汉室了,就连个吹牛的资本也拿不到啊。
一想到严與那便秘一样的神情,林辰的就忍不住地在心里发笑。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跟着严白虎一起去洛阳,也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按照自己脑子里那点历史知识,这次会盟应该是没什么结果的,最后还是要靠王允的反间计。
所以说,会盟并不重要,会盟之后的事才是重头戏。
董卓死后,整个天下才算是真正的在物理上打成一片了。
怎么在这混乱的时局内分一杯羹,那才是真正应该考虑的事。
还有,董卓焚毁洛阳,传国玉玺据说是被孙坚在一口枯井内发现。
这玉玺可是主线任务之一,此行必须要好好留意留意……
一路上,带着对如何完成任务的规划,再和周边人时不时地插科打诨,离会盟之地是越来越近了。
……
从吴郡到洛阳城外的汜水关,足足数月路程。
一番舟车劳顿之后,林辰等人总算是在会盟之地扎下了营寨。
除了林辰操练的五百新军外,严白虎这次出征还带上了八九千人马,这里面大多是吴郡各处的守军,剩下的就是原来白虎寨的山贼。
两部分加起来,也算是有了近万之众。
稍事休息了一两天,会盟之地已是人声鼎沸。
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檄文的人不在少数,人少的带个几千一万,人多的则带个三五万人,整个汜水关前大大小小的营盘已是星罗棋布,密密麻麻。
和往常相比,今天营地的气氛是格外热闹。
因为,在漫长的等待后,今日便是各镇诸侯的会盟之日
就在刚才,发出檄文的曹操还派人过来通知严白虎共商会盟大事。
“林老弟,你说我这吴郡太守的身份到底能不能坐实啊?要是人家不承认,那可就麻烦了。”
听到严白虎的担忧,林辰心里微微一笑,出言安慰道:“大当家,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这事已经板上钉钉了,要不然曹孟德为什么派人来通知你呢?
眼下,各镇诸侯都汇聚于此,若是否定大当家的身份,逼得你退出会盟,难免会寒了其他人的心。只要大当家登上会盟之台,那就是名正言顺。”
严白虎挠了挠头,感慨道:“唉,林老弟所言甚是。只是我这心啊,总是悬在嗓子眼里,放不下啊。”
“大当家,既来之,则安之。人都到这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严白虎长舒一口气,点点头道:“好吧,就听林老弟的。咱们兄弟俩就去那会盟之地好好瞧瞧。”
说着,他便掀起了帘子,作势要走出帐篷。
就在林辰要紧随其后时,严白虎忽然转过头,一脸严肃地说道:“林老弟,以后你就不要叫我大当家了,记得叫我严太守或者主公。”
……
严白虎和林辰来到会盟的高台时,上面已经坐了不少人。
看旗帜,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各镇诸侯有名有姓的基本上都来了。
这些成名的诸侯基本上都坐在高台的里面,至于那些没什么名气的,那自然就要往后排一排。
向后看去,一个黑脸大汉盘腿坐在中间,身后有一杆大旗,上书公孙两个大字,想必这便是北平太守公孙瓒。
在他身后,并坐着三人。一个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一个面如重枣,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一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形貌异常,势若奔马。
看到这三个人,林辰的心脏不由的一阵狂跳。
闻名不如见面,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这肯定就是刘关张三兄弟了,就凭关二爷那标志性的胡子,就绝对不能认错。
这是林辰第一次觉得这个模拟诸天的游戏还有点好处,起码能够近距离地看看偶像啊,只不过就是这票价,确实稍微有点贵了。
按耐下心中的激动,把严字大旗插在高台上后,林辰便随着严白虎坐在了高台上的末位。
过了一会儿,见众人已经到齐,曹操便站起身来,高声道:“诸位,诸位!我等今日齐聚一堂,乃是为了匡扶汉室,铲除董贼。只是在座的各各都是英雄豪杰,免不了谁也不服谁。
军心不和,实乃兵家大忌。所以,为了奉行大义,吾等今日便要推举一个众人都信得过的盟主。”
此话一出,高台上的众人便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在众人讨论之时,林辰便用余光偷偷观察着这位后来史书上非议甚多的乱世枭雄。
怎么看,这个留着八字胡,看起来和和气气的大叔也不像是杀伐果断的人啊。
嗨,人不可貌相,对这位孟德公,还是要多留一个心眼。
眼下曹操正因以七星宝刀行刺董卓声望正隆,见大家都是私下讨论,没有一个人主动出言,便朗声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各位以为如何?”
台上一阵沉默后,北平太守公孙瓒率先道:“非本初不可。”
此言一出,其他人也附和道:“正是如此。”
坐在最里面的袁绍赶紧站起身来,推辞道:“在下才疏学浅,实在难当大任。”
此情此景,不禁让林辰想到在学校里给领导颁奖时的场景。
嗯……都是被内定的还在那推辞来推辞去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高尚人格。
果然,几番虚情假意的推辞之后,袁绍便接过了盟主之位。
接下来,众人便一齐站起身来,围拢到高台中间,准备开始歃血为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