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桂萼的报告,朱厚熜一愣。
包括其他的官员也都是一样的表情。因为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
正德十六年朱厚熜刚刚登基,当时大明朝的田赋折银大约在2300万两左右。应该说明孝宗、明武宗时期,大明朝每年的田赋折银都在2000万两到2500万两左右。不会太低,但也不会太高。嘉靖9年,也就是5年前的时候,随着不少省份丈量土地,也实行了“一条鞭法”,田赋增加不少。当时大明朝的田赋是4300万银元左右。当然这都是折银计算的。
大明朝虽然推行了“一条鞭法”,但并不是说田赋都是银子。
目前收的田赋,主力依旧是米麦为主的实物税。
大米、小麦、玉米是目前大明朝田赋征收的主要实物。本来朝廷是把番薯也放进了税收当中,因为番薯产量高。但只执行了一年就废除。因为番薯根本无法保存,做不了税收实物。储藏和运输过程当中损耗太严重,所以从实物征收当中去掉番薯。加上一些少量的高粱之类的其他粮食作物,组成了主要是田赋实物税。
当然随着实施“一条鞭法”,大明朝田赋当中的白银收入也是迅速增长。嘉靖九年朝廷田赋当中白银收入还不到500万,但按照户部现在的统计,嘉靖十五年的时候白银收入会超过2000万,而且这个数据一直在增长。
这主要是权贵和大地主交税增加,他们多是用银子交税。当然富裕地区的老百姓,也是选择银子交税。朝廷目前实施的“一条鞭法”,南直隶、浙江地区包括山东、湖广、广东一部分富裕地区,都是采取银元交税,是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必须要用银子交税。因为这些地区的海贸发达,大量的白银流入这个地区。这里的农民手中都不缺少银子。
不过其他白银缺乏的地区就不强制用银子交税,但如果愿意用银子交税,朝廷也是允许的。
现在随着海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白银流入大明朝。大量白银流入大明朝的结果是白银价格走低,开始具备在民间大规模流通的条件。之前白银之所以无法成为主要货币,就是因为白银价格太高。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银子是大票,平时根本用不上。
现在白银增多,加上朝廷铸造的银币当中,有很多币值低的小银元。这些小银元目前在民间流通很多。所以朝廷的“一条鞭法”推行的越是顺利。
而“一条鞭法”给朝廷带来的田赋是真的越来越高,但朱厚熜还是不敢置信。
大明朝的田赋竟然能够折银7740万银元。
相比起刚刚登基,涨了三倍。
朱厚熜很是严肃的道:“桂卿,你是户部尚书。‘一条鞭法’又是你主持推广,你可知道在这里妄言是什么罪过?可知道欺君是何罪?”
田赋达到7740万银元当然是好事情。
但朱厚熜也是担心桂萼谎报数据。历史上张居正丈量土地,推行“一条鞭法”的时候,把数据和官员政绩挂钩在一起。结果出来了大量弄虚作假的。
朱厚熜可不想为了数据而数据。
现在朝廷财政越来越好,朱厚熜并不需要这种粉饰。
“皇上,臣不敢妄言。这的的确确是户部和税务总司根据这几年我朝田赋征收和变化计算的。”
桂萼拍胸脯保证。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重要的赋税改革。而目前推行的“一条鞭法”,颠覆了之前很多税收模式,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次赋税改革。
而桂萼就是这项改革的最初建议者,也是全面实施的负责人。
早在桂萼在户部主事的时候,就提出过“一条鞭法”的雏形。经过朱厚熜、内阁、户部多年的实施和完善,一直到了桂萼当户部尚书的时候真正实施。
所以桂萼是非常重视这个事情。
这可是能够名留史册的事情。
税务总司总司长唐龙站出来道:“皇上,关于明年田赋的数据,是我们税务总司和地方税务司经过计算之后统计的。也考虑了这几年各地水灾和旱灾,最后得出的数据,绝对不会有错。”
这些年税务总司的地位是越来越高。
因此总司长这个职务,含金量也是越来越高。毕竟税务总司负责全国的税收,光是各种职位就非常多。加上税务总司基本上是垂直领导,全国税务司那些职位,就让税务总司的含金量非常高。
不说那些进士,就是想要入仕的那些举人也都盯着全国税务司的位置。因为这里的官职多,安排起来容易。但因为这是垂直领导的,所以不知道多少官员走税务总司的门路。
更重要的是,这可是收税的衙门。手中大批大批的资金流动。就算税务司只是收税的衙门,收税之后那些税是要进入户部的户头。但那么多的钱流入流出,各地税务司稍微截留一些,对于地方都是惊人的数据。朝廷部门也是一样,有钱就有权。没钱的部门,肯定是要求着有钱的部门。
加上唐龙是吏部尚书张璁的同乡,跟着张璁在湖广任过职,是张璁派系的重量级大佬。所以唐龙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但越是如此,唐龙就越是小心。
因为现在朝廷所有人都知道,张璁入阁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张璁成为内阁首辅,都只是时间问题。等张璁理政,唐龙作为张璁派系的大员,也是有机会入阁的。
因此唐龙非常小心。
税务总司统计上报的数据,是非常保守的数据。因为唐龙担心说大话之后,明年田赋达不到上报的数据,因此他是往低了上报的。而且现在很多新开垦的耕地,田赋并不是足额收取的。相反不少新开垦的耕地,还需要几年才能够完整的收税。
以唐龙的计算,十年之后朝廷的田赋有可能超过一亿。
但这个只是他的计算,他不会随便说出来。现在上报的七千多万银元,已经让朝廷上下非常震惊。
“好。”
朱厚熜点点头。
如果是真的,那么实在是太好了。
加上商税、关税,以及盐茶税等特种税收,和朝廷一些产业的利润,全国税收超过一亿银元以上。有了这么多钱朝廷做任何事情都简单很多。
这是朱厚熜登基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财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