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卫新丝绸之路:挑战与机遇下的中国私营安保公司
- (意大利)亚历山德罗·阿尔杜伊诺
- 1374字
- 2021-03-30 20:50:44
三、中国特色的安保私有化
为了支撑国内不断增长的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中国拓展了对外投资,这让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可能面临的国际危机的规模扩大。因此,针对在国外经营或工作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工人的威胁预计将增加。获得中国技术和基础设施或授予中国国有企业自然资源开采权的弱小国家并没有能力确保足够的安全。所以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工作人员很容易成为有政治动机的反叛组织的目标,甚至成为那些认为中国公民是“高价值猎物”的犯罪团伙的目标。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外交和互不干涉政策正逐步转向以更加坚定自信的姿态处理国际事务。在争夺碳氢化合物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竞争中,中国在几个不稳定地区进行了大量投资。此外,2012年苏丹叛乱分子绑架29名中国人的事件,很好地凸显了一个趋势:中国政府不久将采取严肃对待的态度。
尽管安保服务私有化的兴衰周期并不鲜见,但针对中国私营安保公司的研究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私营安保公司”将深刻影响安保行业的布局,而且尽早采用国际商定的规则和条例将促进透明度、有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如果不将中国纳入国际行为准则约束范围,历史可能会重演,就像非洲后殖民战争期间发生的那样——接受过高度专业训练但不负责任的雇佣兵给战争带来了深刻的负面影响。
与美国相比,中国没有卷入大规模冲突,目前也没有必要将战区的后勤和基础设施服务外包出去。不过,在全球不同地区开展安全保护和紧急疏散的需求正促使中国政府正式将各种安保服务私有化。阿富汗、埃及、利比亚、巴基斯坦、伊拉克和苏丹的许多危险地区都存在着中国投资和显而易见、迫在眉睫的危险这一对不稳定的组合。
此外,在过去几十年中,从南美到苏联各前加盟共和国,以外国企业首席执行官和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绑架和勒索(kidnapping and ransom,K&R)已经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有理由推断,针对中国国有企业首席执行官和世界各地富有的中国游客的绑架案将有所增加。
由于中国籍境外服务人员和国有企业在海外工作和运营,中国正需要将早在几年前由石油和采矿行业开始的雇用私营安保公司的趋势正规化。
如下两个关键点可界定中国私营安保公司在保护中国对外投资和中国公民方面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一是中国经济实力和国有企业对国际私营安保市场的影响;二是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安保市场私营化的过程中遵守共同定义的规则和界限。

来源:美国国防部分管采购、技术与后勤的副部长办公室(Office of the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Acquisition,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https://www.acq.osd.mil/dpap/pacc/cc/history.html
这两个变量的重要性不仅与安全活动有关,还涉及更广泛的内容,包括为那些受益于丰富自然资源但依赖于脆弱的国家结构的国家缔造和平。让中国私营安保公司遵守国际公认的行为准则也将提高效率,并有利于监督。同时,行为准则能使国际社会和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的接受者推动问责制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从支持东盟成员国或中亚国家到避免多边冲突,中国政府在塑造国际制度上施加经济影响的例子已经十分常见。虽然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似乎正在主动影响政治成果,但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和国际私营安保公司的主要承包方的作用,似乎与目前隐藏的政治议程没有联系。与此同时,西方观察员和一些报道倾向于指出中国私营安保公司的员工——无论是在管理层面还是实战层面——以前都与解放军有联系。最高管理层以往在军队中的经验不仅被视为商业合作的来源,而且也被认为是解放军和中央政府支持中国在海外扩大安保区域的前沿。