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Ludoviko Lazaro Zamenhof(1859—1917),波兰籍犹太人,眼科医生、博士。博士创造的国际辅助语——世界语作为人类伟大理想践行了130多年,在人类语言和文化形成的历史长河里,世界语只不过是一支小溪,微不足道,但是世界语和世界语运动所奉行的“人类一员主义”即“世界大同”的理想时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类优秀的儿女为之奋斗。世界语推广的目标就是要打破民族间的隔阂与藩篱,以平等交流的愿景来实现民族平等、人类和谐、世界和平。正如柴门霍夫所言:“语言和宗教的不同是仇恨的根源,而非政治、经济、出身和种族的原因。”

国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强弱,人人平等交流,世界和谐发展是有识之士追求的国际主义理想,世界语也是国际主义理想的重要组织部分,世界语者就是这个理想追求者、践行者。

133年来,世界语经历了极端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法西斯纳粹的打击迫害,历经了惨无人道的两次世界大战,一批又一批世界语者倒下了,一批又一批世界语者又站立起来。世界语作为最成功的国际辅助语,依然服务于民族间的相互理解、文化认同和交流的舞台,人类文明的火光越来越近,世界和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目前,建立在印欧语言基础之上的世界语,借助于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技术,已经植根于浩瀚的国际文化交流之中,世界语网络文献已达400多万篇,世界语学习者的数量也突飞猛进。据统计,网络上世界语注册学习人数已达200万人,世界上免费学习世界语的网站有60多个,维基百科、谷歌、脸书、火狐、有道以及中国网等都采用了世界语。波兰米茨凯维奇大学招收了国际语言学研究生。2018年,经中国教育部批准枣庄学院开始招收世界语本科专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世界语出版了机关刊物《信使》,波兰、克罗地亚还把世界语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的作者多年从事世界语史的研究,结合在枣庄学院世界语博物馆的工作经验,以讲故事的形式再现世界语运动的史诗,这种科普形式不仅可以让读者在故事中学习世界语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走近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解读人类文明国际语创造与发展轨迹,这也是世界语历史知识传播的创新,可歌可泣。

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为世界史、世界语运动史、国际语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世界语史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会长 枣庄学院党委书记 曹胜强

2020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