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圣谕惊鸿

通州市集。

从中仓正门往北直走,经过罗家桥然后右转,便是通州城的中心。

阎应元来到经常光顾的肉铺老张这里,处理他的猎物。

“应哥儿这次怎打这么少?”老张身材高大,约莫三十来岁,身材看起来就孔武有力,看阎应元送来的猎物不由调侃道。

“想来是天气热,都躲起来了。”阎应元笑着解释一句,最近肉价上涨,虽然猎物变少,但能换得的钱却相对变多了。

老张一声得勒,刷刷两刀划在磨刀石上,提起一只兔子就剖了起来。

“张叔这刀功真是百看不厌啊。”阎应元每次都会认真观摩,屠猪宰狗之辈也有闪光点。

“呵呵,无非是耍得久了熟练罢了,应哥儿的箭术才是冠绝通州哩。”

老张处理猎物习惯从小到大,小半个时辰后,案板上只剩下一头幼鹿,就在老张刚好下刀时,忽有一小儿急匆匆跑来。

“应元哥应元哥!”

阎应元一看,原来是街坊沈大娘的孙子宝儿,连忙蹲下将其抱了起来。

“宝儿,你怎么来了,慢些跑。”

“应元哥,你家来人了,婶儿让你赶紧回家哩!”宝儿手里抓着糖火烧,可能是跑得有些累了,糖火烧只被咬了两口。

“应哥儿,家里有事就快些回吧,钱和皮毛晚些老张给你送家里去。”

“行,麻烦张叔了。”

老张摆摆手,又继续处理幼鹿。

阎应元也不耽搁,快步朝家里走去,刚到中仓胡同,就见这里已经围了不少人。

“应哥儿来了!”

不知是哪位叔伯喊了句,然后街坊们纷纷让开道路。

阎应元抱着宝儿往里走,人围得太多不敢把孩子放下。

人群并没有围多少层,因为离家门口还有四五户的时候,人群就没有靠近自己家。

阎应元见到,自己家左右两侧的巷子口分别站着一个抱着佩刀的汉子。

不由皱眉,既担心母亲的安危,又对这种做派感到不满。

直到到了家门口,见院中母亲安然坐在石桌旁,神情也没有不适,这才稍稍安心。

“娘,儿回来了。”阎应元依旧在门口喊了一声,这才跨步进门。

进门后,阎应元放下已经啃了一半糖火烧的宝儿。

宝儿早已看到自己的奶奶,一下地嗖一声就跑过去。

“钦差老爷,这就是我儿。”阎大娘在儿子进门时已经起身,向旁边一同坐着的刘若愚介绍。

刘若愚便也起身,看向来人,不由暗暗赞一声好汉子。

阎应元身材纤瘦却不失刚毅,面相俊朗,双目却炯炯有神。

“阎大使。”

阎应元去过几次京城,自然是见过世面的,加上通州也时不时有太监招摇过市,所以刘若愚这身服饰,大家也都知道这是太监。

“敢问尊下是?”阎应元抱拳行礼,不管如何,来人的级别肯定是比自己高的。

说不定通州县令见到此人都要行礼。

刘若愚笑了笑拱手抱拳,皇爷都看重的人,还是要给予一定的礼貌的,“阎大使,咱家是内直房经管文书太监刘若愚,奉陛下旨意,前来宣读圣谕。”

圣谕?阎应元愣在原地,阎大娘也是内心巨震,她原以为这个公公认识她儿子,顺路过来探望,咱家小家小户的,怎么会惊动圣上了?

刘若愚说完从袖口掏出圣旨,两个小太监便站到刘若愚身后。

而巷子口的两个护卫也提起刀,眼神变得有些凌厉,周遭百姓被吓到,纷纷自觉得往后退去,有些百姓甚至悄悄调头跑了。

见到圣旨,阎应元想都没想,连忙跪拜,“臣,通州大运中仓大使,恭请圣躬金安。”

阎大娘也回过神来,跟着一起跪下,“民妇阎柳氏,叩见吾皇。”

“朕安。”刘若愚神情变得严肃,随后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得信王举荐,言通州有阎氏应元者,任中仓大使,文武兼备,敢任练达,重情至孝。今召尔母子进京,考校才智,以便留用。钦此。”

阎应元脑袋嗡嗡的,直到刘若愚轻声提醒才反应过来,连忙接旨。

“臣阎应元,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读旨意后,刘若愚又恢复了祥和的神情,“咱家恭喜阎大使。”

阎应元恭敬地用双手接过圣旨,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敢问刘公公。”

刘若愚连忙制止,“阎大使,咱家只是替陛下跑一趟,宣完旨意咱家也就没什么事了,至于陛下召见大使何事,咱家也全然不知。”

阎应元赶忙招呼三人先坐,见刘若愚这样说,也只好放弃继续追问,不过他还是有些疑惑,“不敢为难公公,卑职只是不知,为何陛下与信王殿下会认识卑职。”

刘若愚倒是听到一些风声,不过他向来是个守口如瓶的,闻言也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这就搞得阎应元心里七上八下的,十分忐忑。

好在刘若愚宣完圣旨,又问了下明日能否动身,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刘若愚嘱咐明日会来找他一起进京后,便告辞了。

阎大娘与儿子恭恭敬敬送走了天使后,均松了口气。

见街坊邻居有围上来的举动,阎应元连忙关上大门,这种事过于离奇,也不知是福是祸,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还是不能跟外头的人说,以免牵连他们。

街坊们见阎府大门紧闭,只好怏怏散去。

“儿啊,咱家一直老实本分,也从未结交过权贵,怎么陛下会认识我儿呢。”阎大娘一脸担忧神色,作为一个平头老百姓,她知道京城可不是什么好去处,那里面水深得很。

阎应元作为一个中仓大使,平日里都要受到县衙那些循吏老爷的欺辱,这顶多受受气。

但是京城不一样,那些个大官恐怕一句话就足以断人生死,阎大娘是没文化,又不是不懂这些蝇营狗苟。

阎应元坐石桌边拧眉沉思,他自然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圣旨到了,无非去一趟就知道了。

“娘,是福不是祸,圣旨不可违,儿去一趟京城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